《6號小姐:音樂把我拯救》--音樂是一種信仰

《6號小姐:音樂把我拯救》是86屆奧斯卡獲獎短紀錄片,片長39分鐘。

《6號小姐:音樂把我拯救》--音樂是一種信仰

影片講述了109歲的鋼琴家愛麗絲·赫茲·索默爾的故事。拍攝的時候,她有兩個世界之最:最年長的鋼琴家;最年長的猶太人大屠殺的幸運者。

這部影片最為感動我的是,愛麗絲·赫茲·索默爾坐在鋼琴前的演奏。從影片開始直到結束,都用愛麗絲·赫茲·索默爾演奏作為主線貫穿。畫面的拍攝沒有用任何技巧修飾,在她狹小的寓所,攝像機很多時候要到她房間的門外取景。但是,從窗戶透過來的光照射到她的身上,樂感十足優雅肆意。

《6號小姐:音樂把我拯救》--音樂是一種信仰


在說到音樂的時候愛麗絲·赫茲·索默爾充滿激情,她張開手臂的動作,就像一個小姐姐。

《6號小姐:音樂把我拯救》--音樂是一種信仰


同期:有音樂相隨,我總是很開心,沒有音樂時我也很開心。甚至當我想到音樂時,都會讓我感到很幸福 …

一個偉大的哲學家說過音樂是藝術的第一個落腳點,它帶我們去一個平靜、美麗、充滿愛的島嶼上,音樂就是夢想…

畫面中穿插了她腳部特寫(一雙“匡威”鞋),她的身體老了,被困在房間裡。但是,她的思想在路上、她的精神很年輕,音樂讓她充滿活力。

《6號小姐:音樂把我拯救》--音樂是一種信仰

音樂在愛麗絲·赫茲·索默爾生活中非常重要。

同期:我感到(音樂)這是唯一幫助我去,去感受到希望。這有點兒類似,是一種信仰,實際上音樂是神。在困難的時候你能感受到它,特別是當你正在遭受痛苦。

解說:愛麗絲對音樂的信仰也鼓舞著她的兒子拉斐爾,他在特萊西恩施塔特的兒童劇院唱歌。保持了他母親的天性樂觀,他也存活了下來。

《6號小姐:音樂把我拯救》--音樂是一種信仰


愛麗絲·赫茲·索默爾在她年幼的時候,她就愛上了音樂,她一生都在練習鋼琴。結婚、生子,直到1939年家人分別被關在不同集中營之後又分別死去。

因為可以演奏,使她少受了很多苦,在集中營期間的演奏,感染著所有可以聽到她演奏的人。

《6號小姐:音樂把我拯救》--音樂是一種信仰

解說:但是並不是只有囚禁的人,從愛麗絲的音樂中獲得堅強,甚至營地門衛們也都在聽,偷閒片刻,去回憶起生活本來的樣子。

同期:他們中的一些人站在窗戶的旁邊,聆聽享受音樂。後來他們中的一個人告訴我:我們總是站在那裡聆聽您的音樂。

奧斯卡的另一部影片《美麗人生》與愛麗絲·赫茲·索默爾的經歷相同。

《6號小姐:音樂把我拯救》--音樂是一種信仰


同期:我知道,那時的確是非常艱難的處境。但是那裡也還是存在美妙的時刻,這些不存在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就只有壞事,我還是要說甚至壞的一面,都是美妙的。壞的一面也是美妙的,當你知道去哪裡尋找美妙,不得不這樣。

對於音樂的信仰讓愛麗絲·赫茲·索默爾樂觀豁達,離開監獄還不是苦難的盡頭。她的兒子在一次巡演結束後猝死!

《6號小姐:音樂把我拯救》--音樂是一種信仰

同期:那一年他64歲,去世的時候,他沒有遭受什麼痛苦。他不知道自己將要離開人世,那是一種恩典,我非常感激在他離開的時候,他沒有遭受太多的痛苦。

沉吟在痛苦裡,就永遠痛苦,走出痛苦就是一片豔陽天。

同期:生活是好是壞這取決於我自己。取決於我,而不是生活,是我自己的感受。每件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我看到好的一面。

因為她總是看到生活中好的一面,所以,她才豁達。

同期:一個德國記者來找我,他想採訪我。在進入我的房間之前他問:“我是否得到您允許進入房間?您不恨我們嗎?”我的回答是:“我從來不恨,仇恨只會帶來仇恨。”

《6號小姐:音樂把我拯救》--音樂是一種信仰

對於音樂的信仰,使得愛麗絲·赫茲·索默爾,不忘記苦難、不仇恨生活、不悲觀厭世。

想到中國的一位百歲老人——楊絳,有人也是這樣形容她:她拿愛情當作信仰。

《6號小姐:音樂把我拯救》--音樂是一種信仰

楊絳

有信仰的人可以戰勝生活中的一切苦難,不是音樂拯救了她,而是信仰拯救她!

我想等我老了,也要與三五知己一起:喝茶、聊天、看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