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詩歌遇上數字

當詩歌遇上數字


當詩歌遇上數字

這首詩有什麼玄機呢?看下圖:


當詩歌遇上數字

納尼?!學不好數學,詩也讀不懂了?


宋代才女朱淑真寫過一首《斷腸詩》:


當詩歌遇上數字


這其實是一首詩謎。

詩句是謎面,

謎底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當詩歌遇上數字


都肝腸寸斷了,

還有心思猜個謎語

詩人的世界凡人果然不懂!

據說漢代才女卓文君也曾給司馬相如寫過一首陳情詩:

一別之後,兩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誰又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不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數字入詩還可以諷世:

宋代呂蒙正對當時百姓十室九空的貧窮現象十分憤慨,他別出心裁,創作了一副由數字組成的春聯。

當詩歌遇上數字

缺衣(一)少食(十)無(東西)

數字入詩的作用

數字入詩萌芽於先秦,形成於兩漢至南北朝,鼎盛於唐。

很多詩人擅長活用數字入詩。

數字入詩主要有以下作用:


當詩歌遇上數字


01扣題:

扣題,就是通過特定的數字來緊扣題旨,達到詩歌與題目以及主旨的呼應。


當詩歌遇上數字


齊己曾帶著這首詩請教鄭谷,鄭谷建議把“數枝開”改為“一枝開”與題目中“早”更加呼應,齊己聽罷非常佩服,拜鄭谷為“一字師”。此處“數”改為“一”可謂點睛之筆,凸顯了梅花先與百花盛開,也凸顯了這“一枝”梅又比其他梅花開得更早,凸顯出此梅的不同尋常,也表達了詩人對“早梅”的情感。

02刻畫形象


當詩歌遇上數字


當詩歌遇上數字



03營造意境


當詩歌遇上數字


辛棄疾的《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有詩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與此類似,都是在詩句中用約數來營造意境。描繪了驟雨初來,透過雲的間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而雨滴已經灑下來的情形。

04抒發情感


當詩歌遇上數字


賈島的《題詩後》中前兩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中“兩句”和“三年”對舉,“一吟”和“雙淚”對舉,抒發了詩人苦吟之後覓得佳句的複雜心情。

05飽含哲理


當詩歌遇上數字



數字與表現手法

數字入詩,還可以形成多種表現手法,產生獨特的表達效果。


當詩歌遇上數字



重點說一下數字入詩的虛實:


大部分情況下,數字入詩是虛指,不表示準確的數字。

但是,總有例外。


01《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詩中“三山”是山名。

明初朱元璋築城時,將城南的三座無名小山也圍在了城中。這三座山正好擋住了從城北通向南門──聚寶門的去路。恰逢當時正在城東燕雀湖修築宮城,於是將這三座山填進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後,在山基修了一條街道,取名為三山街。

“二水”,一作“一水”。

指秦淮河流經南京後,西入長江,被橫截其間的白鷺洲分為二支。

這裡“三山”和“二水”都是實指。


02杜甫的《蜀相》中有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三顧”和“兩朝”數字的運用,源自歷史事實和典故,高度概括,準確評價了諸葛亮的一生,把賢相的光輝形象用一句總結,凝練雋永,令人感動。“三顧”和“兩朝”此處也都是實指,並且對仗工整。

03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蘇軾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死於1065年,在1075年的時候蘇軾做這首詞悼念亡妻,此處的“十年”也是實指。

04辛棄疾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辛棄疾做這首詞的時候已經六十六歲,辛棄疾於1162年南歸,寫這首詞的時候正好四十三年,此處也是實指。

05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其中“九月初三”也是具體的時間。

當詩歌遇上數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