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新高考

秒懂新高考

一、从“3+2”到“3+x”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一直是文理分科的,理科考语数外理化生和政治,文科考语数外史地政,文科数学比理科数学容易。1991年开始实行高中会考(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的前身),九科都进行会考,高考科目理科为“语数外+理化”,文科“语数外+历史政治”,此即高考“3+2”改革,这一改革是为了减轻高中生学业负担。但是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不考生物、地理显然跑偏了,再后来发展成为“语数外+理综/文综”(3+综合)。

秒懂新高考

“3+综合”是“3+x”的一种。其改革的本意是培养综合能力,首先是学科内综合,然后跨学科的综合。事实证明难度较大,尤其是理综,只实现了学科内的综合,许多专家称之为“拼盘”。只在保送生考试中成功地实行了跨学科的综合即涵盖九科的综合能力考试。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就进一步改革为“3+3”了。

秒懂新高考

二、“3+3”与“3+1+2”

“3+3”是与“3+综合”同时启动的,先在广东试点的,没有推广。3仍为语数外,“3+3”的+3为理化生史地政六科中任选三科。“3+综合”暴露出不足后“3+3”在浙江、山东、京津沪陆续推行,但是遇到了学生规避物理科以及选课走班中的师资配备和学生管理等问题。

秒懂新高考

后续的河北、湖北、辽宁等省推行了“3+1+2”模式,1为物理或历史二选一,2是余下五科选择两科。选择物理意味着偏理,选择历史意味着偏文。既有利于学生培养,又给他一定自主选择权,也利于学校师资配备和走班管理。

秒懂新高考

搞清楚了新高考的由来,再来看一下它的考试操作吧。

三、高考与等级考试

秒懂新高考

新高考的“3”即“语文、数学、英语”为高考科目,原始分记入高考成绩(3+1+2中的1即物理或历史也是原始分)。“+3”或“+1+2”为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考试后以赋分计入高考成绩。赋分制度意在保证选择不同科目计入高考成绩时的公平性。最后两个考试估计会集中进行,如6月7日至9日。刚刚结束的山东省模拟考试时间表如下:

秒懂新高考

这就是新高考,您看懂了吧!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