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問政》:堂食恢復監管不能鬆懈 多部門探討如何守好“舌尖上的安全”

獲取視頻信息失敗


《百姓問政》:堂食恢復監管不能鬆懈 多部門探討如何守好“舌尖上的安全”

本期節目現場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天津大街小巷的餐館陸續開放了堂食,讓城市恢復了往日的煙火氣。3月26日,天津發布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間餐飲行業經營服務防控指南(第三版)》(以下簡稱“第三版《防控指南》”),對復工餐飲企業從基本要求、員工規範、顧客管理、經營場所環境要求、服務規範、設備管理、採購進貨管理七個方面進行了規定。那麼,各餐飲企業的防控意識如何?是否還有執行不到位的情況?4月16日晚播出的《百姓問政》節目,就圍繞著堂食開放後出現的防控鬆懈問題展開了討論。

進店測溫豈能如此隨性? 南開區:多說、多嘮叨,入心入腦成自覺性

隨著企業的復工,位於南開區萬德莊大街兩側的各家餐館又逐漸紅火了起來。中午時分,不少在附近上班的人都會到這裡用餐。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多家餐廳存在著無人測溫、口罩佩戴不規範、堂食食客間隔不符合要求等情況。甚至當有顧客表示“我沒測溫”時,服務員竟然反問“你們不都覺得自己很健康嗎”?

隨後,記者把發現到的情況反映給了南開區萬興街市場監督管理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有的商戶確實存在懈怠的情況,“這一類事情太多了”。“那您是每日都去檢查,還是有舉報的時候才去查?”“我們有督辦組,會巡查,去的時候要求看看他的記錄。只能是該說的說了,該管的管了,該簽字的簽字。每個店允許最多容納多少人,剛開始的時候是有要求,但是情況在不斷地變化,現在一放寬了,就沒法統一要求了。”

監督管理人員說“有的商戶懈怠了”,那麼,到底是誰懈怠了呢?“主責在我們,我們絕不能放鬆,絕不能降低標準。”南開區市場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展克洋首先攬責,“按照第三版《防控指南》,我們應該做到全覆蓋、全時空。對於短片中出現的問題,會馬上整改,從這一個點擴散到全區,舉一反三,真正做到‘全覆蓋’。”

“此外,我們還要做到事中、事後全監管,如果有商戶不整改,那就堅決關停,直到整改合格。加強宣傳、加強教育,就是婆婆心、婆婆嘴,多說、多嘮叨,入心入腦變成自覺性”。展克洋接著說道。

常態化的疫情管控和全面的復工復產之間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方面南開區怎麼做?對此,南開區副區長薛彤介紹說:“常態化的防疫工作,無論是社區的管控,還是企業的幫扶指導,我們始終堅持嚴格的標準不放鬆、不降低。在推進的過程中,我們發揮了‘132工作組’的機制,在全區每一個社區、每一個網格推行復工復產相關政策的及時落地,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的同時也要做好疫情防控的指導。除了市場監管的執法人員外,我們還要發動街道和社區的力量,特別是下沉幹部,要融入到執法監管的組織當中來,在重點區域、重點片區幫助企業或是指導商戶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堂食人挨著人坐竟然沒事? 河西區:完善工作機制,壓實幹部責任,做好服務工作

按照第三版《防控指南》的要求,“堂食服務食客間隔不小於0.5米,就坐食客最多不能超過原座位數的70%,要在每個單間門口明示最多容納食客的數量。”在位於河西區平江道的一家餐廳,20平方米左右的地方擺放了6張桌子,除了一張空著,其餘5張都坐滿了客人,最多的一桌擠了6個人。在河西區南樓附近的兩家餐廳,雖然單間門口都按要求貼上了最多容納人數,但當實際就餐人數超出時,服務員也不會阻攔。

當記者詢問堂食就餐就沒有什麼限制時,服務員隨口答道:“沒有。現在沒事,都開放了。兩家吃飯是有距離限制的,你們自己家裡人不要緊。”

帶著發現到的問題,記者來到了河西區餐飲監管稽查執法隊。“現在防疫這塊有規範,但是沒有明確如何處罰。如果說我現在去檢查,但是那兒根本就沒有人吃飯,我們去了不也白去?”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

看過短片,河西區市場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國君感慨頗深:“這暴露出來三個問題:一是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二是管理部門的監管不到位;三是我們的考核機制還不健全。下一步我們要加大宣傳、幫扶、關停的力度,把防控工作真正做到位。”

對於短片中有的幹部說“不好處罰”,李國君表示,這麼說是很不負責的。“我們要加大防控檢查的力度,對市場主體履行不到位的要責令整改,如果整改後仍然達不到防控要求的,要堅決關停,目前河西區已經關停了22家餐飲企業。”

“看過短片,我感覺在防控措施上我們還存在著空白點。”河西區副區長蔡寧補充說道,“戰時機制下需要靠人海去鋪,可能存在‘人不到位’的情況,回去之後我們會再完善工作機制,壓實幹部責任。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河西區一共84個網格,636名幹部,包括154名市級下沉幹部,都在做服務工作。一方面要推動他們復工復產,另一方面還要解決他們這種意識上不足的問題。”

進門掃碼怎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河東區:提能力、強作風,聯防聯控不放鬆

第三版《防控指南》要求,“嚴格執行掃碼進入的規定,張貼‘津門戰疫’小程序二維碼,所有人員掃碼後方可進入店內。”記者來到河東區愛琴海購物中心和萬達商業廣場,在餐廳就餐時,服務員並沒有要求客人掃碼或測溫。“我需要掃門口貼著的那個二維碼嗎?”“不用了,現在都在1樓門口解決了。”

餐廳服務員說的“1樓掃碼”是指在商場的入口處,但記者在愛琴海購物中心和萬達廣場門口看到,當客流較多時,保安就只忙著測溫,卻並不檢查顧客掃碼的情況。“測溫都測,至於掃碼,大概其就完了,有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隨後,記者就發現的問題向所在地的河東區上杭路街市場監管所進行了反映。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監管方面只能是盡力,並建議記者下次如再發現類似問題,要向區商務局反映。而在河東區商務局市場科,工作人員卻說:“我們就是這樣要求的,如果去監督檢查,得看看是哪個時間段,目前科裡就三個人。”

節目現場,河東區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蘇梅首先表示,沒有按規範執行,商業綜合體是責任主體,但是監管的責任還是在政府部門。“目前河東區正在開展‘轉觀念’行動,一是提能力,二是強作風,讓每位幹部對照著檢查自身的問題。我們要發揮網格員的作用,區商務局也要加強巡視督導。另外,要在商場內公佈監督電話,希望社會各界共同來監督商場對相關規範的執行情況。”

3月10日,河東區的相關領導曾到過大型商業綜合體檢查,一個多月過去了,出現這種問題是否說明大家的防控意識鬆懈了呢?對此,河東區副區長趙霞回應說:“隨著防控形勢的逐步平穩,我們或多或少存在著思想上的鬆懈,這是最需要警惕的。對於思想上的問題,我們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從根本上來解決。”對於“行業主管部門人手少”的問題,趙霞表示,要發揮更多職能部門聯防聯控的作用。“區商務局、區市場監管局以及街道、社區、樓宇黨建,市級機關下派的幹部等,都要充實到‘132工作組’當中,充分發揮這支隊伍的作用,加強巡查巡控,堅決不能放鬆這根弦。”

疫情防控是一場不能懈怠的賽跑,拼的是耐力和堅持。只有時刻緊繃“防患於未然”這根弦,做到家庭和個人防護不鬆懈,才能真正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總體戰、人民戰爭。

《百姓問政》近期將會在每週四晚20:30準時與您見面,您可以通過天津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津雲客戶端、北方網觀看節目。同時我們也歡迎廣大網民朋友們把您遇到的煩心事通過《政民零距離》欄目反映上來,節目組將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予以曝光,期待您的參與!

(津雲新聞記者 張志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