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定位:大理

大理

大理是滇中高原西部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它位於蒼翠峻峭的點蒼山與碧波清澈的洱海之間。它的風景秀美壯麗,曾使明代遍遊祖國名山勝水的狀元楊升庵歎為觀止,說這裡“山則蒼龍迭翠,水則半月拖蘭,城郭奠山海之間,樓閣出煙雲之上。香風滿道,芳氣襲人,餘時如醉而醒,如夢而覺,如久臥而起作,然後知吾曏者之未見山水,而見之自今始。”大理約在四千年前進入新石器時代。當時的居民依十八溪建造半穴居的房屋。在今佛頂、馬龍、龍泉、白雲、鹿鵝山、大墓坪以及金梭島等二十三處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

大理歷史悠久、山川秀麗,蒼山洱海珠聯璧合,民族風情多姿多彩。這裡是雲南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南詔、大理國的都邑,曾一度成為雲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被譽為“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市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大理古城、三塔寺、蝴蝶泉等文物古蹟享譽中外,蒼山洱海、風、花、雪、月的自然景觀久富盛名,動植物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構成了秀麗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是集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頂桂冠。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傳文化、東南亞文化及當地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是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悠久歷史燦爛的古代文化;是中華文化鏈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定位:大理/拉薩

拉薩

拉薩古稱“惹薩”藏語“山羊”稱“惹”,“土”稱“薩”。“拉薩”,藏語翻譯為口頭語言“是”,做事只需敬順佛聖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精確,不容置疑與改變,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是通“寺”與“侍”。此地以佛寺立城,故名拉薩市。史籍上第一次出現“拉薩”二字,見於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贊所立《噶瓊寺碑》,其中有言:“神聖贊普先祖松贊之世,始行圓覺正法,建拉薩大昭寺。”由此可見,拉薩的城名,已經出現了近1200年了。

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拉薩位於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海拔3650米(要防內源氧1缺乏症),地處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游河谷平原,拉薩河流經此,在南郊注入雅魯藏布江。拉薩全年多晴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全年日照時間在3000小時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譽。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拉薩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風俗民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而聞名於世。

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定位:大理/拉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