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在眾多的戰鬥機中,人氣最高的也許就是美軍的F-14"雄貓"了。受美國動作片《壯志凌雲》的影響,這款戰機在全世界的軍友中圈粉無數,因此對於它的英年早逝也是惋惜不已,甚至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航母艦載機。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F-14是美國格魯曼公司出品的一款雙發雙座超音速多用途艦載戰鬥機,用現在的劃代標準來看應該被歸為四代機。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F-14的誕生年代較早,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就開始研製,1970年12月21日實現原型機的首飛,1972年5月正式交付美軍使用,主要用途就是被用來替換海軍航母上老舊的三代F-4"鬼怪",執行艦隊防禦、截擊、打擊和偵查等任務。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F-14的主要特點就是採用了雙發雙垂尾變後掠中單翼的設計,機翼面積較大,保證了整機的機動性能,前後緣空戰機動襟翼用來改善跨音速的機動性,中央翼盒設計,變後掠機翼的外翼段相對較短,既減輕了轉動裝置的結構重量,又可以儘量減少戰機停放在航母甲板和機庫的佔地面積,可謂一舉兩得。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F-14在飛行中機翼後掠角的變化範圍為20-68°,由機載設備根據飛行狀態自動調節,最大變化速度為7°/秒。當然了,此操作也可以由駕駛員手動調節。戰機在航母甲板或者機庫停放時後掠角最大可達75°以減少佔用面積,這一點和絕大多數的艦載機機翼向上摺疊停放的方式有些不一樣,但不得不說其設計很巧妙。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F-14的機頭略顯一點下垂,有利於飛行員的視野,機身兩側進氣,斜切矩形二元進氣道在大迎角狀態下的性能還不錯,從側面來看,整架飛機就好像一個拉直的S形,再加上那獨特的中央翼套與可變掠翼構成了其獨特而又充滿魅力的外形。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由於出廠年代較早,F-14在機體材料的應用上還是以金屬為主,為了降低機體的重量,該機可謂是不惜一切代價,大量應用了昂貴且難以加工的鈦合金材料。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不過F-14在剛服役時,美國的第三代高推重比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還沒有研製成功,該機當時用的還是普惠的TF30-P-412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單臺最大加力推力只有9490千克,推重比也較低,1983年開始換裝了TF30-P-414A,推力增加的不多。事實上這兩款發動機給"雄貓"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不僅推力小,推重比低,而且還引發了多起嚴重的墜毀事故,給該機後來的英年早夭埋下了伏筆。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直到1986年的F-14D"超級雄貓"才換裝了通用電氣的F110-GE-400,這可是當時四代重殲F-15和F-16的配套動力,單臺加力推力12700千克,推重比達到了6.36,此舉大大增強了F-14D的整體戰力,甚至在不開加力的情況下就可以滿載彈射起飛了。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在機載航電設備和武器上,F-14也是不惜一切代價。該機裝備了休斯公司的AN/AWG9脈衝多普勒雷達,對空中目標的發現距離在120-135公里左右,可以同時跟蹤多達24個目標,並對其中的6個目標發動攻擊,這一點在當時算是十分先進了。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機載武器上該機可以同時掛載6枚AIM-7E/F"麻雀"半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和4枚AIM-9G/H"響尾蛇"紅外格鬥導彈,也可以換成6枚價值高昂的AIM-54A"不死鳥"遠距離空對空導彈和2枚"響尾蛇"導彈,對地攻擊時可掛14顆MK82炸彈或其他武器,整體掛載能力和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對於該機的英年早逝也是有原因的。有人說它是四代戰機的偉大探索和先驅者,可事實上F-14在美軍服役時的表現並不像電影中的那樣完美,這架戰機的誕生年代確實早了點,就其整體設計思想來說還屬於三代到三代半的範疇,只不過是當時的美國航空工業足夠牛逼,再加上不惜一切代價的心態,才將它打造成了四代機的樣子。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不過這一舉措也給該機日後的使用和維護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事實上這就是一架機體沉重,機械結構複雜,毛病百出的昂貴三代半戰鬥機,而且該機在作戰時還需要配備兩名飛行員,大大增加了成本和傷亡的概率,若不是憑藉可變掠翼的先天優勢和AN/AWG9雷達和AIM-54A"不死鳥"遠距離空對空導彈的強大性能,該機的整體戰鬥力根本拼不過其他的四代機。

那些替F-14惋惜的人該醒醒了

總之一句話,美軍也不是傻瓜,如果F-14的表現真有電影大片和軍友們想象的那麼好,他們怎麼捨得將它早早的退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