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質問卻慘遭打臉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憤怒質問卻慘遭打臉

多數爸爸媽媽們感慨孩子上學後的題目越來越難了,不論是遣詞造句的語文作業,還是長篇的英語寫作,或是數學應用題,都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和語言基礎。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質問卻慘遭打臉

有些作業對於剛剛接觸相關知識的孩子來說,實在有些難度,而爸爸媽媽們作為他們在家裡的老師,輔導作業也真是費盡心思,用心良苦。還沒有發放參考答案的作業試卷,他們用手機在網絡上一題一題的翻找答案,給孩子解答,一旦解答錯誤總會遭受到孩子的質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質問卻慘遭打臉

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時的基礎作業題還算可以,剪紙手繪的手工作業還算能夠駕馭。隨著孩子步入較高的年級,作業題目也難度也隨之增長,不再是簡單直接的思維模式就能夠解答的,更需要細心耐心以及對題目的理解掌握。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質問卻慘遭打臉

劉爸爸輔導就讀三年級的兒子的數學題時,就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樂器銷售商用3600元採購了9把小提琴,問銷售定價多少元合適?

兒子對合適的概念一知半解,只得向爸爸求助,劉爸爸看完題目,3600÷9=400,非常從容自信的告訴孩子,選400元。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質問卻慘遭打臉

誰知第二天兒子哭喪著臉,跟爸爸說作業完成得太差被老師批評了。剛好第二天要參加孩子家長會,家長會結束後劉爸爸拿著卷子到辦公室和數學老師探討孩子的課業學習問題,直指標準答案的死板。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質問卻慘遭打臉

劉爸爸指著3600÷9=400被打叉的題目,憤怒質問道:"我兒子錯哪了?",數學老師卻不慌不忙的說這是銷售商需要賺取利潤,以成本價出售,零利潤,不符合實際。劉爸爸慘遭打臉,卻不得不心服口服,確實是自己思慮不周了,連忙向老師道歉。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質問卻慘遭打臉


越來越多的題目與以往不同,不是簡單直接的問題形式,而是在題面上下足了功夫,需要充分調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題面解讀非常重要,多做這些類型的題目對孩子而言大有裨益。

這類題目對孩子而言有何好處?

1、 引導他們多角度思考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質問卻慘遭打臉

步入較高年級階段,孩子的作業不再是簡單直接的思維求解,而是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有些題目結合了多個章節的知識點,不但需要孩子對知識掌握全面紮實,還需要融會貫通,多角度思考。

2、 鍛鍊邏輯思維能力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質問卻慘遭打臉

不少出題人,在出題時在題面中加入了邏輯關聯詞,更需要孩子們在解題時充分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全方面多角度的思考

將對題目的理解和自己所吸收掌握的知識相結合,提升自己的解題速度與解答題目的正確率。

3、 提升孩子的耐心與細心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質問卻慘遭打臉

多數孩子成績處於中間水平,並不是他們不夠聰明,掌握知識不夠快,而是孩子不夠細心和耐心,對於一些常見的錯誤,一錯再錯,多次因為慣性思維和解讀,為趕時間簡單的作答。

但解答題目與學習都是需要靜下心來,尤其是知識點較多,較為複雜的題目,多做此類型的題目,對提升孩子的耐心與細心很有好處。

結語

我兒子錯哪了?3600÷9=400被打叉,寶爸質問卻慘遭打臉

孩子從年幼時的懵懵懂懂,逐漸成長,步入校園生活後有一段漫長的學習時間,不單需要掌握學校中的知識內容,也很需要家長在家中的陪伴指導,督促孩子完成每日的學習任務,保證應有的學習進度

。家長應多掌握相關知識,引導孩子多思考,勤動筆,提升自身的解題速度與正確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