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底线的才华儒士——谈陈宫陈公台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在那个时代,心中怀有壮志的豪杰就像夜空中的星辰数不胜数,他们都想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画卷,书写出一段传奇。在这些豪杰之中,有一位好似一颗流星,虽昙花一现,但也留下了浓墨重笔,这位便是陈宫,陈公台。


恪守底线的才华儒士——谈陈宫陈公台


01

铮铮铁骨、人性的光辉


有些人说陈宫可比肩卧龙凤雏,深通谋略,这绝不是没有根据。

从曹操围困徐州时建议吕布偷袭其根据地允州大败敌军的奇谋,到刘备与袁术交战时取徐州的正确大局观,亦或是提议吕布与袁术联姻,下邳绝境中临危提出的犄角之势守城,都充分体现了陈宫过人的智谋。

更让人钦佩的是,这些计策无一不是阳谋明策,并不像李儒焚城,贾诩劝张绣反曹操那样的阴谋诡计,足以看出陈宫是一位光明磊落的君子。


恪守底线的才华儒士——谈陈宫陈公台


果敢和胆识也是陈宫本人称道的原因。面对抓到曹操就能获得赏千金封侯爵的诱惑,在听闻曹操的言论之后毅然决然的脱下官服,与其在夜色中奔离而去,逃亡四方又如何。

我要拯救的是天下苍生,这种胆识和魄力是多么的惊人,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心中那执着的向往与那份豪情壮志。不由得想想现在有太多的人安于现状,纵然有豪情壮志,却不敢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到头来自己还说我从来没有过机会,是多么可笑。


恪守底线的才华儒士——谈陈宫陈公台


细品之后,公台可不止于此。初识陈宫,我认为他极度自我矛盾,离开曹操时他曾想过除掉曹操,但最终还是合上了宝剑,独自一人离去。

辅佐吕布时他也看到了吕布鲁莽无谋,沉迷酒色,以他的才智难道会看不出吕布成不了气候吗?但他却始终没有离开吕布另寻明主。

吕布兵败下邳,陈宫被俘,他难道不知道跟随曹操能争霸天下,做一番大事业吗?但是他只求一死。

陈宫的矛盾让我陷入深思,甚至疑惑不解,细细体会之后才发现了其矛盾根本不是矛盾,而是真正的人性的光辉,他本人其实根本没有纠结。


恪守底线的才华儒士——谈陈宫陈公台


这一切都归于他自己的原则。这里的原则并不是平民百姓不敢违反的规章制度,而是陈宫自己的底线。

身为一名儒士,心怀天下,想救黎民于水火,始闻曹操言论,觉与心中的豪情壮志不谋而合,是志同而道合的,那就算违反法律也要放走曹操。

而曹操屠吕伯奢全家,滥杀无辜,这与自己的内心是背道而驰的,那就离开他,道不同不相为谋,也不会背地伤害他。

吕布是我效忠的对象,忠臣不事二主,那我就不能离去,不能投降,哪怕面对死亡。一切矛盾用陈宫自己的原则去解释就都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扑面而来的浩然正气与宁折不弯的铮铮铁骨。这便是人性的光辉,这也毫无疑问是让人折服的。


恪守底线的才华儒士——谈陈宫陈公台


02

不可违背的底线


但回过头想想,这样的宁折不弯的骨气是不是也导致了其最终让人唏嘘感叹的结局呢?

水至清则无鱼,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的变通,就像曹操杀掉吕伯奢全家,虽然冷酷无情,却也保证了其后来成就霸业,让一方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这样子看吕伯奢一家的死又算什么呢?

如果陈宫懂得适当的变通又怎么会以悲剧收场?如果他忽视曹操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继续追随。

如果他在看清吕布为人后毅然决然的离去,如果他最后归降了。。。


恪守底线的才华儒士——谈陈宫陈公台


但历史没有如果,发生的已然发生,如果像上述所说的话,那也就不是这样一个铮铮铁骨的陈宫了。

人确实可以苟活,也确实可以变通,但在深夜辗转之时,面对清风明月,又怎能安慰自己心中的那份豪情,又怎能面对自己内心的独白。

有些心灵底线是不可违背的,宁死不违,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始终不肯接受刘表临终所托荆州之地的原因。

这份信念与骨气,让陈宫在舍弃曹操,兵败下邳,甚至慷慨赴死之时他都没有后悔过,没有想过什么当时的变通。虽然少了这种变通,至少他可以像荀彧这样的仁人志士一样,无愧于自己的初心,在慢慢历史长河上留下高洁的名声。

恪守底线的才华儒士——谈陈宫陈公台


记得电视剧中陈宫在被斩首前对着天空慨叹三声大好河山。是啊,面对这大好河山,虽未来的及书写完美的画卷,但至少他问心无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