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6億人無銀行存款,存款為零的背後,是什麼掏空了錢袋子?

中國5.6億人無銀行存款,存款為零的背後,是什麼掏空了錢袋子?

推薦語: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世界上最愛存錢的國家。但是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物質水平要求越來越高,也使得我國儲蓄率出現了逐年下降的勢態。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儲蓄率最高的時候達到了55%,但現在已經跌落到了45%,雖然儲蓄率仍排名第一,但是下降幅度太快也是令人比較擔憂的。

中國5.6億人無銀行存款,存款為零的背後,是什麼掏空了錢袋子?

根據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也就是說,平均下來國人一個月收入其實還達到不3000元,這樣的收入對比國際收入人均收入水平來說確實有點低了。

而導致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在收入方面存在著貧富差距較大的現狀。

根據世界銀行一份財富彙報表現,中國大陸1%的家庭控制了全國41.4%的財富,高收入的上市國營企業高管與社會平衡工資差異達128倍,貧富差距非常大。

而經濟學家郎鹹平此前發佈一組財富統計數據顯示,約5.6億中國人的銀行存款為零。而且不僅沒錢,目前我國貸款餘額還超過了50萬億人民幣。

中國5.6億人無銀行存款,存款為零的背後,是什麼掏空了錢袋子?

對此不少人紛紛猜測,中國人的錢到底都跑去哪兒了,到底是又什麼掏空了大家的錢袋子?

經過嚴謹的分析,我們認為主要在於下述的3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點:房價太高,掏空了家庭的絕大多數存款。

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房價上漲速度非常的驚人,從起初的兩三千一平方米上漲到了如今的動輒過萬一平米。

然而普通上班族的收入上漲幅度有限,在結婚、教育、戶口等都要買房的情況下,很多家庭“不惜代價”買房,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負債累累了。

中國5.6億人無銀行存款,存款為零的背後,是什麼掏空了錢袋子?

第二點:超前消費觀念的影響。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在物質方面特別喜歡攀比,哪怕月收入只有3000,一個月也忍不住要花掉6000,這就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的消費觀。

可是這樣下去的話,最終有一天紙是保不住火的,一旦遇到了失業、收入下降等的意外情況,那麼這類人就會因為還不起債務而越陷越深。

中國5.6億人無銀行存款,存款為零的背後,是什麼掏空了錢袋子?

第三點:銀行存款利率偏低,很多人不在把錢存在銀行。

相信一般人都能理解,如果銀行利率偏低,無法對抗通脹的話,把錢放在銀行肯定是虧本的。

再加上這些年理財渠道也很多,在我們周圍已經很少聽到有人把錢存銀行了,要麼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要麼炒房炒股,要麼投資P2P和信託等高風險的投資品,因為這樣獲得的收益比把錢存在銀行要高出一大截。

綜上所述,約5.6億中國人的銀行存款為零的現象其實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但不管怎樣,我們普通人最好要養成適當存錢的習慣,以應對不時之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