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婚姻與愛情,是場道德倫理與人性慾望的抉擇

導讀:2015年電影版《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改編自英國勞倫斯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故事講述克里夫特查泰來在戰爭中下半身致癱,喪失了生育能力,這給他與妻子康妮之間的婚姻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缺憾,在一次偶然中康妮與守林人麥勒斯一見傾心,長久性壓抑的康妮與麥勒斯很快地走到了一起,在麥勒斯的身上康妮重新找回了快樂,不久後康妮懷孕,而他們的事也被女傭伯頓揭露,最終康妮為了愛情而選擇離開克里夫特。

這部電影的改編,它側重表達無性婚姻帶來的弊端,在精神與慾望之間取捨,更崇尚於追求愛與性的關係,精神層面上的婚姻抵不過人性本身對慾望的需求,幸福的定義不但是建立在愛情上,更是建立於身心愉悅的契合度上。

克里夫特在一戰時致癱,退伍時妻子在家門外開心接待他回來,但看到看似健康的丈夫下半身癱瘓,年輕的康妮先是愣住了,但很快努力地恢復平靜,對丈夫克里夫特一如既往的溫柔體貼,儘管康妮裝作若無其事,但克里夫特對於自身的殘障仍無法接受,想自尋短見時被康妮及時勸下,並在康妮的鼓勵下開始重新接受自己,但兩人在婚姻生活上的缺憾使得年輕的康妮終日生活在壓抑之中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婚姻與愛情,是場道德倫理與人性慾望的抉擇

康妮渴望愛,渴望孩子,然而克里夫特無法滿足康妮這些簡單的要求,兩人的婚姻僅在精神層面上維繫著,這種關係令他在妻子面前感到沮喪自卑,克里夫特為了實現康妮當媽媽的夢想,更為了自家產業能有個繼承人,他冒險嘗試殘忍的新科技取精技術,然而在一整天的採集過程中,他的痛苦叫喊聲響徹了整個莊園,康妮實在不忍心見他遭罪,便要求停止試驗。

年輕的康妮守著活寡式的無性婚姻,內心對性的渴求和壓抑令她生活抑鬱難受,當她偶然邂逅守林人麥勒斯後便深深被他吸引,遭受妻子背叛的麥勒斯同樣對康妮一見傾心,兩人便一發不可收拾地好上了,然而這種不道德的關係讓他們慢慢地沉迷,拋開了倫理,拋開了身份,拋開了階段主義性,不顧一切地愛上了對方。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婚姻與愛情,是場道德倫理與人性慾望的抉擇

殘缺的婚姻喚醒人性本能的慾望

因為丈夫克里夫特的身體殘疾,年輕漂亮的康妮只能一直壓抑著生理上的需求,長久的性壓抑令到她對愛更加渴求,這時麥勒斯的出現讓她如同少女初戀般著迷不已,身體埋藏已久的情感,頃刻間毫無保留地完全釋放,這種本應要受到道德指責的行為,卻因人性本能的慾望變得可以理解和接受。

在麥勒斯身上,康妮得到了久違的溫存,她迷戀他的健壯體格,釋放了壓抑已久的情感;而麥勒斯因為妻子的背叛而對愛情已心如死灰,他也在康妮身上重新找到了溫暖,他們不幸的婚姻讓兩顆殘缺的心開始慢慢親近,喚醒各自內心深處的原始需求,不需顧及彼此身份,只管盡情釋放人性的本能。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婚姻與愛情,是場道德倫理與人性慾望的抉擇

這種不道德的倫理關係卻沒有讓康妮感到羞恥或不安,她反而享受這種愉悅的關係,因為這不但得到丈夫克里夫特的默許,還有他們之間的二次婚姻約定,儘管克里夫特不知道康妮的情人是誰,但康妮的懷孕確實讓他高興了一把,然後迫不及待地向親友們宣佈消息,他們有孩子了!目的只為在眾人面前洗儘自己的羞辱挽回自尊。

康妮和麥勒斯相互喚醒了彼此的情慾,這種關係發展越長久便越讓人不能自拔,而康妮對丈夫的感情早已不再是愛,更多的是同情的陪伴。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婚姻與愛情,是場道德倫理與人性慾望的抉擇

克里夫特的階級主義性安排讓康妮對這段婚姻反感

康妮本應有著令人羨慕的婚姻,因為愛情她嫁給了有地位且英俊老公,過著無憂的貴婦生活,若不是丈夫克里夫特的戰爭意外,也許她會一直幸福下去。

克里夫特退伍回家後,康妮一直悉心照顧他,並不斷鼓勵他,讓他重新接受殘缺的自己,由於婚姻生活的無能為力,他便把所有的身心寄情於事業,他對妻子康妮有著深深的虧欠感,但他卻又自私地不願意放棄這段婚姻,一直生活於上流社會的他習慣了被圍繞的感覺,習慣了別人對他的恭敬的樣子,而年輕漂亮的妻子康妮則是他生活中的驕傲。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婚姻與愛情,是場道德倫理與人性慾望的抉擇

克里夫特為了面子,他想方設法尋找名醫治療卻不能如願,他痛苦自己的家業日後沒有繼承人,更痛苦於沒有孩子的延續,康妮終會有一天離她而去,他想到了讓自己心愛的妻子跟別人借精生子的方法,他選擇了一直深愛著康妮的鄧肯為目標,並以康妮的名義寫信邀請他過來參加家庭聚會,這一切讓康妮早已看穿,康妮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時,克里夫特直接表明,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才會如此痛心地藉此機會讓康妮與鄧肯單獨相處,希望酒後亂性的他們能創造一個新的生命,而鄧肯也是擁有貴族血統的人,如果計劃成功,孩子身上淌著的也是上流人的純正血液,康妮對克里夫特的階級主義性的言論思想和安排感到痛惡反感,她覺得丈夫這樣做根本是對她的人格不尊重。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婚姻與愛情,是場道德倫理與人性慾望的抉擇

康妮對婚姻不滿也許就是從這時開始,他們之間其實是一種階級主義的婚姻束縛,他所做所考慮的都有著很強的階級觀念性。

婚姻與愛情的抉擇

康妮與麥勒斯的關係是以性開始,因性而愛,因愛而勇敢。

康妮在婚姻與愛情間的選擇沒有過於猶豫與迷茫,她一直跟隨著自己的內心而走,也許她從來沒有真正愛過自己的丈夫克里夫特,相較於女傭伯頓對亡夫的念念不忘,康妮對克里夫特的愛似乎比較冷淡。伯頓的丈夫因礦難而死,在他死後六年時間裡,伯頓對丈夫的思念從未減少半分,這些年裡她也曾嘗試過接受其他男人,卻是無法對他們付出真心。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婚姻與愛情,是場道德倫理與人性慾望的抉擇

康妮與伯頓的遭遇相似,但兩人的愛情觀卻截然不同,康妮是為愛而生的女人,伯頓則是為愛而死的女人,不同為女人,愛情觀卻完全不同,也許這是因為兩人的社會層次價值觀的影響。

在婚姻與愛情間的抉擇中,康妮毅然地選擇了愛情,為了愛情勇敢出逃如同虛設的婚姻,身為貴婦的她願意為了愛跟隨社會地位低下的麥勒斯一起遠走,是因為愛得真摯偉大還是因為婚姻的殘缺?我想應該是兩者皆有吧。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婚姻與愛情,是場道德倫理與人性慾望的抉擇

康妮的選擇讓人感到有點狠心,並給觀眾留下一個不守婦道的形象,在道德倫理上也備受著爭議,但當她和麥勒斯駕車而去,看著那遠去的查萊德大屋變得越來越遠,他們在車上相視而笑,她笑得如此幸福甜蜜時,才明白到這段無性婚姻對她的生活影響有多大!

結語

美好的婚姻是愛與性的結合體,性與愛是維繫感情的基礎和紐帶,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康妮作為年輕的少婦,卻長期忍受著婚姻性壓抑的生活,這是難以啟齒的事情,只好隱忍於心底,她既是為了婚姻的關係又是為了顧全夫家的顏面,然而慾望積壓太久時,一旦遇到燃點就容易爆發,而麥勒斯就是康妮的慾望燃點,他們之間的關係雖有違道德倫理,卻是人性慾望的基本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