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逸品丹青美術院

藝術領域創作者

08-10 17:35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老子》有曰“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繪事之道,非常道。傳統繪畫元素中的或工或寫、或虛或實、或疏或密、或濃或淡,透過不同的材質和手法,都代表著不同的地域和時代特徵,準確、生動傳達著作品所處時代的審美取向,也是畫家自身的感悟和藝無止境追求的妙達。在新時代語境下,中國畫的玄妙、形妙、神妙,可謂之眾妙,是謂領悟傳承之道、獨闢創新之妙。

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社會實現了空前的進步和變革,當今之中國畫壇風雲幻變,也造就了大批優秀的畫家以獨特的藝術視野,精湛的筆墨語言,描繪時代精神的精妙鉅作。再現了名山大川之雄偉、高士仕女之神韻、花鳥鳴翠之怡情,獨樹風標,卓爾不群,各得其妙。

將於2020年8月22日-25日在李可染畫院圖形學美術館舉辦的,“眾妙之門——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邀約當今畫壇活躍在一線的,具有代表性的100位名家,將思想之妙、創造之妙和繪畫之妙融合於一體的精品力作匯聚一堂,共譜當今畫壇時代風貌的華彩樂章!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馮遠 |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榮譽主席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陳恩惠, 山西臨猗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83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1996年至1999年在陝西國畫院創作研修班學習,曾師從於劉文西、胡明、王有政、趙益超、張明堂、郭全忠、馬雲、陳子林、劉永傑等。現為咸陽師範學院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文藝家書畫院副院長、陝西國畫院特聘畫家、西安美術學院兼職教授、咸陽市人物畫研究會會長、咸陽市畫院副院長、“師德先進個人”、 “學術帶頭人”、“教學名師”,咸陽市有突出貢獻專家。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美在真情寫精神

文 韜

繪畫藝術在某種意義上講,東西方寫實繪畫是具有一定相通的。羅馬大主教格列高利早就認為繪畫是超越語言的書,是無字的聖經(當然是指宗教人物畫),在傳播教義上有著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這是繪畫功能論在西方早期繪畫史上的觀點。中國寫實人物畫真正的生命力,不光是其成教化、助人倫的作用,更和它具有通俗親民的傳統基因使美與美的精神能夠與大眾共鳴分不開。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岜沙兒女》 198x220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春崔新芽》 140x160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大紅棗》 68x68cm

《好年好月》 200x220cm

讀陳恩惠寫實人物畫,最為顯著的感覺就是真實存在、情感親近和縮短了的心理距離。薩特在評述賈珂梅悌繪畫時曾說:保持著一種迷人的親近感,奇怪的是當我後退時,她便向前;當我遠遠走開時,她仍像是離我很近要想走近是徒勞的,因為距離是無法穿越的。當然,這是薩特在印證自己關於存在主義觀點。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蘭花花》 40x40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苗家三月》 68x68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母親記憶》 180x200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那年那月200x200cm9

而中國寫實人物畫,象陳恩惠所描繪的普通人物,可以說追求畫中存在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審美對象與作者,形象表現與讀者二元交合的感覺,而正是基於作品中這種氛圍所產生的同一感和作者賦予作品的建立在生活基礎之上的藝術真實和情感再塑。切實拉近了審美對象與讀者的距離,實現了形象與欣賞之間的親近感,。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暖春》 68x68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三月》 68x68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山花》 48x36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童年》 68x68cm

陳恩惠是率真和質樸的。他的繪畫沒有著意營造客觀的距離感,而是將真情裹挾於筆墨,並藉助筆墨表現突破僅限於關注的範疇來實現個人審美情趣的拓展。《知苦知甜》、《母與子》表露的就是作者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愫,而這種情感恰恰是每個人都具有的,這正是他作品打動人的地方。作品《清潔工》《教師》《大學生》等題材,表現普通人命運主題,是畫家親民情結的舒緩宣洩。這樣的繪畫語言,是一種基於西方造型和傳統模寫之間的思想寫實、精神寫實和情感寫實,是一種基於自我審美再造的美的整合,大眾應當是接受和能夠真正交流的,中間沒有什麼不可逾越的溝壑。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咸陽古渡》 298x298cm

《新菓年年》 180x200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燕燕》 68x68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彝家風情》 68x68cm

刻畫人物的精神,追求人性中最美的思想情感表現,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通過生活美的片段或符號,整合出一種具有藝術真實的審美典型形象,來構建一種自我藝術精神存在,達成審美層面的創作獨立性。作品《女兒》、《關中漢》、《陝北婆姨》、《關中婦女》表現的都是作者熟悉的生活,在為這些人物造型中,他大量運用中國畫線描技巧,以線造型,以墨渲染,在肢體語言之上表述人的心理語言,真實探索表現人物心靈境界的美,探索社會生活、典型環境與人物精神的和諧,烘托表現出人物的生活狀態。將農夫的滄桑,母性的慈祥,女孩的稚嫩純真,用典雅凝重的筆墨留存。作品《山妞》、《草垛》、《春催新芽》、《山坡坡》等將山裡兒童的生存狀況、生活環境畫面告知,而告知的內涵是這裡孩子的精神世界樂觀健康,一樣憧憬美好的明天。在作品《遠山》《永恆的召喚》《紅棉襖》中,表現的又是一種人性的善與虔誠。這樣的寫實畫家,我以為比那些追求個性抒發、以抽象狀態表述一切的筆墨來得更直接,更生動,更清楚。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二妮》 68x138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梨園記事.母與子》 136x68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梨園記事.新秀》 136x68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守望幸福》 200x98cm

陳恩惠,質樸謙和。於藝術追求真,挖掘善,表現美,而最美的是一顆畫人畫己之心,這種表現不同人精神命運生活的審美存在,正是陳恩惠個人心地純正追求筆墨個性創新的自然流溢。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五朵金花》 198x98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鄉鎮小集》 200x98cm

2020/眾妙之門•陳恩惠作品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