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在鬼子投降前一天被鬼子攻佔的縣城

全州:在鬼子投降前一天被鬼子攻佔的縣城

國民黨史料中的全縣附近戰鬥示意圖


【“在鬼子投降前一天被鬼子攻佔的縣城”】

眾所周知,鬼子投降是在1945年8月15日。

但就在1945年8月14日,鬼子投降的前一天,中國還有縣城被鬼子攻佔,比如廣西的全州(全縣)。

這到底是是咋回事?

事情得從1944年著名的抗戰轉折點“豫湘桂大捷”開始說起。

在1944年的“豫湘桂大捷”中,在太平洋戰場已經節節敗退的鬼子,卻在中國的正面戰場把國民黨軍打得一潰千里。

於是,在抗戰的倒數第二年內,河南、湖南、廣西、貴州大片領土成為新的淪陷區。

但鬼子畢竟已是日薄西山了,之前的佔領區就已經被八路軍和新四軍滲透得千瘡百孔。“自1941年以來,逐漸好轉的華北的治安,至1942年底又趨惡化。本年(1943)夏季以來,中共的活動再度激化,致使治安急劇顯著變壞。”([日]防衛廳戰史室編:《華北治安戰》,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下冊第四章第五節)

所以,對鬼子來說,1944年抽調兵力進行豫湘桂攻勢本來就是飲鴆止渴。結果毫不意外,原先的佔領區內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迅猛擴張勢力。“(京漢作戰,即豫中會戰)作戰期間,原來佔領地區的治安急劇惡化”“京漢作戰一開始,共軍同時開始擾亂後方”“(豫中會戰)期間留守地區治安急劇惡化,駐北京附近的分屯部隊也遭襲擊,並不斷髮生炸燬鐵路,向我城內後勤諸設施投彈,以及中國方面的武裝團體叛變、被綁架和逃亡等事件”([日]防衛廳戰史室編:《華北治安戰》,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下冊第五章第一節)

甚至還出現這種情況:在豫湘桂戰役中,鬼子前腳剛佔領,八路軍新四軍部隊後腳就跟進來嘗試建立抗日根據地。河南一淪陷,中共就派遣八路軍太嶽軍區、冀魯豫軍區以及新四軍第4、5兩個師進入河南淪陷區建立根據地。

這給鬼子一種在替共軍搶地盤的迷惑。

日軍兵力本就已經捉襟見肘,跟八路軍新四軍纏鬥以保持原有佔領區域都力不從心,一下子又擴大那麼大的區域,根本管不過來,反而導致自己兵力分散,處境危險,得不償失。於是日軍在1945年春決定:主動收縮戰線,放棄一部分在豫湘桂戰役中奪取的領土。

而戰線對面的國民黨軍隊,發現日軍在主動撤退(“本作戰之初期,日軍系按照計劃自主撤退”——蔣緯國 主編:《國民革命戰史:抗日御侮》第九卷,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7年版370頁),於是展開追擊作戰。

日軍的計劃是,如果國民黨軍不追擊,則儘快撤退;如果國民黨軍追擊,則採取就地防禦態勢迎戰。(同上書,367,368頁)

於是,這就在國民黨軍的追擊中,發生了戰鬥。

日軍且戰且退,到了全州(全縣)附近時,決定殺個回馬槍,給國民黨軍的追擊部隊一定打擊。

這時已經是1945年8月初。日軍的計劃是:主動放棄全州,涉法誘使追擊的國民黨軍進佔全縣,然後趁國民黨軍不備,突然向全州發起反擊,予追擊部隊以重創。

於是日軍主動退出全州,並以小部隊引誘國民黨軍追擊。同時日軍在全州城內放火。追擊的國民黨軍發現日軍在全州放火,誤以為是日軍在進行撤退前的破壞,於是放心急進,於1945年8月12日凌晨佔領全州。

1945年8月12日拂曉,日軍集中火力向全州發起進攻。全州城內的國民黨軍完全沒有料到已經撤走的日軍居然還會反擊,一時措手不及,抵擋不住,敗退出全州。1945年8月14日,日軍重新佔領全州。

這就是“全州在鬼子投降前一天被鬼子攻克”的故事。


這一段在中國方面的記錄如下:

“日軍第20軍為了擺脫第3方面軍的緊跟追擊,決定以退至全州的第58師團和獨立混成第22、第88旅團(其他部隊已經全州退去湖南)實施伏擊,將第58師團及第22旅團埋伏於全州以北的高地,以第88旅團主力在全州佔領陣地,而以一部後退誘敵,同時在城內放火。追擊的中國部隊以為日軍已退,於8月12日凌晨攻入全州。拂曉後,埋伏的日軍集中全部火力實施反擊。追擊部隊被迫南撤。日軍於14日又重佔全州,15日得知日本已經投降”

——郭汝瑰:《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1416頁

在日本方面的記錄如下:

“果不其然,火勢一起,重慶軍便大舉攻進全州。

天一亮(8月12日),我方全部火力一齊射出,敵人潰亂退卻,到12日中午,全州附近已無敵蹤。將敵趕到遠處後,我部隊於14日回到全州。

翌15日,軍司令官知道了“戰爭終止”。”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昭和二十年的中國派遣軍》下冊,中華書局1984年版57頁


短評:國民黨的抗日確實不堪,不過全州這個事倒真不是國民黨消極抗日所致。國民黨軍確實是在鬼子投降的前一天被鬼子奪走一個縣城,但這是戰術上有來有回的一次拉鋸,就此事本身的戰略態勢,還是國民黨軍在追擊,日軍在撤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