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不做帝王做霸王,是不能,还是不愿?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首个大一统王朝,但因残酷统治而导致百姓揭竿而起,只是存在了短短十五年就迅速灭亡。一般来说,但逢乱世必出英雄,在推翻暴秦的风云战火中,这个英雄就是项羽。

项羽:不做帝王做霸王,是不能,还是不愿?


项羽,一个积极的反秦革命者,作为楚将项燕的子孙,身负国仇家恨的他对秦朝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早年跟随其叔父项梁四处征战,项梁兵败被杀后受到楚怀王的冷落。巨鹿之战,他抓住时机以破釜沉舟的气势骤然崛起,击败秦军的最后一支精锐部队,继而率军进入关中,逼迫刘邦臣服,一时间天下英雄无人出其右,登上帝王之位只剩下一步之遥。

那么,为什么项羽在推翻秦朝之后不当皇帝,而更愿意做西楚霸王?为什么项羽不趁机建立一个大楚帝国,反而是裂土封侯,大封十八路诸侯王呢?结合秦末灭亡时的情况,让我们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大背景下探寻真实原因。

  • 项羽顺应秦朝灭亡后的主流社会思潮

与今天我们所固有的认知不同,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多少是有离经叛道不守祖宗法度的成分的,甚至有一丝狂妄。看看今天欧盟的现状,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即使保持现状欧盟各国仍然存在较强的离心力,更不要说把它们骤然整合成一个国家了。

在秦代以前,虽然整个华夏地区虽然诸侯混战,但人们更多地将原因归咎于礼崩乐坏,而不是因为分封诸侯的错误。人们相信如果能再度出现一个周公般的人物,天下又会回到安居乐业的状态了。对于经过天下统一生活后的人民,秦代的暴虐统治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再经历一遍了。

项羽:不做帝王做霸王,是不能,还是不愿?


秦代灭亡后,社会的普遍思潮是:建立这样一个庞大的中央集权帝国注定会失败的,谁也无法有效地维持帝国的统一。在这种思潮下,人们更倾向于回到战国时代,建立众多的国家,来分散统一帝国的风险。

对于分封天下,不仅百姓是这么想的,就连当时的反秦将领也是如此想法。六国的旧贵族渴望恢复故国,起义军的将领也希望能凭借着功劳割据天下,独立称王。在这种局面下,作为反秦势力中实力最强的项羽,顺应了这种普遍社会思潮。

  • 项羽困于国仇家恨,缺乏与秦和解的智慧。

众所周知,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楚国的反抗最为激烈,为征服楚国,秦始皇不得不请求老将王翦出马,更是举全国之兵总计六十万攻伐楚国。楚国面对亡国之危,任命项燕为统帅,希冀他率领着楚军再次取得胜利,结果项燕兵败自杀,楚国经此一战也彻底消亡。

楚国灭亡之时,项羽已是青葱少年,经历祖父项燕惨死和国家灭亡的双重悲剧后,从此跟随叔父项梁开始了四处逃亡颠沛流离的生活,至此仇恨的种子深埋于项羽的心中。后来,在叔父二人起兵反秦的战斗中,项梁也因不敌章邯的秦军而被杀,项羽对秦的憎恨厌恶又添了一笔血债。

等到进入秦都咸阳,项羽为了宣泄心中长久以来对秦的仇恨,杀秦王子婴,焚宫室阿房,展现在秦人面前的完全不像是一个拯救万千民众于水深火热中的英雄,反倒是一个残暴的莽夫,更不要说此前项羽坑杀已投降的二十万秦军,种种行径,导致项羽与较早进入咸阳并约法三章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秦人民心尽失。从这方面看,项羽根本就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做事仅凭个人好恶,完全不顾及后果。

项羽:不做帝王做霸王,是不能,还是不愿?


面对项羽的过失,也曾有人向他提过将关中之地作为己用的建议。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有人劝说项羽,表示“关中阻山河西塞,土地肥饶,可定都以霸有天下”,然而项羽却言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秦朝灭亡了,大仇得报,作为灭秦的英雄,项羽想的完全是衣锦还乡回到楚国,而不是在秦地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帝国自己当皇帝,这确实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后来的历史证明,刘邦正是凭借着关中之地才打败项羽,开创四百年的大汉帝国。

  • 项羽没有完成政治整合,缺乏对诸侯的掌控

项羽为何在秦亡后裂土封侯,这也是和当时的社会现状脱不开的。自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后,帝国各地的叛乱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舞台上,有两股势力趁机崛起并发展壮大,一股是原本被秦灭掉的山东六国,民变不久,六国残存的遗老遗少们寻回各自的王室后裔纷纷称王复国;另一股则是各地掌握了军权的各将领,如刘邦、彭越、英布等人,他们虽不属于六国宗室后裔,但因崛起于军旅,实力比原本的六国还要强大。等到秦朝灭亡之时,他们实际上已经或多或少的独立割据一方土地了,项羽的封王只不过是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这些诸侯的既得利益。

当然若说项羽封王只是对现有各方势力的认可,也不尽然。项羽的封王措施自有一套他自己的原则,依据灭秦时各方的功劳大小而定,而且对于曾经背弃他的将领,项羽也是毫无客气坚决不封,如田荣等人。分封后,各国并没有隶属关系,各自统治自己的诸侯国,从内部征税,组织军队,维持内部秩序。为了防止诸侯国之间争斗,项羽自称“霸王”,如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那样,维持着国与国之间的秩序。

项羽:不做帝王做霸王,是不能,还是不愿?


项羽的裂土封侯使得天下再度回到的秦统一之前的态势,而这种局面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它的脆弱性。因为项羽虽然凭借着权威可以封王,但是一旦诸侯的既得利益遭受损失,这个权威就被他们弃如敝履了。不久,燕王臧荼击杀辽东王韩广,并兼并其地。田荣则消灭了项羽封在齐地的三个诸侯,自立为齐王。刘邦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平定三秦,尽据关中巴蜀之地。等到项羽进攻齐地,天下其他诸侯在刘邦的率领下攻占楚都彭城,等于都背叛了项羽了。

项羽的结局是凄惨的,垓下兵败后,自刎于乌江,一代霸王落得如此下场,免不了后人为他惋惜。他好似只是为了推翻暴秦的统治而降生,当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完成,他也就追随他的虞姬而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