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創作”論壇:如何保持網絡文學的獨特創作生態

2020年9月5日,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 “創作”論壇,在北京海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圓滿舉辦。

網絡文學+“創作”論壇:如何保持網絡文學的獨特創作生態


本次論壇以“IP時代,如何保持網絡文學的獨特創作生態”為主題,分為主題演講和圓桌論壇兩部分。出席的領導有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陳寧、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一級巡視員田鵬等。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網絡文學研究中心主任邵燕君主持本次論壇。

中國網絡文學在20餘年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獨創的生產機制、獨立的評價體系和生態系統, IP開發極大提升了網絡文學的影響力,但在資本運營下,如何保持網絡文學的獨特性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陳寧針對網絡文學的創作強調了三個主題詞。一是“責任”,文藝是塑造靈魂的工程,要用心、用情、用功書寫偉大時代,書寫中華民族的新史詩,不斷推出精品力作;二是“文學性”,質量是生存的根本,網絡文學要有文學的要義、要素;三是“人民性”,網絡文學創作不能脫離社會,網絡文學作家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踏進生活、紮根生活,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貢獻力量。

閱文集團副總裁楊晨以“網絡文學的內容生態健康”為題,根據自身經驗講述網絡文學的多樣化發展以及解決網絡文學同質化問題的有力舉措。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何弘以“網絡文學創作對當代文化、文學的影響”為主題進行演講。網絡小說是對故事傳統的迴歸,其對想象力的放飛和對總體性表達的重視,以及適應網絡化的時代發展,使其具有強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著名網文作家月關根據其創作歷程,生動講述一部好的網文、IP的誕生過程。IP時代,網絡文學與上下游文化產業進行接觸和溝通,這些接觸一方面,為網絡文學的蓬勃發展提供大量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影響著作者的創作思維。網絡文學IP是孵化器,影視則是放大器,兩者相互作用,反過來又極大提升了網絡文學的影響力。

知名編劇、中國傳媒大學教師武瑤以“從網絡文學到互動劇——網絡文藝作品新樣態的探索”為題,從互動影視發展的三個階段,講述到現在互動影視的受關注程度。互動影視,作為一類具備高度交互性特徵的藝術形態,通過其全方位的嶄新體驗與其獨特的交互性特徵引起了業界與學界的重視。

圓桌論壇邵燕君作為主持人,與北京作家協會副秘書長王虓,楊晨,月關,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委劉大先,青年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北大網絡文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委叢治辰,圍繞“網絡文學的初心、使命、價值”為進行深度討論。

網絡文學+“創作”論壇,邀請行業大咖,以獨特視角,共同探討“IP時代,如何保持網絡文學的獨特創作生態”,推動網文創作的文學性、創新性等評價系統的建立和完善,促進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和持續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