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小時候的記憶,現在小孩已經都不認識了

童年如畫,定格著無數精彩的瞬間;童年如歌跳躍著無數歡樂的音符;童年如河;翻騰著無憂無慮的歡樂浪花,童年如同奇妙的萬花筒使人永遠沉浸在愉悅之中——那無數的幻想和傻傻的童稚會拼湊成一件又一件趣事,想起來總會笑破肚皮。

它是小時候的記憶,現在小孩已經都不認識了

撞柺子

撞柺子遊戲也叫鬥雞遊戲,是一個傳統的民間趣味遊戲。這個遊戲遍及世界各地,非常適合青少年及小孩子玩,通過身體的對抗性運動鍛鍊四肢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

遊戲玩法

撞柺子時,單腿獨立,單側提腿屈膝外展,一手搬住大腿,另一手抓住提起的腳脖子或褲腳,使與直立的大腿構成如同阿拉伯數字“4”的架勢,然後單腿蹦跳著用“4”字柺子衝撞、鎮壓、掀拱對方,前進或倒退,向左或向右,進攻或躲閃,膝蓋頂著膝蓋,眼睛瞪著眼睛,各自卯足了力氣,想方設法使得對方失去重心,從而把對方撞倒或撞趴下,直撞得趔趔趄趄、踉踉蹌蹌,跌得四仰八叉、人仰馬翻。善於保持動態平衡同時又講究力道,是撞柺子取勝的訣竅。

它是小時候的記憶,現在小孩已經都不認識了

翻花繩

翻花繩,中國民間流傳的兒童遊戲。在中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法,如線翻花、翻花鼓、挑繃繃、解股等等。這是一種利用繩子玩的玩意,只需靈巧的手指,就可翻轉出許多的花樣。

遊戲玩法

先打個小巧的結,環繞於單手或雙手,然後撐開,準備動作就做好了。翻花繩分單人和雙人兩種。

單人的玩法:將繩圈套在雙手上,用雙手手指或纏或繞或穿或挑,經過翻轉將線繩在手指間繃出各種花樣來。

雙人的玩法:一人以手指將繩圈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不同的花樣,相互交替,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為止。

它是小時候的記憶,現在小孩已經都不認識了

跳格子

跳房子,也叫跳飛機,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遊戲,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遊戲之一,趣味性、娛樂性極強,曾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在一塊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筆或樹枝,小朋友亦會在地上畫起“跳房子”的九個格,然後一起玩。

遊戲玩法

先在地上畫一個飛機狀的房子,每個方格內寫一個數字,按由下往上的順序,最下面三排分別是1、2、3各一格,第四排由左而右4、5兩格並列,第五排是6為單獨一格,再往上由7、8左右兩格並列,最上面的頂端。

遊戲開始後,參加者先通過猜拳決出遊戲次序,第一個人將瓦片扔在第1格內,隨即開始單腳跳,在兩格橫排並列處用雙腳跳,跳至第7、8格時,雙腳同時躍起向後轉身再往回跳,跳至第2格時彎腰撿起在第1格的瓦片,再由第2格躍到第l格外。然後,將瓦片扔在第2格,最後站在第3格里拾起瓦片並跳躍至第1格再跳出。

以此類推,跳完第8格後,可將瓦片扔向“天空”,再從第1格依次跳,當跳到7、8格時向後跳轉雙腳落地,然後用手向後摸瓦片,摸到後跳出“天”字外;接著,背對房子扔瓦片,瓦片落到的那個格子就成為“跳房子”人的房子,並在該格子寫上他的名字,當他再從第l格跳起至自己的房子時便可雙腳落地。

在玩的過程中,瓦片扔不進格子內或扔過線、腳踩線、在自己房子之外的格內雙腳落地或在房間內逗留很長時間都屬於違規,一旦違規就改由下一個人開始跳。遊戲最後,誰佔的房子最多誰就獲勝。

它是小時候的記憶,現在小孩已經都不認識了

跳皮筋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是一種適宜於兒童的民間遊戲,約流行在20世紀50至90年代。

遊戲玩法

皮筋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長3米左右,皮筋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

童年像糖果一樣甜美;童年像百合一樣純潔;童年像花園一樣美麗。童年是一首憂鬱的詩,赤誠卻不明媚,美麗而不美好,有時甚至是羞於見人的,卻讓每個人流連忘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