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一生只撩一個人的好男人,給妻子寫的情書簡直是酸到家了

朱生豪出生於1912年2月2日,他是著名的莎士比亞戲劇翻譯家、詩人。

年少的他就讀於杭州之江大學的中國文學系和英文系。1933年大學畢業後,他前往上海世界書局任英文編輯,並參加有《英漢四用辭典》的編纂工作,在這期間他創作有詩歌多首,詩集多部,不幸均毀於戰火。

朱生豪:一生只撩一個人的好男人,給妻子寫的情書簡直是酸到家了

直至1936年春才開始著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為了方便中國讀者閱讀,朱生豪打破了英國牛津版寫作年代編排的次序,按照喜劇、悲劇、史劇、雜劇分成四種並自成體系。

  

01朱生豪自幼聰慧過人,生為天之驕子。

1929年他秀州中學畢業,便被秀中校長推薦保送杭州之江大學深造並享受獎學金待遇。大學二年級時朱生豪因參加"之江詩社",使得他的才華深得教師及同學的稱讚。  

"之江詩社"的社長夏承燾老師評價他說:"閱朱生豪唐詩人短論七則,多前人未發之論,爽利無比。聰明才力,在與師友間,不當以學生視之。其人今年才二十歲,淵默若處子,輕易不發一言。聞英文甚深,之江辦學數十年,恐無此不易之才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之江大學成立抗日救國會,他當選為委員,並擔任文書股工作,開始積極投入抗日救國活動。1933年大學畢業,獲文學士學位。

朱生豪:一生只撩一個人的好男人,給妻子寫的情書簡直是酸到家了

1933年夏,任上海世界書局英文部編輯,參與編輯《英漢求解、作文、文法、辨義四用辭典》,又為《少年文庫》作註釋。1935年春,開始莎士比亞戲劇翻譯準備工作。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朱生豪逃出寓所,隨身只帶有牛津版莎氏全集和部分譯稿。寓所被焚,世界書局被佔為軍營,已交付的全部譯稿被焚。朱生豪從上海避難至嘉興,期間又得埋頭補譯失稿。最終他終於補齊《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9部喜劇。

朱生豪一生可謂為了莎士比亞夢而多經坎坷,他對誰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天賦凜人,才華橫溢的他偏偏有一克星,能讓他從心高氣傲變得卑微如塵土,那就是宋清如。

朱生豪:一生只撩一個人的好男人,給妻子寫的情書簡直是酸到家了

  

02 朱生豪,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

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情書換成通俗的話就是,在我心中,老婆最美最好最親最大。  

朱生豪與他妻子宋清如是因詩而結緣的。宋清如比朱生豪虛長一歲。宋清如是地主家庭出身,家境殷實。她小學畢業後,考入蘇州女子師範學校。在這裡她接受了新文化,開始學習寫作新詩。1932年夏天,她考入之江大學國文系。 

之江大學有個學生詩社,聚集了很多有才華的學生。被譽為"之江才子"的朱生豪就是這個詩社裡一顆耀眼的明星。宋清如喜歡新詩,入學不久,就申請加入詩社。她為加入詩社提供的詩作是一首用白話寫的"寶塔詩"。四年級學生朱生豪對這個女生的"寶塔詩",感到很新奇。他讀後覺得很不錯,便徵得其他詩社負責人的同意,接受宋清如為新社員。

朱生豪:一生只撩一個人的好男人,給妻子寫的情書簡直是酸到家了

幾天後,朱生豪寄給宋清如幾首他寫的新詩,讓她提提意見。從此,他們互相傳遞自己寫的詩歌,互相鼓勵,相互切磋,特別是朱生豪給宋清如的詩作提的修改意見,對她的進步很有幫助。這樣,兩個人經常書信往還,聯繫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切。

1934年的春天,宋清如給朱生豪寫了首詩:

假如你是一陣過路的西風

我是西風中飄零的敗葉  

你悄悄的來又悄悄的去了  

寂寞的路上只留下落葉寂寞的嘆息

  

朱生豪讀了她的詩,就按著宋清如的詩意填了首《蝶戀花》:

  

不道飄零成久別, 

卿似秋風,  

儂似蕭蕭葉。  

葉落寒階生暗泣,  

秋風一去無消息。  

倘有悲秋寒婕蝶, 

飛到天涯,  

為向那人說。  

別淚倘隨歸思絕,  

他鄉夢好休相憶。

  

他們互贈的這兩首詩,表達了互相思念的情愫,溝通了彼此的心意,成為他們感情定格的內驅力。此後,他們在書信往還時,經常以"秋風"和"蕭蕭葉"自況。按照宋清如後來的說法,這個比喻竟成了"他們兩個人一生的寫照"。

朱生豪:一生只撩一個人的好男人,給妻子寫的情書簡直是酸到家了

03

1942年5月1日與宋清如在上海完婚,6月與妻子去常熟岳母家居住。1943年1月,朱生豪攜夫人回嘉興定居。

朱生豪寧願貧窮至死,也不願為敵偽效勞,僅靠微薄稿費維持極困難的生活。他閉門不出,把全部精力撲在譯寫工作上。工具書僅有兩本字典,譯出了莎士比亞的幾部重要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李爾王》《哈姆萊特》等。作為妻子的宋清如也全力以赴的支持自己丈夫事業。  

然而朱生豪最終還是因為健康日衰,而積病成勞。儘管疾病纏身的朱生豪仍然執筆不輟。在之後終究譯出莎士比亞全部悲劇、雜劇,以及英國史劇連同的4部。

朱生豪:一生只撩一個人的好男人,給妻子寫的情書簡直是酸到家了

1944年朱生豪帶病譯出《約翰王》《理查二世》《理查四世》等4部莎士比亞歷史劇,4編完《莎翁年譜》。然而他一直忍受著長期的病痛,體力日衰,在勉強支撐中譯出《亨利五世》第一,二幕。1944年6月,朱生豪最終確診為肺結核,臥床不起。他不得不放下已經開始譯寫的《亨利五世》譯稿。那時候的他無比後悔與懊惱,他悲痛地說,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命也要把它譯完。

在1944年12月,朱生豪的病情日益嚴重,最終在1944年12月26日拋下年輕的妻子和剛滿週歲的兒子,含恨離開人間,年僅32歲。

朱生豪:一生只撩一個人的好男人,給妻子寫的情書簡直是酸到家了

朱生豪一生都在為翻譯事業做出貢獻,熱愛自己的事業。宋清如則甘願為朱生豪放下一切把自己藏起來。即使相隔兩地,但兩人的愛仍然在,永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