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董其昌是明代時期的書法大家、畫家。被後世稱為明朝最後的文人。也有網友評論說:董其昌和文徵明是兩類人,董其昌是山河社稷圖的主人,但是對畫中人沒有感情。他覺得紙片人沒人權,卻鐵了心要復活董夫人,怎麼可能成功,所以董夫人叫含嬌,但是卻是是沒有名字的。不過我還是覺得他們劇情對話特別小學生。應該說書畫到了董其昌徐渭這裡,才算真正完成了文人畫書與畫筆性的統一,這是趙孟頫、沈周試圖完成而又未盡的事業,而後的八大山人、趙之謙、吳昌碩、虛谷等人,也都在書畫統一上各有建樹。這恐怕才是中國畫史應該延續的正路,即以書法定立自我之氣格,再貫通繪畫。董其昌那種既俊秀又沖淡的清貴,到査士標那裡變為蕭索和險峻,又或者吳昌碩的曲鐵和守中,到齊白石那裡則有了幾分潑辣用險,再到黃賓虹的蘊藉幽邃,陶博吾的稚拙樸茂,將書法品評迴歸氣象,格調,而法度自在其中,這些才是書畫家確立書畫人格的標記,也是書畫真正難過的關隘。

董其昌69歲的行書《閒窗漫筆冊》欣賞


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董其昌69歲的行書欣賞,一卷《閒窗漫筆冊》領略高超筆意,收藏

書者介紹: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號思白,別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後期大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崇禎九年,卒,賜諡"文敏"。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董其昌的書法初學顏真卿,後轉學虞世南,又棄唐學晉。當他在大收藏家項子京家見到米芾、楊凝式、懷素的真跡後,立即從米芾的率意,懷素的流暢中悟出用筆的法門,從楊凝式《韭花帖》的疏朗佈局中悟出章法的奧秘,再加上禪佛的影響,使他的書法充滿古淡、散遠的書卷氣息。董其昌能熟練地控制長鋒羊毫,用筆輕鬆若不經意,線條細長、婉轉、流暢。

寫在文末:

  •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佈,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歡迎您在清雅閣駐足欣賞藝術,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贊、收藏、分享、轉發、評論。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