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之我見

之前,只知道方方是作家,後來知道她還是著名作家,是湖北省作協主席,既然是省一級的作協主席就應該屬於體制內。

戰役最膠著的那幾天,急於想知道武漢疫情的真實情況,便翻網絡,偶然看到一篇方方的武漢日記。

文字不急不緩,沉著冷靜,於是就認為這是最接近於真實的,於是又遍讀了她之前的武漢日記,於是每天等著新的日記更新,於是被帶入日記的節奏。

隨著戰役總攻的發起、推進,隨著方方武漢日記的一篇篇不斷更新,那種她節奏裡的感覺、感觸、感情、感想全無,不但全無,反而現在更多的是想吐槽:

開始,覺得這種記錄方式挺好,日記中的各種人和事,雖然只是“我同學、我朋友、我鄰居、我網友”等等,相信這些是真實的,不是杜撰。從後來戰役的一些改善,看得出來她對事件的記錄深刻地影響到了政府的決策。

但,後來發現,方方日記並非武漢戰役的全景式記錄,而是有選擇性的失聰。日記所述是事實,但絕不是全部。方方日記自始至終只截取悲情的一面,對正能量的一面選擇忽略,或者一筆帶過,滿篇透露著怨恨,使人看不到希望,讓人頹廢。

對她的認識,開始還覺得這個作協主席有點女魯迅的味道,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以筆為槍,直面尖銳的矛盾和問題,是條女漢子。但順著這個思路發展下去,發現已經偏離了正確的軌道。

關於無需“感恩”說。政府官員為人民服務是應該的,沒有人要求誰去感恩。但有一些人、一些群體是要感恩的。去支援的山東菜農對兒子說,如果我回不來了你就朝著武漢的方向磕仨頭,對這樣的菜農我們要感恩。在境外大量購買口罩、防護服源源不斷的發往武漢支援戰役,對這樣的同胞我們要感恩。四萬醫護義無反顧,逆向而行,馳援戰役,對這樣的醫護我們要感恩。

關於“非勝利”說。戰役結束就是結束而非勝利此說是似有不妥,病毒的消失即非蒸發也非風颳,是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浴血奮戰的結果,只有叫勝利,四萬醫護撤出武漢時才能叫凱旋。如只能叫結束的話,四萬醫護只能選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悄悄撤回。

方方日記中說我不是副廳不是副廳不是副廳,不是黨員不是黨員不是黨員。此話重要,但也無需說三遍,一遍就能聽見而且聽明白,不但能聽明白不是副廳不是黨員,還能聽明白湖北作協的工作不是由作協主席主持,是由黨組書記主持。難道不主持工作、不是黨員的作協主席就可以成為境內外反華勢力汙衊我們的神助攻?一些反華勢力已對武漢日記如獲至寶,相信方方同志已經看到。

有人說,憑著武漢日記,方方可以竟逐下屆諾貝爾文學獎,嚴重同意此觀點。希望方方同志不要錯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大好機會。

我沒有讀過方方的作品,但是我讀過鐵凝、畢淑敏的文章,字裡行間透露著知性女人的溫暖,今讀方方的日記,滿篇透露著的是憤懣、猙獰。人都說相由心生,貼出三個女人的照片,但願沒有侵權。

方方日記之我見

作家鐵凝

方方日記之我見

作家畢淑敏


方方日記之我見

作家方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