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之人,可以不知道“安史之亂”的安祿山,但你不能不知封常清

封常清,究竟何許人也?

也許很多人只是略有耳聞,畢竟與薛仁貴、李光弼等唐朝猛將比起來,似乎算不得什麼?可你可曾瞭解過他的一生呢?

讀史之人,可以不知道“安史之亂”的安祿山,但你不能不知封常清
讀史之人,可以不知道“安史之亂”的安祿山,但你不能不知封常清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外祖父教他讀書,他的學識多有所成。他從小成了孤兒,又窮,三十多歲,還沒有功名。夫蒙靈察任四鎮節度使時,任命高仙芝為都知兵馬使。有次出兵,高仙芝任命了三十多名侍從,衣裳鮮豔漂亮,封常清因而感慨並報名請求擔任侍從。封常清很瘦,腳又跛,高仙芝瞧不起他的長相,不錄用他。第二天他又來了,高仙芝道歉說:“侍從已錄取夠了,哪裡用得著又來呢?”封常清生氣說:“我仰慕您的高義,願意侍奉您,所以沒人介紹自己來了,您為什麼一定要拒絕呢?看容貌錄用人,會把子羽看錯,您還是考慮一下吧。”高仙芝還是沒錄用他,他就每天到門口等候,高仙芝沒辦法,就把他錄取了。

讀史之人,可以不知道“安史之亂”的安祿山,但你不能不知封常清

適逢達奚各部反叛,從黑山向西奔向碎葉城,詔令攔擊。夫蒙靈察派高仙芝率兩千名騎兵追擊,達奚走了很遠的路,人馬都疲勞了,因此幾乎被全部俘獲或殺死了。封常清在帳下暗暗寫好了捷報,詳細記載了井眼、泉水、駐軍地點、勝敵的情況和戰術,條理分明。高仙芝拿來看了,都是自己想寫的,於是大驚,立即採用了。軍隊歸來,夫蒙靈察迎接、慰勞他,高仙芝解下奴襪帶刀拜見,判官劉眺、獨孤峻爭著問:“此前送來的捷報是誰寫的?您帳下怎麼有這樣的人才?”他回答說:“是我的侍從封常清。”劉眺等吃驚了,對封常清施禮讓座,和他談話,很驚詫。封常清便有了名氣,後來他因功封疊州戍主,仍任判官。

讀史之人,可以不知道“安史之亂”的安祿山,但你不能不知封常清

高仙芝攻佔小勃律國後,替代夫蒙靈察任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因跟隨作戰有功,升任慶王府錄事參軍事,為節度判官。高仙芝出征,他常任留後。封常清有才能且果斷,沒有事能難住他。高仙芝委任郎將鄭德詮管理家事,他是高仙芝奶媽的兒子,在軍中很威風。封常清有次從外面回來,眾將上前拜見。鄭德詮見他才上任,輕視他,騎馬撞了他的騎馬侍從後離開了。封常清命侍從把他帶到廳堂裡,就關上了門,離開座位說:“我出身卑賤,御史中丞大人錯愛,讓我主持留後事務,郎將怎能無禮?”接著叱責他說:“必須借你的死,來嚴肅軍紀。”遂杖殺了他,把他的臉朝下拖了出去。高仙芝的妻子和奶媽在門外哭著求情,沒能救他的命,很快將情況告訴了高仙芝,高仙芝很吃驚,到見了封常清,敬畏他的公正,沒敢責備他。封常清也不道歉。遇上大將犯罪,他又殺死了兩位,軍中沒有不畏懼他的。高仙芝任河西節度,又請他任判官。一段時間後,封常清升任安西副大都護、安西四鎮節度副大使,主持節度事務。不久,封常清改任北庭都護、持節伊西節度使。封常清生性勤勞節儉,吃苦耐勞,出兵騎驛馬,私人馬廄只有兩匹馬,賞罰嚴明。

讀史之人,可以不知道“安史之亂”的安祿山,但你不能不知封常清
讀史之人,可以不知道“安史之亂”的安祿山,但你不能不知封常清

天寶末年進京朝拜時,安祿山反叛了,皇帝召見他,問用什麼辦法對付叛軍。封常清看見皇帝擔憂,就誇口說:“國內長期太平,人們不懂作戰。然而,道義上有正義和不義,戰場上有各種謀略。臣請求趕到洛陽,用全部庫存招募勇士,甩著馬鞭過黃河,不久就把叛逆的頭獻到朝廷來。”皇帝欣賞他的勇氣。第二天,朝廷任命封常清為范陽節度副大使,騎驛馬到了洛陽。封常清招募到六萬軍隊,但都是市民和僕役,便安排軍隊拆毀了河陽橋守黃河。叛軍對平原郡發動進攻,命顏真卿率兵七千人防守黃河。顏真卿派司兵參軍李平飛馬到朝廷奏報。封常清把李平拿的報告打開看了,就靠著營帳寫信給顏真卿,勸他堅持守城,並且通過驛站送懸賞捉拿安祿山的檄文幾十份給他,顏真卿收到後,就分送給各州郡。安祿山渡過黃河,攻佔滎陽,進入罌子谷,先鋒到葵園。封常清派精銳騎兵抵禦,殺死了叛軍上百人。叛軍大部隊到了,封常清抵擋不住,退進上東門,接戰後又戰敗了。叛軍擊鼓進兵,搜捕官員。封常清在都亭驛迎戰,又打了敗仗。退兵守宣仁門,又打敗了。於是從提象門出城,砍倒大樹堵住道路阻擋追兵,至谷水後,向西逃往陝郡。他對高仙芝說:“叛軍力量很強大,不能和他們硬拼。潼關無守軍,一旦叛軍衝過潼關,京城就危險了,不如趕快去守潼關。”高仙芝聽從了他。戰敗的報告送到了朝廷,皇帝罷免了封常清的官職,讓他作為老百姓隸屬高仙芝給高仙芝辦事。高仙芝讓他穿著黑色衣裳監督部署在左右的軍隊。邊令誠拿著詔書來了,給他看,封常清說:“我之所以不拼死在戰場,是怕汙辱了國家的官職,被叛軍抓住殺死。現在,我死乃心甘情願。”當初,封常清戰敗後,直接進了潼關,想見皇帝彙報征戰叛軍的情況。到了渭南,皇帝下詔命他到潼關去。封常清憂慮恐懼,寫遺表謝罪,說:“自從洛陽失守以後,三次派使者上奏章陳述討賊戰略,都沒被接見。”又說:“我死了以後,希望皇上不要輕視這叛賊,那麼國家就安定了。”到將被處死時,將遺表交給邊令誠就去受刑死了,人們大多同情他。

讀史之人,可以不知道“安史之亂”的安祿山,但你不能不知封常清讀史之人,可以不知道“安史之亂”的安祿山,但你不能不知封常清

宋祁等史官說:常清乃驅市人數萬以嬰賊鋒,一戰不勝,即奪爵土。欲入關見天子論成敗事,使者三輩上書,皆不報,回斬于軍。此論不虛。封常清,本非將才,是軍中文吏。他求功心切,玄宗所用非人,致使他被錯殺。玄宗無德,讓封常清、高仙芝替自己代過。

讀史之人,可以不知道“安史之亂”的安祿山,但你不能不知封常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