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漲跌停限制實行T+0規則,真的對我們好嗎?

目前國際上,主流交易市場基本都為T+0交易,雙向高頻交易且無漲跌停板限制一直備受人追捧。早在1992年5月與1993年11月,上海交易所與深圳交易所取消漲跌幅限制實行了T+0交易規則,然而遺憾的是T+0規則僅僅實行到1995年,監管層便出於防範股市風險考慮,取消漲跌停限制的T+0交易規則,市場交易規則又再次重新轉向T+1有漲跌停板限制。

取消漲跌停限制實行T+0規則,真的對我們好嗎?

針對於現有規則,監管層曾經為了防範股市大幅波動,曾經採取了互相結合的熔斷機制。在僅僅實行不到十個交易日,便因為數次熔斷停止交易,甚至於還會加大恐慌效應,便停止了熔斷機制實行。

近年來,由於市場的大幅波動,受制於有T+1交易規則且有漲跌停板限制,導致在股價大幅波動時候,容易吃到連續跌停板導致的流動性匱乏,甚至有連續十幾個甚至二十個跌停板。所以廣大投資者期盼A股再回T+0且取消漲跌停板限制的呼聲愈來愈烈。

甚至於有部分投資者,把T+0交易當成是交易盈利的不二法寶,一直吐槽T+1制度的不合理性。事實難道真的是這樣嗎?取消漲跌停限制實行T+0規則,真的對我們好嗎?

取消漲跌停限制實行T+0規則,真的對我們好嗎?

個人認為,顯然不是,實行T+0制度在目前說肯定是不可行的。監管層當初取消T+0實行T+1是一定道理的。

首先,市場成熟程度上。目前實行T+0交易制度的歐美市場,資本市場已經經歷過數百年的歷史,投資者基本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相對於來說已經相對成熟。而我國目前來說,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到30年,目前市場中還是以個人投資者為佔據多數,所以市場成熟程度上無法相比,實行同樣的交易制度顯然更是不可取。

其次。T+1的交易優點。T+1固然有其流動性匱乏的缺點,但是更大的優點是可以限制投資者進行大量頻繁的交易,防止了交易手續費不必要支出,同時也抑制住了不良炒作。如果還有疑問,可以打出交易明細交割單,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頻繁交易在每年中支出的手續費。

再次。T+0的交易缺點。雙向交易不一定有利於我們投資者,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有利於交易獲利。但是雙向交易更多的時候,確實在交易中雙向虧損,這點上可以參考目前的期貨市場。在真正雙向市場交易中,可以看出,真正能夠獲利者也是寥寥無幾。

最後。投資者自身方面。在參與投資市場交易中,應該以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為核心根本,對於交易制度上不應該考慮過多,無論是交易方式是T+1還是T+0,對於自身來說,相比意義並不是太大。T+1主要是為了保護投資者,在市場不成熟的時期實行T+0,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熔斷政策”。

取消漲跌停限制實行T+0規則,真的對我們好嗎?

​ 科創板已經開始逐步試點交易規則進行部分變更,對於未來的交易結果,讓我們拭目以待。

PS:文中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刪除。

(文章版權所有作者章太柏,如有轉載請標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