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爛脖子病最最難防?都是方法搞錯了

近段時間,“姜菌”又重出江湖

!今年7月份,山東部分優質大姜產區的鮮姜收購價直逼10元大關!按此行情,管理水平較高的大姜田,每畝淨收入可達5萬元。一路暴漲的價格,讓很多種植戶直呼後悔去年沒有多包幾畝地。

然而,大姜的種植也並非全然樂觀。隨著多年的重茬種植,以大姜爛脖子病、姜瘟病為代表的土傳病害非常嚴重。尤其是爛脖子病,輕則減產15%-35%,重則減產50%以上,嚴重製約大姜產業的發展。


01

來勢洶洶的大姜爛脖子病


大姜爛脖子病,學名叫大姜莖基腐病,也叫腐黴菌根腐病。它是由

尖孢鐮刀菌、立枯絲核菌、腐黴菌三類真菌複合侵染而引起的病害。適宜的發病溫度為20℃-25℃,高溼環境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大姜爛脖子病最最難防?都是方法搞錯了

引起大姜爛脖子病的病原菌


大姜爛脖子病(莖基腐病)在發病初期,莖基部莖稈(地表處)出現黃褐色病斑,繼而軟腐,後期地上部莖葉黃化萎凋後枯死;地下部塊莖染病呈軟腐狀,失去食用價值;根部受害腐爛,引起植株下部葉片尖端及葉緣褪綠變黃,後蔓延至整個葉片,並逐漸向上部葉片擴展,致整株黃化倒伏,根莖腐爛,散發出臭味。


大姜爛脖子病最最難防?都是方法搞錯了

大姜莖基腐病表現 | 圖源:網絡


02

直面大姜爛脖子病:三分治七分防


對於大姜爛脖子病,有經驗的姜農都知道一句俗話——“三分治七分防”。如果能夠在病害發生之前做好防治工作,保證大姜的植株足夠健壯,就能夠大大降低病害的發生率。


大姜爛脖子病最最難防?都是方法搞錯了

新收穫的大姜 | 圖源:網絡


一般物理防治:


目前,常用的大姜爛脖子病的物理防治辦法包括:輪作換茬,切斷土壤病菌的傳播;姜種篩選,杜絕姜種的帶菌隱患;選地整地,防雨季積水內澇;淨肥淨水,防止水源、肥料汙染;控制蔓延,病株趁早剷除並銷燬。


常規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

是姜農們必不可少的防治手段,包括使用甲託等化學藥劑進行姜種處理、噴溝,在發病初期噴施大姜莖基部或灌根。化藥起效快,但缺點也很明顯,包括持續多年使用同一類型藥劑,病菌抗性嚴重,導致使用量及成本連年增高,效果還不理想,同時還有一般藥劑容易被降解,持效時間短,效果好的殘留毒性又稍高,威脅食品安全等問題。


最新微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大姜“爛脖子病”,是近年來經過驗證的、具有獨特防治效果的新手段和新技術姜菌具有綠色安全、無毒無害無殘留、持效性好、防病同時促生長等優勢,已逐步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