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女神”楊麗獨守大山20年,路人供其食物,軍車路過也會敬禮

自古以來,愛情作為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一直令人神往,因而愛情故事也成為人們喜歡的談論的話題之一。無論是國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還是雙雙化蝶飛的梁山比與祝英臺的故事,均在不同民族、不同國界中廣為傳唱,這也能說明人們對愛情的嚮往。然而我們不難發現,相比於夫妻雙雙把家還的美好,這些流傳至今的愛情故事中,好像悲情的成分更多一些。

“崑崙女神”楊麗獨守大山20年,路人供其食物,軍車路過也會敬禮

中國古代的孟姜女與新婚丈夫範喜亮剛結婚三天,就被官府逼著分開。範喜亮因勞累和飢寒死在了修築長城的過程中,其屍骨卻未曾得到妥善安葬,只是被草草丟棄到正在修築的長城城牆下。孟姜女苦等丈夫不歸,獨自一人上路終於趕到長城工事邊,然而同鄉告訴她丈夫已埋於長城腳下。悲痛欲絕的孟姜女嚎啕大哭,感天動地,上天彷彿也為她的情誼感動,長城崩塌,終於讓孟姜女見到了亡夫遺骨。

這個悲傷的故事能一代代為人傳頌,歷經千年依然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其中的緣故其實很簡單,因為大家都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相愛之人不受分離,甚至生離死別之苦,這與人類本質上渴望家庭、渴望生活的安寧幸福是分不開的。這樣的故事並不僅僅發生於古代或者文人的小說之中,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愛情故事。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講的女主角:“崑崙女神”——楊麗的故事。

今有“崑崙女神”獨守雪山

“崑崙女神”楊麗獨守大山20年,路人供其食物,軍車路過也會敬禮

如果你也曾途徑新藏線,也曾進入過崑崙山,那麼你一定見過她,她就是孤獨一人駐守在崑崙山入口處長達二十年之久的崑崙女神楊麗。在新藏線K324路邊的一個紅色小木屋裡,過路人總是能看到這個已被當地人奉若神明的女子,她的一身舊衣,風吹日曬之後黝黑的皮膚,這樣的形象絕不是城市中所謂的“女神”,她被稱作“女神”是因為她在崑崙山口二十年的駐守感動了無數人。

我國幅員遼闊,造就了不同的地形地勢,崑崙山威嚴佇立在我國西部,是進入西部地區的主要途徑,然而因其地貌複雜,所處海拔在6000米以上,因為崑崙山難以進入,所以這份神秘將崑崙山蒙上了聖潔的面紗。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將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放到了首位,在大力發展西部的時候將修建公路納入到國家計劃之中。楊麗的丈夫正是修建這條通往崑崙雪山的公路中的一員。

“崑崙女神”楊麗獨守大山20年,路人供其食物,軍車路過也會敬禮

二十年前楊麗還是年輕的女子,隨丈夫一起來到崑崙山腳下修築這條通向聖山的公路,然而當地氣候條件惡劣,施工環境簡陋,加上當時我國的安全保護措施還沒有完全到位,修路工人都是用自己年輕的健康和生命來換取祖國基礎建設事業的成功。在一次鋪路作業中,由於沒有足夠的安保措施,施工現場發生了塌方,楊麗的丈夫就被埋在了砂石中,等到醫護人員趕到時,年輕的生命已經逝去。

噩耗傳來,楊麗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她不願意相信這是事實,所以,她守在他們的小屋裡等待著丈夫回家,直到修路隊伍完成工程撤走,楊麗還是沒等到丈夫回家。按常人的眼光來看,這時候楊麗的精神狀況可能已經出現了問題,但是每一個傷心人都心裡都有解不開的結,當地政府派人上山苦勸幾次,楊麗也沒有從路邊的小木屋中搬出來。

“崑崙女神”楊麗獨守大山20年,路人供其食物,軍車路過也會敬禮

新藏線從無到有,從萬里的無人區變成旅遊勝地,不得不感慨祖國的偉大,也更要感激當年的修路工,沒有他們用生命的付出,就沒有今天展現在世人面前壯美的崑崙雪山。楊麗,成了接待全世界各地遊客的雪山守護者,她留在這片土地上,見證了新藏線的發展與繁榮,見證了祖國邊疆日新月異的變化。常年往返的軍車、貨車,以及途徑的路人都對這個滿臉洋溢著笑容、遠遠就朝他們揮手的大姐充滿著敬意。

在千里無人區開車,最怕的便是寂寞,有時候幾天幾夜都看不到生命的跡象,駕駛員可能疲倦,或者是思念家中的妻兒而影響情緒,這對駕駛來說是十分危險的。然而,正是楊麗的二十年駐守,她不僅是等待著她的丈夫,更是孤獨旅人行程中的一抹光亮。因此,大家將楊麗稱作“崑崙女神”,在感動之餘,也希望這顆乾淨純粹的心靈能和崑崙聖山一樣,帶給路途上的人以平安和保佑。

只要有信念,就會有希望

“崑崙女神”楊麗獨守大山20年,路人供其食物,軍車路過也會敬禮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溫庭筠的這首小詩大約就像楊麗開始等待丈夫歸來的心境。唯一不同的是,楊麗所在風沙肆虐、氣候條件惡劣的崑崙雪山下,而且她的丈夫怎麼等也不會回來了,等待她的只有失望。二十年,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個二十年,楊麗這一等,幾乎耗盡了她的全部青春,如今已經快五十歲的她,依然固守在這裡。

也許有人認為這麼做是楊麗人傻了,然而,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也許楊麗的感情才是最純粹的,在這與世隔絕的雪山腳下,她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沒人交流,心裡裝著的全部是心上人。如今我們常常講浪漫,這二十年的執著駐守難道不是最浪漫的事嗎?和金錢比起來,這份純粹的守候難能可貴,楊麗的愛情故事正如她身後的皚皚雪山一樣聖潔無暇。

“崑崙女神”楊麗獨守大山20年,路人供其食物,軍車路過也會敬禮

路過的軍車向她行禮致意,路過的行人也停車供養其飲食,大家都是為她這種精神所感染感動。這麼多年過去了,等候對於楊麗來說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也許她內心已經明確知道丈夫早已經不在人間,但這份等候已然成為她的生活信念,支撐著她走完餘生。執著到傻的守候是楊麗的信念,而楊麗的死守精神也同樣的成為穿梭在新藏線所有人的信念。只要有信念,就會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