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理五臟 張守鍾教練用傳統武術讓臟腑更健康

後疫情時代,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居民生活逐漸步入正軌,經過忙碌的一天後,難免出現腰痠背痛、神疲乏力、食慾減退的問題,一些人甚至還經常會便秘和腹痛,這些症狀是如何產生的呢?又該如何調理呢?

"《黃帝內經》講:'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翔雲傳統武術養生會館的教練張守鍾說,人體在繁重的工作之餘,也需要進行適當的休息鍛鍊,才能維持氣血調和,精神飽滿的狀態,中國傳統武術中心意六合拳中的"鷹捉"日常多練練可以達到撐筋拔骨、健脾安神、緩解疲勞的效果。


如何調理五臟 張守鍾教練用傳統武術讓臟腑更健康

鷹捉相關動作


據張守鍾介紹,心意六合拳講究象形取意,"鷹捉"便是練這如鷹捉物的勁力——雄鷹在獵取食物時,鋒利的鷹爪固然厲害,但是更重要的還是整體自高空俯衝而下的強大慣性。"鷹捉"的原理,就是通過周身筋骨的驟然緊繃和沉墜,使重心快速下沉,打出自上而下的慣性力量。驟緊驟松,一靜一動之間便調動了全身力量,通過身體松靜靈活的鍛鍊,可以間接使精神得到放鬆。

"'鷹捉'主要體現的是'上下兩把勁',兩膝是直的,靠五臟和筋骨上下運動的,左腳上前一步,吸氣的同時抬雙手,立身中正,目視前方,右腳跟上半步,呼氣時重心下沉,兩手往下捉按,落於襠部。"張守鍾說。

據瞭解,心意六合拳,自古就與太極拳和八卦拳並稱為中國內家上三門拳法。心意拳、六合心意拳、形意拳,是一個拳種不同的三個名稱,這套拳具有勇、猛、短、毒、急、快、狠、利八個特點,是脫胎於古戰場槍法套路的搏擊術。心意六合拳習練全過程講究孕養整勁,一動全身無有不動,一拳凝聚一身的精氣神。孕養整勁的意義不僅僅是實戰,更是貫通經絡,修心養性的必要過程,是整套拳的精髓。

"'鷹捉'這一招的要點在於配合呼吸,所以特別適合在清晨空氣清新時練習。"張守鐘錶示,人體經絡之氣凌晨3點至5點走肺經,5點至7點走大腸經,肺主通調水道,與大腸相表裡。

晨起練習"鷹捉",可以調動經絡之氣,調養肺與大腸,使身體逐漸形成早起排大小便的規律,清空體內夜間積累下來的雜質,使胃腸蠕動健康,久而久之,便可以達到氣機順暢,脾胃和調的效果。(韓燕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