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薄”之人常有4個表現,如果遇見,避之不及

“刻薄”之人常有4個表現,如果遇見,避之不及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曾發出過一場慨嘆:苛政猛於虎。其實這句話如果延伸解讀的話,我們會發現,不光是苛政猛於虎,人心險惡也比猛虎讓人感到可怕。畢竟猛虎雖然兇殘,但人只要加以提防就可以避免受到其傷害。但是,人心險惡的同時,還讓人難以覺察,這就導致很多人因為交友不慎而深受其害。但其實,在短期內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也並非無法可依。比如不厚道的人,就有五個特徵。一般來說,只要發現一個,這種人就應該遠離了。

“刻薄”之人常有4個表現,如果遇見,避之不及

第一點。落井下石。看見別人遭到困難,非但不予同情,還趁機給人下絆子,讓別人陷入雪上加霜的狀態。這種人的動機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心理有問題,見到別人倒黴,自己就想讓別人更倒黴;另一種則是人品問題:人家得勢的時候不敢招惹人家,人家處於困境,就展露小人嘴臉。有這種表現的人,不論是因為心理問題還是人品問題,都是不值得交往的——因為一旦你遭遇困難,這類人不會援助,反而會第一時間給你捅刀子。

“刻薄”之人常有4個表現,如果遇見,避之不及

第二點。過河拆橋。人生在世,應該懷著感恩之心。其實,良好的品德是最大的財富。古人認為“好人必有好報”,雖然這句話看似唯心主義,但其實卻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說好人懷著感恩之心。如果讓你選擇幫忙的話,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幫助一個有感恩之心的人。而過河拆橋、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的人,這類人其實是白眼狼、奸險小人。任何人都不會成為這種人的朋友。因此和這類人來往沒有任何好處,應當及時與之斷絕關係。

“刻薄”之人常有4個表現,如果遇見,避之不及

第三點。言而無信。話說信用是人發展事業的本錢之一說是軟實力也不為過。但是,現代很多人受“厚黑學”影響,把言而無信當作有本事的象徵,甚至將借錢不還視為自己的本事。但其實這種行為是在給自己挖坑。畢竟,沒有哪個正常人會和一個不守信用、言而無信的人來往。而一個言而無信的人,很可能做出對不起你的事情,甚至這類人多半是以賣友求榮為人生指導思想的。因此,這類人也不要和他進行往來,小心深受其害。

“刻薄”之人常有4個表現,如果遇見,避之不及

第四點。推卸責任。在職場上,我們時常會遇到喜歡甩鍋的人: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自己撇清。這類人自我感覺全世界只有自己精明,別人都是傻子。但其實,這種行為也是在給自己挖坑。和這種人來往,一來耽誤發展,二來無法長期保持來往。因為你無法確定,他是否會在未來的哪一天,把自己的人生不幸歸咎成你的責任。因此,這類人也不要與之來往。最後一種,就是見利忘義的人。這種人眼裡,朋友都是用來出賣的、坑害的。只要自己有好處,不管多少年的老朋友,都是可以出賣的籌碼。這類人,見一個斷交一個,絕對沒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