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江與香港各界見面:沒回避“尖銳意見”

張德江與香港各界見面:沒回避“尖銳意見”

△ 香港市民掛出中國國旗和“德叔,您好”等橫幅歡迎張德江。大公報記者曾敏捷攝

據香港大公網報道,5月18日晚,在香港視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與包括4名泛民議員在內的40多名香港各界人士會面,聽取意見並作答。內容涉及“港獨”、香港經濟放緩等。英國BBC中文網和《金融時報》均在報道中稱,這是“史無前例”的。日本《讀賣新聞》則表示,此舉“非常罕見”。

張德江與香港各界見面:沒回避“尖銳意見”

△ 從左至右依次為:李國麟、劉慧卿、何秀蘭、梁家傑 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所謂“泛民”一般泛指支持香港推行民主及普選的政治及社會人物。泛民人士不是正式組織,也無固定召集人,但有一些共同訴求。此次4名獲邀參與會面的泛民議員包括民主黨的劉慧卿、公民黨的梁家傑、工黨的何秀蘭及衛生服務界的李國麟。他們除了發言,還各自給了張德江一封信。

據大公網報道,共有18名代表在30分鐘內分別發言,之後,由張德江以約20分鐘回應了代表意見,酒會時間延長了近半小時才結束。香港01網站援引何秀蘭的話稱,泛民發言時間約佔1/3。

張德江與香港各界見面:沒回避“尖銳意見”在發言中,部分代表提到不滿香港管治的一系列問題,更提出要“換特首”。張德江和梁振英都沒有打斷他們發言。對於反對派議員沒有回鄉證的問題,張德江回應說:“問題總會解決的”。

BBC中文網稱,劉慧卿在會見中說,香港年輕人感到無助,對梁振英感到失望,他們甚至要求“獨立”。但大多數香港人卻不想這樣。所以香港應該改善治理,建立良好的民主制度,選出自己的政府。這樣才會降低“港獨”的呼聲。

張德江與香港各界見面:沒回避“尖銳意見”

△ 圖為5月19日,張德江視察香港特別行政區時在聖公會將軍澳安老服務中心看望這裡的長者。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大公網援引與會者香港立法會議員、民建聯李慧瓊的話稱,張德江在回應代表意見時表示,香港是多元社會,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訴求以及不同的立場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事情,所以對會面期間反對派提出不同的政治以至經濟方面的訴求,他都非常清楚。

張德江指出,矛盾的出現有其規律性,不能單看香港的問題,包括“公投”以及“獨立”等問題在世界不同的地區都有出現。

他希望香港社會能夠求同存異。“同”是指“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異”則是指具體的不同意見;但只要大家都能夠在“同”的基礎上,去維護好基本法,相信港人是有智慧能夠解決正在面對的問題。

張德江與香港各界見面:沒回避“尖銳意見”

△ 圖為5月17日,張德江來到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視察工作,聽取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的工作彙報。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代表們共同提出希望能夠多設與中央方面溝通的平臺和渠道,張德江兩次提到可以向中聯辦或港澳辦方面提出要求並跟進,認為有機會直接溝通,絕對是一件好事。據大公網透露,中聯辦在香港政改期間,曾多次邀約反對派政黨,但遭到拒絕。

張德江與香港各界見面:沒回避“尖銳意見”綜合與會者及媒體反應,這次會面獲得了各方肯定。參考消息網稱,張德江視察香港接觸泛民展中央誠意。

據香港《明報》和“香港01”網站報道,曾在2014年香港“佔中運動”中表現激進的梁家傑在會面後稱,“會面老早應發生”,中央領導人在迴歸19年以來,首次承認民主派民選議員身份,有突破。並且,這是中共領導人首次擲地有聲提出“不搞一國一制”。中央肯與泛民溝通,期望日後仍有溝通機會,大部分港人只是想改革,而非革命。

自由黨主席鍾國斌認為,酒會氣氛輕鬆,希望泛民珍惜機會,日後中央安排溝通機會時會應約,不要因中央無法即時回應訴求,就關上溝通大門,相信中央已改用溫和手段治港。

劉慧卿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泛民派)和北京領導人進行正常對話是“史無前例”的。會面時間比預想的要長,希望能有一些積極的成果。

李慧瓊說,張德江沒有迴避反對派提出的尖銳意見,進行了坦誠的交流,主動打開了對話的大門。

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表示,張德江作為國家領導人,正式在港與社會各界會面,是歷史性的事件。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張德江在繁忙的行程之中,仍特別確保會面的時間,顯示他對社會各界的意見非常重視。

張德江在2002年和2007年曾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對香港事務很熟悉。英國《金融時報》稱,張德江是自香港爆發“佔中”抗議以來訪問這裡的中國最高層官員,承諾“看、聽、講”。(中國西藏網 文/劉莉)

凡轉載該作品,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