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序言

自打入坑摄影以来,使用的一直都是佳能器材——2005年买了A510卡片机用作入门学习,2011年买了红得发紫的5D2,无反时代又买了RP......在“佳门”的这些年里,因为偏好拍摄风光,佳能的动态范围又着实让人沮丧,所以几度有过灭门换到隔壁尼康家的冲动。无奈,单反时代两家的镜头并不通用,换门需要付出极大代价,再加上对尼康的机身及系统又知之甚少,于是这个念头始终没能转化为行动。

如今,相机从单反时代进入了无反时代。尼康无反采用的Z卡口,有着最大的卡口直径和最短的法兰距,让佳能单反镜头转接Z卡口相机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并且相关转接环的性能表现不俗。几天前,我又有幸申请到无忌论坛尼康Z 6 + Z 24-70 F4 + Z 24 F1.8的试用,此次试用,不仅让我对尼康Z系列无反有了一次深度的体验,也对换门这事有了全新的思考。如果你也曾苦恼是否“出佳为尼”,或者想了解尼康Z系列无反,亦或想选购万元左右的相机的话,不妨看看我这篇试用分享,一起来聊聊Z6的优点跟槽点。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体积小巧的机身和Z系列镜头

外观操控

一拿到Z6,首先就被机身上的硕大卡口所吸引,再加上浅法兰距下的泛着红色镀膜的全幅CMOS,仿佛黑洞一般要吸走周遭所有光线。众所周知,大卡口短法兰为超广角镜头的设计带来了更小的体积和更好的边角画质,不过这也带来一个小意外——CMOS上特别容易有灰尘。小光圈下的风光片上会有更多的灰尘污点,给后期去除污点增加了工作量。好在市面上有专门的CMOS清洁工具,定时清理即可,也不算太大问题。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卡口的直径超过了机身的宽度,但没有显得不协调

机身小巧紧凑,但手柄做得很深,人体工学毫不含糊,非常贴合手部,带来了很棒的握持感。只是机身高度还是略窄,小拇指会有部分悬空,导致无法全手掌发力,长时间的拍摄会有一些疲劳。总体来说,对比佳能R和RP,手感上个人感觉比R稍逊,比RP好。如果能有专用手柄搭配,手感无疑会更上一个台阶。

卡口处的有两个自定义按键,不太方便按到,也让旁边的蒙皮遭了殃,很容易被抠烂。我拿到的这台Z6,这里已经被抠破,所以想买Z系列的用户最好不要留长指甲。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握柄深处容易被抠破

Z6的这块翻折屏显示效果相当出色,触控反应也比较灵敏,在低角度拍摄时候异常方便。唯一的遗憾是不能270度翻转,竖拍时没法上翻。好在它的可视角度还不错,即使竖拍不能翻转,只要不是特别特别低的机位,基本上能看清屏幕上的构图。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EVF和触摸屏的显示效果惊人

机身上两个波轮加一个摇杆,在快节奏的拍摄场景下,能够迅速调整参数及对焦点,相较于只有两个波轮的佳能无反,操控体验要好不少。而且也十分容易上手,之前只使用过佳能的我,大概十来分钟就熟悉了机身的各项功能按钮。

关于操作,我这里想谈点个人体会:相对于佳能更偏向于单手单指操作,尼康更倾向组合按键操作。需要食指按住ISO或曝光补偿按钮不放,大拇指再去拨动后波轮来改变相关参数。如此一来,食指离开了快门键不说(耽误抓拍),握持机身的手型也会发生变换,左手不得不进行更多的辅助来完成拍摄。关于这点,我咨询过尼康老粉,回答是为了避免误触。个人对这种为了避免误触而牺牲掉便捷的做法不是十分理解。不过,尼康老粉告诉我可以通过Z6强大的自定义功能来解决这些问题。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对焦

由于这次试用编辑并没有派发XQD读卡器,所以无法升级到最新的3.0固件来体验最新的对焦性能和动物眼部对焦功能。在2.0固件下,个人使用下来,只要不是特别剧烈的运动场景,Z6的对焦基本是够用的。人眼识别迅捷,而且能同时提示选择对焦到左眼还是右眼,这在拍摄静态模特,或移动不太快的娃,都是能够胜任的。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100%放大。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人像肤色对比

“人像佳能,风景尼康”是过去摄友中广为流传的一个观点。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很多摄友也提到过尼康自D750以来,肤色的表现大有提高。这次,我特地在同一场景下,进行了Z6与RP的人像拍摄对比。双方都采用:

  1. 人像模式
  2. 自动白平衡(Z6:A1保持总体氛围,RP:氛围优先)
  3. Z6 D-Lighting中等,RP 自动亮度优化中等
  4. Z6矩阵测光,RP评价测光
  5. 曝光补偿0

下面是JPG直出对比。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两台相机的测光、曝光都非常准确,肤色上的表现总体来说,RP一如既往的佳能特色,偏粉偏红一点,Z6的肤色则偏白偏亮一些。个人感觉都很不错,孰优孰劣其实只是个萝卜青菜各有所好的事情,就看各位小伙伴们自己的偏好了。

风光

一说起风光,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提到画质,但在这儿我想先谈谈重量和体积:户外风光狗自不必说,常常会长距离负重徒步;城市里的爬楼党也希望能在EDC通勤包里装下小巧的全幅相机,趁下班时分赶到楼顶机位撸上一发日落......所以便携性往往才是最优先被考虑到的问题。如何平衡重量体积与画质成为风光摄影师的老大难,毕竟,如果一个器材带都难得带出去,其他的也无从谈起。

对Z6来说,机身做到如此小巧我并不意外,意外的是镜头通过采取伸缩镜筒的设计,使得收纳体积缩小到了一个极致!不仅Z 24-70 F4如此,Z 14-30 F4这颗超广角也是如此!不夸张的说,这一点现在是勾引我换门的最大因素了。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机身加镜头的总长度也没多少

伸出来的24mm端也没多长。伸缩设计无疑是便携性上的一大优势,真心期望其他厂家也能学学这种设计。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说完了体积再说说画质,这是尼康的传统优势,Z6在这方面自然也表现出色。像素虽说只有2400万,但是只要不大幅剪裁肯定是够用的。面对大光比日落,晚霞的拍摄,超高的动态范围使后期拉曝光,拉阴影毫无压力。在用佳能需要曝光合成的一些场景,Z6单张即可。Z 24-70 F4这颗镜头搭配Z6也是相得益彰,边角的分辨率跟锐度都毫不含糊,每一处的细节都经得起100%放大观看。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顺便提一下Z6的机身防抖,因为此前用过的佳能都没有机身防抖,所以这点我原本也没太在意。这次拿Z6拍风光,发现在一些三脚架无法架设的地方,手持且快门不超过1秒的情况下,居然也能得到非常稳定锐利的画面。实在是太出乎我意料了!也就是说,在面对弱光,夜景等场景,我们可以仗着这块CMOS的高感性能加上机身防抖,提高些许ISO并把快门控制在1秒左右,无需上三脚架也能拍到很好的照片,这为边走边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再也不用频繁的拿出三脚架收收折折。

Z 24 1.8F这颗镜头比Z 24-70 F4要长一点,口径也是72mm,体积也不算太大。能够胜任光害少的地区的星空拍摄。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1.8的光圈在光污染比较少的地方完全够用。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随拍

除了人像和风光,Z6应付日常随拍,当然也不在话下。便携的机身,方便的操控,以及出色的画质都能激起你的拍摄欲望,将它带出去多拍拍。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Z 6?贼溜!——十五年佳能老用户的尼康初体验

总结

书非借不能读也,相机亦是。在三周不到的时间里,我尽可能的将Z6应用在我经常拍摄的场景中,例如拍娃、城市风光、星空、街头随拍等。绝大多数情况下,Z6用起来得心应手,是一台让人觉得踏实可靠的创作工具。当然,作为尼康发布的第一代Z系列相机,肯定有一些不完美之处,我总结了Z6的以下优点跟缺点,如果有误还望各位指正。

优点:

  • 小巧便携,结合伸缩设计的Z卡口镜头让出行轻便不少
  • 做工扎实,握持感不错,按键分布合理,摇杆更是让操作体验提高不少
  • 机身防抖非常给力,相当实用
  • 电池续航不错,一整天四,五百张的拍摄下来,电池也只是见红,没有耗尽
  • EVF,显示屏的效果好得惊人
  • 画质出色,高感,动态范围优秀

缺点:

  • 屏幕无法竖翻
  • CMOS容易落灰,防尘功能貌似没啥效果
  • 菜单不够简洁。并且在菜单里只能用方向按键,无法使用波轮或摇杆,否则会回到拍摄界面
  • 只能使用昂贵的XQD卡

综合以上几点,个人认为Z6是一台在万元价位上极其出色的相机。对比佳能EOS R,虽然少了600万像素,但是它有着更好的高感表现和动态范围,以及佳能看不到尾灯的视频规格。对比索尼的a7m3,CMOS的素质虽不相伯仲,但它有更好EVF和显示屏,以及Z卡口的更大潜力。

最后,再聊一下文章开头的问题:对比我使用了多年的佳能,是否有必要换门到尼康Z系统上去呢?我个人觉得,如果为了追求极致的风光,我很可能会选择购买一台Z7而不是Z6。因为,2400万左右的像素下,画质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动态范围不够的问题在90%以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曝光合成等后期手段来避规。只有上到4000多万像素以上,画质才会有明显的差距且更有利于后期大幅剪裁,而高像素机身佳能现在只有一个老迈的5DS/R,传说中的EOS R5也还尚未发布,就算发布了刚上市的价格也会让一般人望而却步。所以,酷爱拍摄风光的佳能老用户购买Z7+Z 14-30 F4作为主力风光机型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何况,Z系列相机还能够转接所有的EF镜头来最大的保护当年的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