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凤还巢,草原上放飞创业梦

“倾情家乡一捻土,不恋城市万两金。”一群二十七八岁的大学生怀揣梦想,投身家乡、扎根泥土,创建了“大学生青年创业联盟”。

「记者走基层」凤还巢,草原上放飞创业梦

“盟主”海晏县达玉村村民委员会主任索南加木措,2012年毕业于青海省民族大学,他有着和其他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的经历:在城市打拼,然后回乡创业。因为共同的梦想,他们携手共同创业,形成线上线下交流、销售的共同模式。

达玉村坐落在甘子河草原上,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这里水草丰美、景色宜人、资源富足,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日子过得并不富裕。“经过几年的走南闯北,看到其他地方发展很快,为年轻人创业创造了很多机会。相比自己的家乡,几十年来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仅靠放牧来维持生计。就想利用家乡的资源优势,让靠天吃饭的乡亲们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索南加木措说。

「记者走基层」凤还巢,草原上放飞创业梦

2017年,曾从事过媒体、餐饮、旅游等工作的索南加木措,决定返乡创业。索南加木措经过多方考察,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和大中专毕业生,承包了村里原有的扶贫产业园区,实现了资金共享、技术共享、基地共创、成果共享。

有了创业基地后,村里的年轻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就有了创业的保障和先决条件。

「记者走基层」凤还巢,草原上放飞创业梦

羊加是达玉村的贫困户之一,一直在外打工,在村“两委”的号召下,他回到家乡,成为了产业园的工作人员。“自从产业园区建成之后,我就来这里炸麻花,一个月下来能挣两千五六,再加上家里的牛羊卖点钱,已经很不错了。”羊加告诉记者,随着订单的增多,收入肯定会越来越好,他自己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大学生创业联盟”的成员不仅仅是大学生,还辐射带动普通群众加入。“大学生创业联盟”党支部根据加入人员的工作经历、经济条件、所学特长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指导他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创业路子。村民才让经营了一家藏餐店,刚开始的时候才让认为高档次的店面装潢,就会吸引顾客。于是,他在餐厅的门面装潢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忽略了餐饮最重要的饭菜质量和服务质量,开业没多久,就出现了亏损,他找到索南加木措,说明情况。“大学生创业联盟”立即组织召开党支部会议,大家共同想办法、出点子,找合适的经营模式,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提升顾客满意度。现今,才让的餐厅经营已步入正轨,开始盈利。“真是人多力量大,现在我已经走出了困境,感谢大家对我的照顾和帮助。”才让高兴地说。

「记者走基层」凤还巢,草原上放飞创业梦

如今,达玉“大学生青年创业联盟”有33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6人,初高中以上20人,现参与该联盟经营活动的有6人。旗下有西海圣泉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达玉村老年教育慈善协会、草原新一代演艺队以及新青年藏式装潢团队等。

达玉村“两委”在前期村级扶贫产业园经营不利的情况下,组建“大学生创业联盟”,及时调整发展思路,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社会组织+农牧户”的“四轮驱动”发展模式,产业园整体运行不断好转。截至目前,产业园牛羊肉初步加工产业基本成形,产品已销往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产销渠道基本稳固,依托县域各大寺院,产业园馍馍、僧袍、经幡等加工产品采取订单式销售模式,收入稳固增长。

「记者走基层」凤还巢,草原上放飞创业梦

2019年,产业园纯收入达到13.6万元,达玉村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创新组建的“大学生青年创业联盟”,不仅为达玉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对培养村级干部储备人才、能人培育和达玉村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创业联盟不仅辐射带动了贫困户就业创业,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看着一群充满激情和干劲的年轻人创业干事儿,我们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不愿待在村里的年轻人,在‘大学生青年创业联盟’的带动下,返乡创业的越来越多了。”达玉村党支部书记昂秀拉夫旦说。

索南加木措说,目前产业园的盈利水平虽然已经稳步增长,但是离他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希望未来能依托本地的特色文化和资源,为家乡经济发展做更多贡献。

「记者走基层」凤还巢,草原上放飞创业梦

【记者感言】他们是新时代海北青年人的代表,给人以希望和激情。他们攥紧改革发展的接力棒,以青春无悔的姿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他们的创新创造、他们的奉献奋斗、他们的芳华绽放,代表着海北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一股奔腾不息的活力、一股一往无前的勇力、一股排山倒海的伟力,昭示了海北振兴的光辉灿烂前景。

来源/海北州祁连山报社海北新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