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評分《少年的你》:那些年我們的青春校園經歷

最近剛上映的電影《少年的你》,引發了廣發觀影者的熱議,電影的背景是以校園為主題,在高三即將高考的少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的校園暴力事件,人氣明星周冬雨和易烊千璽把劇情演繹的淋漓盡致。

兩位主演對“校園暴力”這一社會題材的闡釋,讓更多人能夠關注到校園暴力事件,關於校園暴力事件背後,如何懲戒施暴者,受害者又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對其心理干預,家庭、學校、社會的責任又是什麼……?不免值得讓人深思……?

豆瓣8.4評分《少年的你》:那些年我們的青春校園經歷

《少年的你》

我去看這部電影之前就聽不少朋友說,這部電影看起來很壓抑,像是恐怖片的感覺。當我剛走進影廳坐下的時候,電影剛剛開始,開端是電影裡面的女生胡小蝶跳樓,然後電影的名字顯現出來,整個背景變得陰暗。胡小蝶自殺一段,運鏡、剪輯以及配樂都足夠緊張。從喝牛奶開始給暗示,到自殺發生以後校園裡學生們的反應,再到持續給陳念鏡頭捕捉她的反應,直到最終陳念給屍體披上外套,扭頭一望被框在手機裡為止。 這整一段連上前面呈現背景的播片,給人非常強的紀實感,而且一開頭就是劇情小高潮足以一下子抓住觀眾,讓觀眾進入到影片營造的氛圍裡去。

豆瓣8.4評分《少年的你》:那些年我們的青春校園經歷

《少年的你》

整個電影的風格非常的寫實,這裡我就具體講述劇情了,今天主要想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電影裡面折射出的現實,從裡面我們真的可以思考出很多的問題,到底是教育的缺失?還是社會環境對未成年人的性格扭曲?

豆瓣8.4評分《少年的你》:那些年我們的青春校園經歷

《少年的你》

我相信大家都對校園霸凌

這個詞並不陌生,在我們上初中高中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親身經歷過,看到過學生們在廁所聚眾鬥毆,放學在門口一群人圍追堵截,那個時候的我們正處青春期,一點點的矛盾都會升級為打架,比如最簡單的排隊接個水,排隊打個飯,一言不合就開幹。少年時候的我們,雖然年紀小,但是是真的心理壓力大,在家裡,父母的期望;在學校,老師們的教導,學業的繁重;在朋友之間,學習成績的競爭,關係的處理等等這些,有時候真的會讓那個少年的我們壓得喘不過氣,這或許會是種種校園暴力霸凌的根源所在。我相信我們上學那會兒,或多或少都會聽說,哪哪的同學把誰誰打傷骨折住院了,更嚴重的是還有不顧後果險些造成人命的,我們有時候會疑問,為什麼小小年紀會有如此的的狠心,是他們從一開始都不知道這樣做的嚴重後果呢?還是他們明知故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會如此的極端?

豆瓣8.4評分《少年的你》:那些年我們的青春校園經歷

《少年的你》

校園裡那些陽光不到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會留有我們的青春少年的身形,就像影片說的片子中的女警官問男警官“怎麼會有人願意替另一個人頂替殺人強姦的罪名呢?”

男警官回答“我們不會,但是他們是少年。”成年人,沒有少年奮不顧身的追逐。我們有過過去,無論我們是親身經歷過還是見過校園校園暴力,在現在的生活中它都不應該再繼續存在,繼續發生。我們也不希望我們的孩子會再重蹈覆轍,我們希望我們的後代都會在陽光中成長,社會中不再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豆瓣8.4評分《少年的你》:那些年我們的青春校園經歷

《少年的你》

聲明:本文屬於原創,嚴禁轉載!

小編:迷人的京哥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