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陽縣領導集體在山裡直播帶貨,小麻花雷竹筍讓你百吃不厭

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鵬 楊凝寒 向瑩 通訊員 全宗海 汪淑琴

15日上午,咸寧市委常委、崇陽縣委書記杭鶯,攜該縣領導集體在雷竹小鎮為崇陽優質農產品直播代言。

崇陽雷竹筍香飄全國,小麻花出口歐美,紅薯汁獨樹一幟……在現場,崇陽縣副縣長杜兵客串解說員,帶著主播與網友分享現場的13種優質農產品。

崇陽縣領導集體在山裡直播帶貨,小麻花雷竹筍讓你百吃不厭

直播現場

現代工廠做出傳統味道

一走進崇陽縣君歡食品有限公司,麻花的香味撲鼻而來。隨著生產線的轉動,麵粉變成了金燦燦的麻花,入口時香,咬一口酥,嚼一口甜,吃完唇齒留香。

車間裡,60多名工人在忙碌著,打包裝車,沒有一刻停留,這一批麻花將飛往臺灣。公司負責人溫捷說,今年的訂單將超過去年。

眾望、三普等公司的小麻花生產線也滿荷運轉,產銷兩旺。崇陽縣副縣長杜兵說,麻花產業是該縣重要的扶貧產業,生產廠家有60多家,產品銷往海內外,年銷售量超過6萬噸。“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崇陽小麻花!”

崇陽小麻花源自該縣白霓鎮,鎮中心一條明清石板街保存至今。這裡曾是江西、湖南商人往來漢口的必經驛道,一條350米長的石板街有300多家商號。

“白霓街(gai)、白霓街、麻花饊子擺不開。”200年前,當地人改良北方的麻花,將它小型化,吃起來更方便。來到崇陽的人,都愛帶一些小麻花回去作為禮物。於是,白霓古街開了多家麻花饊子店。

“又香又酥,好吃還方便,快來下單!”杜兵向網友們吆喝著。

帶著甜味的雷竹筍

“這是臘肉燜竹筍,這是手剝筍……”杜兵邊介紹邊請主播品嚐,主播嚐了一口驚叫:“原來雷竹筍這麼好吃。”

崇陽素有“中華雷竹之鄉”的美稱,崇陽縣獨特的地理和優質的生態環境為雷竹筍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成就了崇陽雷竹筍粗壯潔白、殼薄肉肥、口感脆甜的特有品質。

崇陽雷竹上世紀從浙江杭州引進,通過20多年的培育,現有雷竹約4萬畝,獲得了“中華雷竹之鄉”的美稱,崇陽雷竹筍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萬畝雷竹基地、萬畝白茶基地……”縣委書記杭鶯說,該縣將農業產業基地作為景區打造的,以後每個基地都是旅遊目的地。

雷竹小鎮就是融合一、二、三產業,既可以生產雷竹筍,也可以深加工,還可以旅遊觀光。現在這裡建有地球倉酒店,來到這裡可以躺在床上欣賞竹林。

雷竹小鎮負責人蔣國慶說,疫情期間正在雷竹的銷售旺季,電商平臺每天銷售一萬多斤。“今年雖然比去年同期少賣了很多錢,但我非常滿足了。”

他說,下一步將追加投資,建一座大型冷庫和生產線,對雷竹進行深加工。

1小時直播帶貨1862單

“紅薯也可以做飲料?”看到展臺上擺放著紅薯汁和紫薯汁,主播好奇地品嚐:“有烤紅薯的味道。”

“全國領先!”杜兵介紹,湖北故鄉雲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託上海大學專利技術支持,建成國內首條紅薯汁生產線,以薯類為原材料生產的“又聞薯香”紅薯汁、紫薯汁獲國家發明專利,填補了國內和國際紅薯深加工空白。

崇陽白茶展臺前,產品介紹人用玻璃杯泡了一杯茶,茶葉在杯中舒展開來,空氣中飄來春茶清香。杜兵說,白茶氨基酸含量比別的茶葉高。

除了這些,在現場還有食用中藥材以及出口到日韓的泡菜等,附近的村民也來趕場,林下土雞蛋、一窩瘋面窩、三山百花蜜、橫山筲箕……特別是雷竹小鎮的大廚們現場展示的雷竹筍全宴,讓線上線下的人們直呼:“開眼界、長知識、好想吃。”

“隔著屏流口水,趕緊下單。”該活動由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淘寶網等多個平臺同步進行60分鐘的直播,190多萬網友圍觀,直播結束時,網友下單1862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