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醫藥2019年實現28億元營收,累計待執行合同金額達50億元

泰格醫藥2019年實現28億元營收,累計待執行合同金額達50億元

4月16日晚間,泰格醫藥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在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的同時,其表示對於此次疫情給泰格醫藥業績帶來的影響目前無法合理估計。

報告顯示,2019年泰格醫藥營收與淨利潤均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勢頭。報告期內,泰格醫藥實現營業收入近28.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4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24%。

不過從收入端來看,近五年來,泰格醫藥的收入增速並不穩定。自2016年開始經歷一番增長後又開始回落至相同水平。報告期內,泰格醫藥的收入增速為21.85%,低於2018年的36.37%和2017年的43.63%。泰格醫藥表示這與剝離上海晟通等公司的影響有關,若扣除這部分業務剝離的影響,其推算2019 年收入增速接近30%。

從利潤端來看,泰格醫藥的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速明顯高於收入增速,主要受益於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在剝離低毛利的上海晟通、過手費佔比下降、經營效率提高等背景下,泰格醫藥2019年的毛利率水平同比提高了3.4% 。

助力7個新藥研發獲批,在手訂單充沛

作為一家注於為新藥研發提供臨床試驗全過程專業服務的合同研究組織(CRO),泰格醫藥主要為國內外醫藥和醫療器械創新企業提供創新藥、醫療器械及生物技術相關產品的臨床研究全過程專業服務。

從年度報告來看,泰格醫藥在手訂單充沛。2019年其新增合同金額為42.3 億元,同比增長27.9%。而截至2019 年12 月31 日,泰格醫藥累計待執行合同金額為50.1 億元,同比增長36.1%。

其中,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業務方面,泰格醫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4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05%;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本報告期穩步增長,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4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08%。

報告期內,其境內業務收入16億元,佔比57.08%,較上年同期增長29.63%;境外業務收入12.03億元,佔比42.92%,較上年同期增長12.84%。泰格醫藥表示,本報告期境內業務收入增長主要由於境內創新藥臨床試驗業務佔比增加所致。

在當下中國創新藥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之時,泰格醫藥做的便是“金礦旁賣水”的服務——助力新藥研發。近三年來,泰格醫藥在研發投入上持續增加。

報告期內,2019年的研發投入金額為1.24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為4.43%,較上年同期增長15.6%。

在研發方面的持續投入,讓泰格醫藥在去年收穫頗豐。2019年獲批的13箇中國1類新藥中,泰格醫藥或其子公司助力研發的便有7個。與此同時,泰格醫藥亦參與了海外創新藥項目。

其中,葛蘭素史克(GSK)的用於慢阻肺(COPD)穩定期治療的長效三聯吸入製劑“全再樂”(Trelegy Ellipta)便是由泰格醫藥子公司思默醫藥提供了全過程的SMO服務,該藥物已經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上市批准,成為首個在中國獲批的每日一次三合一吸入製劑。

而在此次新冠疫情中,泰格醫藥作為國內CRO實驗室條線中的排頭兵亦參與其中。此前在武漢進行的瑞德西韋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兩項III期臨床研究項目,為泰格醫藥和迪安診斷聯手第三方實驗室觀合醫藥負責。

積極佈局國外市場,疫情影響暫不確定

如今,越來越多的生物製藥與醫療器械公司均在加快研發速度,與之相伴隨的是研發挑戰和風險日益增加。不少企業逐步認識到CRO將助其減少成本及降低臨床研發風險,因此,具備專業知識且經驗豐富,能向客戶提供綜合和多元化服務的CRO將會抓住行業發展機會。

泰格醫藥便在緊隨這一趨勢。縱觀全球,國際龍頭CRO企業都在發展壯大過程中,不斷尋求海外擴張。本著“深耕中國,卓越全球”的發展戰略,泰格醫藥亦積極佈局全球市場,助力創新藥企開展多中心臨床試驗。

2019年,江蘇晨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新一代口服小分子可逆性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AZD3759的國際多中心II/III期臨床研究成功完成在新加坡的首例入組和給藥。該項臨床研究正是由泰格醫藥助力開展,這也是泰格醫藥在新加坡開展的首個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以及在新加坡入組的首例受試者。

截至本報告披露日,泰格醫藥已有123個國內服務網點(含中國香港、中國臺灣),覆蓋全國800多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並在亞太、北美、歐洲等地區的10個國家設立海外子公司。

泰格醫藥總裁曹曉春表示,在全球,北美和歐洲是大部分創新藥研發最關注的市場。她介紹,泰格目前積極推進國際化戰略,在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東南亞、印度等在內的亞太地區已經完成了服務體系的佈局。在北美和歐洲,泰格也建立了自己的臨床研究服務團隊。

不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也給CRO企業帶來了影響。年報指出,泰格醫藥業績可能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目前其並沒有出現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取消的項目,但醫院為感染新冠肺炎疫情的患者投入大量醫療資源,導致用於臨床試驗的資源變少。同時,出於潛在感染的擔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患者不太願意參與臨床試驗,這給患者招募工作帶來挑戰。

由於新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繼續演變並影響到全球各地,目前泰格醫藥很難確定未來是否會遭遇客戶訂單減少或客戶流失的情況,以及現有和未來的項目是否會因此而受到實質性干擾或延誤。

事實上,泰格醫藥早在疫情爆發之初便積極採取措施,以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可能繼續對泰格醫藥的業務、前景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曹曉春介紹,從年前獲悉疫情開始,泰格醫藥便啟動了業務持續性計劃,為應對疫情做了充分準備,同申辦方一起將各個研究項目進行了大量細化的安排,將受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比如患者沒辦法到醫院隨訪,則安排線上隨訪,受試者無法到醫院進行給藥,則提前安排試驗藥物的郵寄。此外,泰格醫藥也有很多業務是在線上完成,比如數據管理、統計分析等,這些工作基本上不會受到疫情影響。目前總體的評估來看,疫情的影響是可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