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噲是劉邦的親信心腹,為何劉邦晚年卻下令要處死樊噲?

《史記·樊噲列傳》記載"高帝聞之大怒,乃使陳平載絳侯(周勃)代將,而即軍中斬噲。"意思是漢高帝劉邦派遣陳平和周勃去軍中就地處斬樊噲。《史記·陳丞相世家》亦記載"高帝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意思是漢高帝劉邦命令道'陳平帶著周勃去奪取樊噲的軍權,陳平抵達軍中要就地處斬樊噲。'

注意:劉邦下令處斬樊噲這件事發生於漢十二年二月(公元前195年),當時樊噲正領軍在燕地(今河北地區北部)平定燕王盧琯叛亂。而劉邦當時居住在長安皇宮中,此時距離劉邦病逝僅剩二個月(劉邦病逝於漢十二年四月),所以算得上是劉邦晚年、甚至可以說是劉邦臨終之際了。

樊噲是劉邦的親信心腹,為何劉邦晚年卻下令要處死樊噲?

劉邦臨終之際曾經下令處死樊噲!

《史記》中的這些記載都明確地說明劉邦在晚年曾經命令陳平和周勃去斬殺樊噲,而且劉邦的這道命令下達的是既迅速又決絕,完全不準備給樊噲留任何機會辯解和申訴。因為劉邦的命令是"陳平至軍中即斬噲頭!"也就是"就地問斬"的意思!

但是,我們大家都知道樊噲對劉邦而言不是什麼無關緊要的旁人,樊噲乃是劉邦的舊友和親信啊!樊噲在劉邦還只是泗水亭長時便與劉邦相識相交了,當時樊噲是屠狗的屠夫,劉邦就經常白吃樊噲的狗肉飯菜。劉邦自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起兵之後,樊噲便拋家舍業、矢志不渝地追隨劉邦南征北戰,東伐西討,樊噲在此期間浴血拼殺、九死一生地幫助劉邦統一天下,建立千秋帝業。面對這樣的舊友親朋,劉邦為什麼要在晚年痛下殺手、要斬殺樊噲呢?

樊噲是劉邦的親信心腹,為何劉邦晚年卻下令要處死樊噲?

劉邦為什麼要在晚年痛下殺手、要斬殺樊噲呢?

在說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樊噲在劉邦集團中的功勞和地位。

提起樊噲,人們一般都認為他只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勇猛武將,實際上,這是對樊噲最大的誤解。真實的樊噲在劉邦集團中不僅是一個赳赳武夫,更是一個出將入相級別的重臣。

首先,樊噲追隨劉邦浴血奮戰多年,所立軍功數不勝數。

雖然樊噲軍功卓著是一件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樊噲的具體戰績卻少有人知了。其實《史記·樊噲列傳》曾特意單獨羅列了樊噲的個人功勞,即"斬首百七十六級、虜二百八十八人。破軍七、下城五、定郡六、縣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將軍十二人、二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十一人。"意思是"樊噲自從軍以來曾親手斬殺167人,俘虜288人。樊噲曾領軍擊敗過7只敵軍、攻克過5座重鎮、平定了6個郡、攻佔了52座縣城。樊噲曾經領軍俘虜過敵軍丞相1人、將軍12人、二千石至三百石級別的大小官吏11人。"樊噲的這等個人戰績使得他在劉邦軍中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驍勇武將。

樊噲是劉邦的親信心腹,為何劉邦晚年卻下令要處死樊噲?

樊噲軍功卓著,是劉邦軍中數一數二的驍勇武將!

其次,樊噲作為劉邦的親信,曾屢屢在劉邦懈怠和迷茫的時候加以勸誡。

秦二世三年秋(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向兵臨城下的劉邦請降,劉邦得以兵不血刃地進入咸陽城。

昔日的鄉巴佬突然走進金碧輝煌的咸陽王宮中,一時間,劉邦目眩神迷,不可自拔,想要醉生夢死在這溫柔鄉里,史載"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而劉邦手下一大批出身社會底層的將士們也同樣沉醉於咸陽城的榮華富貴中而不可自拔。

此時的樊噲卻異常清醒,他深知如若數萬大軍都駐紮在咸陽城中,那麼不可避免地會發生燒殺搶掠等惡性事件,而且劉邦等人如若長期居住在咸陽王宮中必然會喪失鬥志,只顧沉迷玩樂。所以樊噲率先義正言辭地勸告劉邦不要留宿咸陽王宮、不要駐紮在咸陽城中、不要沉迷於眼前的榮華富貴。張良和樊噲英雄所見略同,所以他們二人都苦口婆心地勸告劉邦,最終劉邦也聽從了他們二人的勸誡,選擇撤出咸陽城,駐軍霸上。史載"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

樊噲是劉邦的親信心腹,為何劉邦晚年卻下令要處死樊噲?

樊噲力勸劉邦不可留宿咸陽王宮、不可駐紮在咸陽城中!

漢十一年秋(公元前196年),六十多歲的劉邦身體越來越差,常常臥病在床。同時病重的劉邦脾氣也越來越差,不喜歡召見大臣,像周勃、灌嬰這種追隨多年的老臣都不敢隨便面見劉邦。但是軍政大事必須要由劉邦來拍板定奪,面對劉邦病重、脾氣極差的局面,一大批老臣都面面相覷,誰也不敢觸黴頭去招惹劉邦。這時候還是樊噲率先闖入宮中去勸誡劉邦。史載"群臣絳、灌等莫敢入。十餘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

樊噲徑直闖入皇宮後,看見劉邦正枕著一個宦官的大腿上休息,樊噲頓時涕泗橫流地對劉邦哭訴道:"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意思是"當年陛下和臣等一起在沛縣起兵時,那是何等雄壯啊!如今天下安定後,陛下又是何等的懈怠啊!陛下您生病很久了,大臣們都很擔心害怕。如今陛下您不和我們這些老臣一起商量國事,難道要和一個宦官在一起嗎?陛下您忘了趙高的故事了嗎?"

樊噲的這番話可不是簡簡單單地哭訴委屈,實際上,這些話都是飽含深意的。

樊噲先是開門見山地說陛下您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這是不爭的事實,我等無需諱言;然後樊噲又代表老臣們向劉邦表達擔心、擔憂之意;最後樊噲點明重點,那就是即便陛下您病重了,那也不能獨居深宮之中而不和我們這些老臣見面,陛下必須要常出來和大臣們見見面,這樣才能互通消息。樊噲為了加深劉邦對這點的認識,還特意以前朝趙高的故事來提醒劉邦。而劉邦明顯也是深明樊噲之意,最終笑著坐起來繼續處理國政。

樊噲是劉邦的親信心腹,為何劉邦晚年卻下令要處死樊噲?

樊噲勸誡劉邦不可獨居深宮之中,要多和大臣們見面!

明白了樊噲的功勞和地位後,我們再來看看漢高帝劉邦晚年對樊噲的人事安排。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闢陽侯歸,具言綰反有端矣。二月,使樊噲、周勃將兵擊燕王綰。"

《史記·樊噲列傳》記載"其後盧綰反,高帝使噲以相國擊燕。"

《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燕王盧綰反,上使樊噲以相國將兵攻之。"

從這些記載可以得知在漢十二年二月(公元前195年),漢高帝劉邦的臨終之際又爆發了燕王盧琯之亂(燕王盧琯究竟有沒有發動叛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劉邦認定盧琯已經叛亂了)。劉邦命令樊噲領軍去平定燕地的盧琯之亂,而且劉邦還在樊噲率領大軍出征之前,升任樊噲為相國。這樣一來樊噲就成為了出將入相的國家級重臣,其政治地位和政治權力較之丞相蕭何也不遑多讓。

從劉邦晚年對樊噲的人事安排上可以明顯看出,劉邦在當時還是非常信任樊噲的,否則他不會讓樊噲既有兵權又擔任丞相。但是當樊噲正在燕地積極平叛時,遙居長安的劉邦卻動了斬殺樊噲的念頭,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短短數月時間,劉邦對樊噲的態度會急轉直下,以致於要就地處斬樊噲呢?

樊噲是劉邦的親信心腹,為何劉邦晚年卻下令要處死樊噲?

在短短數月時間中,為什麼劉邦對樊噲的態度會急轉直下?

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皇宮中有人向劉邦進讒言,陷害樊噲。

《史記·樊噲列傳》記載"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意思是"漢高帝劉邦晚年病重時,有人誣告樊噲黨附於呂后,還對劉邦說樊噲曾經當眾揚言等劉邦駕崩後,就要帶兵誅殺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

劉邦對這種讒言的態度在《史記·陳丞相世家》有過明確記載"人有短惡噲者。高帝怒曰:'噲見吾病,乃冀我死也。'"由此可見,劉邦對於這種讒言是深信不疑的,還當場發怒說"樊噲看我病重了,就希望我早死!"說實話,這種讒言算不上高明,甚至可以說是十分低級的,誣告的可能性很高。因為即便樊噲真的有心誅殺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那麼樊噲也不會傻到四處宣揚以至於讓劉邦都知道了。

一向精明狡猾的劉邦為什麼在晚年對這種低級讒言會深信不疑呢?這裡就要說說樊噲和呂后的關係了。

樊噲是劉邦的親信心腹,為何劉邦晚年卻下令要處死樊噲?

為什麼劉邦會相信這種低級讒言呢?

眾所周知,劉邦登基稱帝后所立的皇后是呂雉,所立的太子是嫡長子劉盈。而樊噲不僅是劉邦的重臣,而且還是呂后的親妹夫。《史記·樊噲列傳》記載"噲以呂后女弟呂須為婦,生子伉。"意思是"樊噲早年迎娶了呂后的妹妹呂須為妻,生子樊伉。"正因為樊噲和呂后的親屬關係,這才使得劉邦對這種低級讒言都深信不疑。而劉邦為了維護愛妾戚夫人和愛子劉如意自然就不惜對故人樊噲痛下殺手了。

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劉邦想在自己彌留之際對呂后勢力多加打壓。

呂后在劉邦統一天下和誅殺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出力甚多,尤其是劉邦登基稱帝后常年需要御駕親征平定叛亂。例如漢五年十月(公元前202年),劉邦剛剛登基稱帝數月,燕王臧荼就在燕地舉兵反叛了,劉邦御駕親征自長安趕赴燕地平叛;漢六年十二月(公元前201年),劉邦親自從長安出發、前往陳郡去捉拿楚王韓信,最終成功將韓信從楚地帶回長安;漢七年至漢八年這兩年間(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99年),劉邦又御駕親征與匈奴和韓王信的聯軍交戰。此戰不僅歷時一年多,而且還發生了"平城之圍",劉邦差點被匈奴大軍活捉;漢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舉兵反叛,已經年老體衰的劉邦不得不再次拖著病體御駕親征平叛。

在劉邦多次御駕親征期間,留守都城長安的太子劉盈和丞相蕭何往往就以呂后為尊。而呂后個性剛毅果斷,有著極強的政治興趣和參政能力,所以呂后早在漢高帝時期就頻繁參與朝政了,堪稱是劉邦集團的第二號實權人物。

樊噲是劉邦的親信心腹,為何劉邦晚年卻下令要處死樊噲?

呂后堪稱是劉邦集團的第二號實權人物!

劉邦早年就對呂后屢屢干政有所不滿,到了晚年更是對羽翼已豐的太子黨和呂氏集團忌憚不已。例如劉邦晚年想更易太子、改立愛子劉如意為太子,但劉邦自始至終都沒有真正動手,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呂后集團勢力龐大,深得元老功臣之心,太子羽翼已成,不可輕易更易了。

當時劉邦深知自己命不久矣,為了劉氏江山永固,劉邦想最後盡力限制一下呂后勢力。樊噲作為呂后的親妹夫,毫無疑問,自然是最堅定的"太子黨"和呂氏外戚勢力,所以必然首當其衝會受到劉邦的猜疑。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邦又聽到了樊噲要誅殺戚夫人和劉如意的讒言,急火攻心的劉邦自然想在自己彌留之際除掉樊噲了。

樊噲是劉邦的親信心腹,為何劉邦晚年卻下令要處死樊噲?

急火攻心的劉邦想要在自己臨終之際除掉樊噲!

樊噲的最終結局

劉邦在聽到有關樊噲的讒言後,就一怒之下命令陳平和周勃帶著聖旨去軍中斬殺樊噲。但是陳平作為一個人精加老油條,他深知漢高帝年事已高、命不久矣的現狀,而呂后和太子上臺似乎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所以陳平不願意以一個即將病死的老皇帝的命令去得罪即將上臺的新皇帝和新太后。

於是陳平在半路上就和周勃商量說"樊噲是陛下的親信心腹,一向是勞苦功高的,而且樊噲還是呂后的親妹夫,真可謂是顯赫親貴了。如今陛下不過是一時惱怒才下令要斬殺樊噲,說不定以後就會後悔了。我們不如稍微變通一下,不要就地斬殺樊噲,而是將樊噲押送回京,交由皇帝親自處置。"

樊噲是劉邦的親信心腹,為何劉邦晚年卻下令要處死樊噲?

陳平不願得罪即將上臺的新皇帝劉盈和新太后呂后!

周勃和樊噲有舊交情,本來就不想對樊噲痛下殺手,如今陳平出謀劃策要"變通"皇帝劉邦的命令,他自然樂得得過且過,兩不得罪。所以陳平和周勃二人一拍即合,決定先由周勃不動聲色地去取代樊噲的軍權,然後陳平在宣讀劉邦的聖旨,最後將樊噲押入囚車送還京師。如果囚車走到了京城附近時,劉邦還活著,那就請示劉邦明文發詔處斬樊噲;如果囚車走在半路上,劉邦就駕崩了,那麼就直接將活著的樊噲送到京城,這樣一來可以坐觀局勢變化而兩不得罪。

陳平這種狡猾的做法挽救了他和周勃、樊噲的性命,因為劉邦確實提前駕崩了。而陳平在得知劉邦駕崩之後,直接快馬加鞭地趕回長安向呂后說明情況。

陳平沒有按照劉邦的旨意就地處斬樊噲,而是將其活著押回京城。這讓呂氏姐妹倆從痛失親人的悲憤中瞬間上升到親人"死而復生"的狂喜中。畢竟就地處斬樊噲的命令是劉邦生前親自下發的詔令,而呂后在劉邦還活著的時候也不敢隨意更改劉邦的旨意。所以當呂后姐妹倆看到陳平和周勃出發時,其心裡默認的結局就是樊噲將被就地處斬了,說不定樊噲府中連棺槨都準備好了。如今突然又見到活蹦亂跳的樊噲,呂后姐妹倆怎能不心生驚喜,怎能不對陳平感激涕零呢!

樊噲是劉邦的親信心腹,為何劉邦晚年卻下令要處死樊噲?

陳平沒有就地處斬樊噲,這令呂后姐妹非常驚喜!

樊噲因陳平的"變通"而得以在劉邦的屠刀下僥倖逃生,最終樊噲於漢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病逝於長安。不知在聽到劉邦要就地處斬他時,樊噲心中是何等滋味?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傷感、還是單純地驚奇詫異不敢相信?樊噲與劉邦幾十年的兄弟之情、君臣之義終究還是比不過帝王之心的猜疑,終究還是伴君如伴虎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