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求孩子數1萬粒米,爸爸怒斥老師:今晚不許睡,我還在數米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說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家長都會感到非常頭疼。本來以為孩子上學後,有了老師的幫助自己就可以輕鬆多了,沒想到痛苦才剛剛開始。為了促進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很多老師都會佈置一些親子作業。可是一些奇怪的親子作業,只會成為家長一個人的負擔。

老師要求孩子數1萬粒米,爸爸怒斥老師:今晚不許睡,我還在數米

案例:

這天,老王下班回到了家裡,吃完晚飯就開始陪兒子寫作業,可是兒子卻一直垂頭喪氣的。於是老王詢問兒子到底怎麼了。後來,兒子告訴爸爸“老師佈置了親子作業,要求我們明天帶一萬粒大米去學校”。

聽完兒子的話,老王也是一頭霧水,老師不會是搞錯了吧。於是再次詢問兒子:老師真的跟你說帶上10000粒?兒子拿出自己上課用的小本本,老王這才相信了。既然要求每個孩子都帶10000粒米,咱們肯定不能落後於人,於是就在客廳陪著兒子一起數大米。

老師要求孩子數1萬粒米,爸爸怒斥老師:今晚不許睡,我還在數米

直到晚上十點半,老王父子倆還是沒有數完一萬粒米,父母倆還不能走神,生怕把數好的忘記了。擔心孩子休息不好,老王就讓孩子先睡覺,自己一個人慢慢數。

可是數到後來,老王越想越氣憤。眼看已經十二點了,氣頭上的老王直接打通了老師的電話。老師表示:“我已經睡下了,您看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可以嗎?”老王聽完直接怒斥:“你今晚不許睡,我還在數米呢!你佈置的這個作業合理嗎?小孩子能數清楚一萬粒大米嗎?”。

老師要求孩子數1萬粒米,爸爸怒斥老師:今晚不許睡,我還在數米

老師連忙解釋,原本是想讓孩子數出100粒大米,通過計算重量來得出10000粒大米的重量,並非讓孩子去一粒粒的數。誰知道老王聽完更氣憤:“你能保證每一粒大米一樣重嗎?”。

分析:

現在親子作業已經變得越來越常見,家長對於親子作業也更加重視了。不過,親子作業也給很多家長帶來了煩惱,甚至有家長認為這已經變成了家長一個人的作業了。

雖然親子作業有很有好處,但是老師佈置作業的時候也要適可而止。如果一項親子作業大人都無法完成,孩子又怎麼能夠完成呢?

老師要求孩子數1萬粒米,爸爸怒斥老師:今晚不許睡,我還在數米

親子作業有什麼好處?

1、建立和睦的親子關係

現在的父母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整天都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結果無法陪伴自己的孩子。很多孩子讀書的時候無法看到自己的爸爸或媽媽,只有週末才能見上一面。

學校佈置親子作業,是為了讓家長認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希望家長可以抽空陪伴孩子。親子作業一般都需要父母的幫助才可以完成,需要父母去配合孩子。在做親子作業的時候,可以建立和睦的親子關係。

老師要求孩子數1萬粒米,爸爸怒斥老師:今晚不許睡,我還在數米

2、提高孩子動手能力

親子作業是一項考驗動手能力的作業,所以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如果孩子整天只是看看書,動手能力就會比較低下,甚至變成一個書呆子。親子作業講究的是實踐,比如需要孩子動手做一個東西,去公園畫畫,去撿石頭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走進大自然,可以把理論變成實踐,所以動手能力就會得以提高。除此之外,還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看看誰的作業最有特色。

老師要求孩子數1萬粒米,爸爸怒斥老師:今晚不許睡,我還在數米

老師佈置親子作業要考慮什麼?

1、不要過於誇張

家長不是反對親子作業,家長是反對奇葩的親子作業。老師在佈置親子作業時,應當考慮作業的難度,不要過於誇張。如果親子作業難度太高,可能會讓孩子放棄做親子作業,或者直接把作業推給家長。

2、側重於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一位有著多年幼教經驗的老師曾經發表看法,他認為:孩子在讀幼兒園和小學的時候,正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黃金期。老師佈置的親子作業,應當側重於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難度高不高。

本文由小兔媽媽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