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食養|立秋涼風至 側耳傾聽寒蟬鳴

立秋 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秋 指暑去涼來

立秋時 北斗指向西南

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

秋高氣爽 月明風清

時令食養|立秋涼風至 側耳傾聽寒蟬鳴

此後 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也是陽氣漸收 陰氣漸長

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

立秋 | 三候

涼風至

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

白露降

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寒蟬鳴

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時令食養|立秋涼風至 側耳傾聽寒蟬鳴


立秋 | 美食

立秋以後氣溫由熱轉涼

人體消耗逐漸減少 食慾開始增加

因此 可根據秋季的特點來

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

以補充夏季的消耗 併為過冬做準備

【啃秋】

時令食養|立秋涼風至 側耳傾聽寒蟬鳴

啃秋 又稱咬秋

這天吃西瓜或香瓜

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

時逢立秋 將其咬住

啃秋 實際上是

一種豐收的喜悅

【貼秋膘】

時令食養|立秋涼風至 側耳傾聽寒蟬鳴

民間有句俗語

立秋到 貼秋膘 冬去春來身體好

天氣漸涼 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

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慾差、流汗

而帶來的虧虛 提高免疫力

【食秋桃】

時令食養|立秋涼風至 側耳傾聽寒蟬鳴

每到立秋日 人人都要吃秋桃

每人一個 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

等到除夕 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

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吃龍眼】

時令食養|立秋涼風至 側耳傾聽寒蟬鳴

食福圓 生子生孫中狀元

立秋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

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

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 子孫會做大官

立秋 | 養生

秋季養生

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鍊

皆以養收為原則

秋內應於肺 肺在志為悲

悲憂易傷肺 肺氣虛易生悲

故在進行自我調養時

切不可背離自然規律

時令食養|立秋涼風至 側耳傾聽寒蟬鳴


要做到內心寧靜 神志安寧

早臥早起 順應陽氣之收斂

開展各種運動鍛鍊保肺健身

特別是飲食上應以

養陰清熱、潤燥養肺為主

祛暑清熱

立秋之後 晝夜溫差加大

注意預防高溫傷害並加強保養

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

時令食養|立秋涼風至 側耳傾聽寒蟬鳴

養肺護肝

秋季燥氣當令 易傷津液

秋季乾燥 氣燥傷肺

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時令食養|立秋涼風至 側耳傾聽寒蟬鳴

夏未盡 秋已至

季節交替 歲月輪迴

悠悠青草香 盅盅百草湯

伴你安適在淺秋的暮色裡

享受恬淡的初秋悠閒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