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均3+1曾令旭年薪700萬,郭艾倫大韓白菜價,你怎麼看?

KIRS985籃球先鋒播報


首先,曾令旭和郭艾倫的成長路徑完全不同。曾令旭是實打實校一步一步從校園籃球體系下成長起來的,從小學初中到遼寧省籃球名校-丹東一中再到清華大學,一路走在校園籃球體系下。而郭艾倫則是從小進入遼寧少年隊,一路刻苦訓練到青年隊再到一線隊。兩人成長路徑的不同決定了兩人日後的薪資存在差別。

說到這裡,我們就得看CBA聯賽了,CBA名義上稱之為職業聯賽,其實對比其他歐洲國家的籃球聯賽,就會發現CBA 其實不能完全稱之為職業聯賽,只能稱為半職業聯賽,究其原因就在於CBA球員流通的問題,CBA多數球隊都是屬於地方體育局與贊助商合辦,球員的所有權及轉會權都集中在體育局手中,這就會造成球員的一切必須聽從體育局的安排,球員沒有權利自由轉會。

為什麼,曾令旭的球技不如郭艾倫,卻薪水比郭艾倫高。歸根結底就是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不同。曾令旭的身價是由市場決定的,而郭艾倫的身價是由體育局決定的,所以兩者存在差異。

未來,CBA完全職業化以後,這種情況應該是不會出現,因為市場經濟的規律是多勞多得。


花間一壺酒HH


2017-18賽季曾令旭效力山西男籃,場均16.8分4.5籃板6.6助攻,兩分球命中率59%,三分球命中率32%,並榮膺賽季助攻王。2018年夏天,新疆廣匯以3年2000萬高薪簽約曾令旭三年。加盟新疆男籃之後18-19賽季場均4.3分1.7籃板2助攻,本賽季場均貢獻7.5分1.9籃板4.6助攻。作為一名後衛球員年薪達到700萬左右,已屬於聯盟頂級高薪水準,而從數據來看曾令旭顯然是高薪低能。

而相比曾令旭高薪,韓德君是遼籃內線核心,曾多次入圍國家隊,而郭艾倫被譽為亞洲第一控衛,是遼籃和國家隊後防核心。但是兩人都受到體制內影響,薪資都不高。據悉當年韓德君面對新疆和北京的瘋狂追求,遼籃為了留住大韓可謂了下了血本。在大打感情牌的同時,還開出了4年2000萬的大合同,韓德君還是選擇留在遼籃,年薪在500萬左右。

而郭艾倫是體制內球員,年薪在600萬左右,但是郭少代言收入很高,去年與某汽車品牌簽訂代言合同,據說每年代言費大約有1000萬元人民幣。此外還與某運動品牌簽約,代言合同約300萬美元,大概2000萬元人民幣。

總之,曾令旭是自由球員,沒有條約限制,而且優質後衛鳳毛麟角,新疆男籃財大氣粗,斥資重金簽約曾令旭也無可厚非,但是從兩個賽季表現來看確實有些高薪低能。而大韓和郭少都是體制內球員,從知名度和綜合能力要強於曾令旭,但是都是由市場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是個人自己的選擇也無可厚非。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璞玉侃體壇


什麼叫白菜價啊,郭艾倫和韓德君的這個價格不低了好吧,如果太低的話,韓德君當年都被北京給挖走了,更何況,郭艾倫和韓德君都是體制內的,退役之後有保障,曾令旭可就不一定了。

曾令旭是大學生球員出道,畢業於清華大學,這類球員都是體制外的,退役之後當地體育局不會安排工作,如果要代表省市打全運會,那其他省市就必須要出高價才行。比如李根,當初好像上海還是哪個隊想找李根打全運會,李根開價100萬,但是上海覺得貴了,就算了。

這說明,如果像曾令旭等體制外的球員不在打球的時候多賺錢,那退役後就可能面臨非常大的風險。打個比方,像這次疫情發生後,CBA各隊的球員都有工資拿吧,但那些打野球的呢?恐怕就沒工資了,因為沒比賽了嘛。

這,就是體制外和體制內的差別所在,所以在考慮續約或者簽約某個球員的時候,必須要考慮他是不是體制內的,韓德君當初差點都被北京給挖走了,但是遼籃除了給他漲工資外——當然不是白菜價,還幫他申請了一個寶貴的編制,這個編制豈能完全用錢來衡量?

除了賣方有實力,我們還必須考慮到買方的情況,作為國內的土豪球隊,新疆男籃有的是錢,700萬對他們來說不算啥,當年籤周琦和李根都是高價。另外,新疆當時急缺控衛,如果不花高價,曾令旭就被其他球隊挖走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像我剛才說的,體制內和體制外,新疆對自己培養的球員一般給的年薪不高,因為從這個球員成長起來到現在,新疆已經花了不少錢了,但是對外面的球員一般都是高價買入,這當時也引發了西熱力江等本土球員的不滿。

況且,在簽約新疆的那一年,曾令旭是本土助攻王,他加盟新疆後是受到傷病所致才發揮不佳,現在傷病好了,曾令旭又在多場比賽救主,所以別說什麼郭艾倫、韓德君是白菜價,新疆有錢是不假,但也不是傻子花冤枉錢,曾令旭是物有所值的。

對了,作為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曾令旭退役後我相信會有一份好工作的,不比體制內的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