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在中國歷史中,不少大文豪都身兼詩人與美食家的雙重身份,不過其中最著名的,恐怕非蘇軾莫屬。

蘇軾在文學藝術上的修為登峰造極——他豪放飄逸的詩句,在詩詞界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豐腴跌宕的書法,又在書法界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但但但但唯獨在美食上的造詣,無人可與他匹敵!棒棒噠!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不吃飽哪裡有力氣作詩詞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蘇軾內心:雖然我做不了官,但還可以當廚子!

蘇軾年紀輕輕就考中進士,但仕途一直不順。

宰相王安石施行新法時蘇軾因上書反對,先後被貶謫到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幾年後他又遭誣告,說他詩中有褻瀆聖上之意,遂再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連續被貶後職位直線下降,薪水更是少的可憐,根本無法養活一家人。於是蘇軾在城外的東坡上開荒種地,並自號“東坡居士”。從此,“蘇東坡”漸漸成了人們對他最熟悉的稱謂。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蘇軾的家鄉位於眉州(今四川眉山),這個歷史頂級吃貨和他的美食故事流傳到今天,流傳到街邊巷尾,就有了一家叫做眉州東坡的飯館,可是我沒有在給飯館做廣告,只能說它名字起得太湊巧。

在黃州的日子可沒有在大都市那麼燈紅酒綠了,但是蘇軾也不閒著,經常泛舟賞景,對酒當歌,寫下了《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

當然了,詩詞可以慰藉心靈,但美食給他的樂趣也是響噹噹的。

《豬肉賦》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黃州的豬肉極便宜,當地人都不稀罕吃,但對生活貧困的蘇軾來說,豈能放過!他在肉中加入七八味調料,用文火慢燉,創出一道汁濃肉香的菜餚。而這首《豬肉賦》正是蘇軾做此菜時,懷著愉悅心情創作的打油詩。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後來這首詩傳出去,人們爭相仿效這道菜的做法,並給它起名“東坡肉”。如今餐館中的“東坡肉”便是由蘇軾的做法改進而來的。

不想當廚子的知府不是好詩人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蘇軾內心:那人生還有什麼樂趣?!

北宋的政局風雲變幻,蘇軾好不容易翻身沒幾天,卻又因為仗義執言再遭排擠。於是公元1089年,蘇軾乾脆上書自請外放,出任了杭州知府。

喜歡烹飪的人大多是勤快的,上任伊始,蘇軾便表現出他的勤政本色。為了解決西湖雨季氾濫的老問題,他率領民眾清淤疏浚,並用淤泥修築了一條湖堤,後人稱為“蘇堤”,來紀念他的勤勉。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東坡肉是蘇軾食譜中的看家菜,這道菜一路伴隨蘇軾,每到一地都有些許地方性變化,尤其是到了盛產竹筍的杭州。竹筍與豬肉搭配,蘇軾最情有獨鍾,他還把曾經寫過的《於潛僧綠筠軒》,改成一首打油詩。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竹筍紅燒肉

除了東坡肉,蘇軾菜譜中其他菜餚在當地也大受追捧,“東坡”幾乎成了各個餐館吸引顧客的招牌:東坡肉、東坡餅、東坡羹……他的私房菜,成了當時最流行的菜式,吃“蘇家菜”也成為一種飲食時尚。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蘇家菜”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因地制宜——蘇軾每到一地都會用當地特產,開發或改良出新菜品。西湖盛產大鯉魚,蘇軾用橘皮、鹹蘿蔔汁和黃酒與之搭配,燒出“東坡魚”;他還另闢蹊徑,將西湖盛產的龍井茶引入烹飪,創出“龍井蝦仁”。

誰要談理想這麼虛無的東西 只談吃喝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蘇軾內心:不管走到哪裡,有美食才是最重要的,活著真好!

此後十餘年間,蘇軾先後幾次被內調回朝,又幾次因直言上書遭外放。公元1093年,蘇軾被髮配處嶺南荒蠻之地的惠州(今廣東惠州)。然而來到惠州,蘇軾欣喜地發現,這裡荒蠻卻並不荒涼,氣候溫暖溼潤,果蔬種類繁多,他的口味也發生了變化,喜歡上了素食和水果。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落葵,又名藤菜、藤葵、木耳菜、籬笆菜

在這裡,蘇軾依舊躬耕不輟,栽種各種果蔬。除了自種的蔬菜,野菜也進入了他的食譜,尤其是惠州豐湖邊生長的藤菜,用它做的湯羹堪比西湖名菜“蓴菜羹”。

《新年五首》之三

海國空自暖,春山無限清。

冰溪結癉雨,雪菌到江城。

更待輕雷發,先催凍筍生。

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蓴羹。

還別說我們這位蘇廚師還真會吃,藤菜不管是炒著吃還是做湯都很美味,口感更是滑溜溜的,所以也被叫做木耳菜。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木耳菜豆腐湯

當然,對肉的舊愛蘇軾是不會捨棄的。惠州靠海,鹽場眾多,於是,蘇軾開創了一種新的烹飪手法——鹽焗,把肉用砂紙包好,埋入燒紅的粗鹽之中烤熟。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如今,粵菜中的鹽焗雞,就是沿用此古法制作的。而東坡肉又與當地的特產梅乾菜結合,衍生成“梅菜扣肉”;東坡魚加入了惠州陳醋,變身成“醋魚”。

蘇軾是個詩人?不 他是個美食家

梅菜扣肉

在惠州的時日裡,蘇軾整理了以往的詩詞書稿,其中不乏很多與美食有關:《菜羹賦》、《豆粥》、《鯨魚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賦》。他以“老饕”(出自《山海經》中貪吃的怪獸饕餮)自嘲:“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以示自己有多麼好吃。當然,他更把美食當成了一門藝術,將它融入自己的詩詞,成為中國古典詩詞中的一朵奇葩。

下面我就帶領你們這一群熱愛大自然熱愛博物的吃貨們欣賞《老饕賦》中的一段:

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

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糕;

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

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

這段的意思就是說:吃肉只選小豬頸後部那一小塊最好的肉;而螃蟹呢,只選秋風起、霜凍前最肥美的螃蟹的兩隻大螯(腳)。把櫻桃放在鍋中煮爛煎成蜜;用杏仁漿蒸成精美的糕點。蛤蜊要半熟時就著酒吃;蟹則要和著酒糟蒸,稍微生些吃。天下這些精美的食品,都是我這個老食客所喜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