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向北打赢的只有我捡漏王朱重八一人!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元朝被他推翻。所以,我们想当然的认为朱元璋手下起义军数量最多。然而,史料上却给出了一个具有惊人的答案:在元末涌现出的各路起义军中,朱元璋军队消灭的元朝军队人数最少。

那么,击败敌人最少的朱元璋,为什么能一统天下?他又是怎样以较小的代价,登上大明开国皇帝的宝座呢?稍安勿躁,且往下看。

从南向北打赢的只有我捡漏王朱重八一人!

在元末的混乱年代里,有军队,有土地就是硬道理。

刘福通因为拥护韩林儿为帝,将安徽、河南、江苏、山东的大片领土坐拥囊中,并不断向外进发,朝着北方和西北推进。

徐寿辉于武昌称帝,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都是他的权势局限。在苏州有张士诚,江苏和浙江是他的大本营。明玉珍则杀入四川、云南,也将称帝。

以上四支军队是消灭中国黄河以南元朝势力的主力军,元朝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基本都被他们占领完毕了。

从南向北打赢的只有我捡漏王朱重八一人!

那么,此时的朱元璋呢?

他仅仅占据了安徽发展中部的滁县、和州两个巴掌大一块的小地方,手中也只有二、三万兵马,还是需要继承其岳父郭子兴的遗产,可谓是兵微势弱。

但与他人相比,朱元璋有高超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这时的中国南方,还有一块地掌握在元朝皇帝手里:位于张士诚和徐寿辉政权的交界处,资源丰富,历史上的文化名城——建康,即后来的南京。

从南向北打赢的只有我捡漏王朱重八一人!

朱元璋看到这个地方的潜力,随即派兵潜入长江。 进攻建康后,他继续向南推进,仅仅四年时间,就打到了浙江金华地区。此后,朱元璋着重在南方与汉人斗争,较少与蒙古人作战,大大保存了军队实力。

这期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大举北伐,分四路向元朝进攻。他在中路进行打下一个河南,迁都开封;北路沿山西直捣黄龙,打到元朝的都城;东西路分别攻下了今天的山东和陕西,把控了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按理来讲,势力这么强大的刘福通应当颠覆元代才是,哪有朱元璋来分一杯羹的机会,但是,他错就错在战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因为,兵分四路看起来很猛,但是,这支军队更容易被元军瓦解,逐个击破。

从南向北打赢的只有我捡漏王朱重八一人!

而且,元朝也不是等着宰羊,据说当时突然出现了一位首领名叫察罕贴木尔,虽然不高,但对军事极为精通。短短十年,就建立起足够的军事力量对抗红巾军,并取得胜利。

最终,察罕贴木尔不仅打败了红围巾,还暂时稳住了元朝政权。

红巾军溃败后,朱元璋在安徽的领地,直接处于察罕帖木尔的威胁之下。

此时此刻,如果他向南挥手,必然直面朱元璋。以当时朱元璋的力量和南方的分裂局面,别说对抗了,一旦战斗注定要失败。不过不得不说,朱元璋真是好运,在战斗马上打响之时,元军外部却起了内讧,身世贵族的悍将博罗帖木儿嫉恨察罕帖木儿一介平民竟然地位超过自己,于是发动进攻。

双方将率部在山西,河北,一起战斗。1362年6月,察罕帖木儿遭手下人的背叛,突然死亡。战争结束后,元朝的顶梁柱也没了。 此时,元朝战争刚刚结束,不仅军队软弱,连优秀的指挥官都死了,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掌握怎么办?

从南向北打赢的只有我捡漏王朱重八一人!


然后,在朱元璋速战速决,势如破竹。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大战,拿下江西。1364年攻下武昌,取得湖北。1365年平定湖南、广东。1367年,彻底统一南方。这时,北方的蒙古贵族却内讧加剧,一时陷入混战,连元顺皇帝都无法调停。

最终,元朝在混乱中日趋衰弱。

1367年,基本统一南方的朱元璋发觉北方都在忙着窝里斗。于是,下令北伐,10月,常遇春、徐达率大军25万,一路向北,兵不血刃,所过之地元军无不闻风丧胆,举旗投降。

就这样,朱元璋用了十个月,以极小的价值一统江山,荣登至尊,建立了大明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