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家校矛盾,減少家庭悲劇,提倡,家長上崗培訓

教師上崗,必須要有教師資格證;駕駛員上路,必須要有駕駛證,上高速,還要有一年的實習期。可,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又是最重要的老師的家長呢?

01

從教育的合力來講,需要家長培訓

減少家校矛盾,減少家庭悲劇,提倡,家長上崗培訓


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如今,老師們在進行一輪又一輪的專業培訓、師德師風培訓,不斷反思和改進,綜合素質和水平不斷提升。

家長們呢?在當下的信息時代,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無證上崗,憑本能、憑上一代的潛移默化、憑朋友圈的濾鏡、甚至只憑著媒體曝光的碎片化教育走。殊不知,眾多的公眾號和自媒體背後,商業利益的把持和操控,他們所宣揚的價值觀,似是而非,讓人真假難辨,從而誤入歧途。

學校教育孤掌難鳴,甚至,有些家長任性胡鬧,有些媒體失良報道,導致教師寒心,教育積極性降低,內耗一直持續。


減少家校矛盾,減少家庭悲劇,提倡,家長上崗培訓

02

從減少社會問題來講,需要家長培訓

2019年4月,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后冒母親之名向親戚借錢,潛逃後被抓;還是2019年4月,上海一名17歲的在校高職學生,因與同學發生衝突,遭母親責罵,在盧浦大橋跳橋自殺……一樁樁,一件件血淋淋的人間悲劇,令人唏噓,令人痛惜。

“我是一個機器人,只要輸入程序我就會照做,曾經我的主人不論吩咐我什麼,我都會乖乖去做,風雨無阻。在他們眼中,我是一個好機器人,轉眼十七年過去了,很不幸,有一天我感染了病毒,我開始不聽使喚,無論主人輸入任何修復程序,無濟於事。主人手足無措了,他們將我所有的程序都刪除一空,無論好壞……”這段文字來源於一部央視的紀錄片《鏡子》,來自於一個孩子對家長的控訴。

家庭悲劇的背後,都有一個愛而不得法的家長;家庭問題的背後,也必定有著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更可怕的是,一些家長毫不自知,在教育的路上繼續前行。

減少家校矛盾,減少家庭悲劇,提倡,家長上崗培訓


03

家長培訓迫在眉睫。

知曉孩子在各個年齡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從而找到親子溝通的有效途徑;瞭解與學校,與老師,如何相處,形成教育合力,最大程度地去發掘孩子的特點,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有人說,提高民族素質,首先要提高母親的素質。非常認同。

不需要刻板的學習方式,只需參照駕照的理論考試,自學相關權威法規或教材,網上考試,合格方能領取家長上崗證。儘管,這只是邁出了家庭教育的第一步,但改變認知,才是改變行為的前提。

減少家校矛盾,減少家庭悲劇,提倡,家長上崗培訓


總結 過去的一年,2019年,是魯迅先生髮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100週年,百年迴響,如何當好父親、母親,培養孩子“成一個獨立的人”,是新時代家庭教育重要的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