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間誤入手機“釣魚”陷阱,小學生被騙走媽媽“春耕”血汗錢

愛德華茲說:“教育的偉大目標不只是裝飾而是訓練心靈,使具備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經驗的累積。”所以,有些事情勢必要讓每一個孩子自己去經歷,唯有親身經歷過方能成長。

遼寧小學生桐桐網課休息期間玩手機誤入“騙子陷阱”,媽媽哭訴:“血汗錢”瞬間被盜走,今年可怎麼活啊,無疑是雪上加霜。

網課間誤入手機“釣魚”陷阱,小學生被騙走媽媽“春耕”血汗錢


很多家長表示,大家一定要將境外輸入病例嚴防死守,再不開學家長就瘋掉了,一邊忙著復工賺生活費,一邊無法更多時間監管孩子。把自己的手機給孩子上網課用,可是“熊孩子”天天抽空偷著玩手機,一有空就看劇看段視頻什麼的,家長表示真是心力憔悴。哎,賺錢和陪孩子就如同魚和熊掌總是不可兼得。

孩子媽媽說:“這下可怎麼辦?馬上春耕播種,家裡養了幾千只大鵝,都是使貸款和親戚朋友們借的,這是買種子化肥,飼料和還房貸的錢。今年的鵝蛋又因為疫情等多方面原因出現了滯銷和賣不上價錢,一時間氣得直哭”,桐桐媽媽說:分享出來讓更多的家長和孩子們注意,警惕手機“釣魚”陷阱。

網課間誤入手機“釣魚”陷阱,小學生被騙走媽媽“春耕”血汗錢


網課間誤入手機“釣魚”陷阱,小學生被騙走媽媽“春耕”血汗錢


網課間誤入手機“釣魚”陷阱,小學生被騙走媽媽“春耕”血汗錢


本來是一個學習挺好的孩子,因為年紀小自控力差,愣是讓網絡給“害”了

事情是這樣的,遼寧小學生桐桐的媽媽哭訴孩子在網課的休息時間,孩子刷段視頻看到“送手機的釣魚活動”,孩子年紀小經不起誘惑,直接中了騙子的圈套,毫不知聊天背後的是個“目露兇光的騙子”,單純的孩子竟然將騙子發來的短信驗證碼提供給了對方,媽媽微信瞬間被盜。對方隨後把媽媽的手機號都改了,而且微信裡的錢和銀行卡里的錢都被騙子盜刷走。

即便生活再艱難,也不好把半點兒的壓力給孩子。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每一個父母總是把最好的給予孩子。讓她吃好的穿暖的,還參加各種高額的培訓班,託在手掌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網課間誤入手機“釣魚”陷阱,小學生被騙走媽媽“春耕”血汗錢


網課間誤入手機“釣魚”陷阱,小學生被騙走媽媽“春耕”血汗錢


網課間誤入手機“釣魚”陷阱,小學生被騙走媽媽“春耕”血汗錢


孩子是無辜的,是無法分辨是非善惡的,在孩子的眼裡只有童話和美好。

網絡真是一把“雙刃劍”,能教會孩子善知識,同時也很可能因監管不當而讓孩子被各種“騙局”所迷惑,媽媽想起來很是後怕,幸好是損失的錢,自我安慰的說就當破財免災吧,如果孩子被騙子騙出門以後那就後果不堪設想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

教育的最終指向都是“美”,一切美好都源於心理的健康成長,孩子在成長階段,陪伴與關愛必不可少,而不是單一的提供錦衣玉食,要知道孩子每走一步的關鍵和心理動態,如同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而這個過程,需要的不僅僅是老師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園丁”修剪,灌溉,與扶正。

——END——

撰文:海觀社會 原創

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