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疫情,對你的投資理財有什麼經驗和教訓嗎?

後知後覺直播


這次的疫情,對你的投資理財有什麼經驗和教訓嗎?

一、增強風險意識

經過這次疫情,讓我們每個人都體會到了,意外和明天哪個先到。可能前一天還是一個正常生活的居民,第二天就被查出病毒;可能前一天還是一個出差在外的公司白領,第二天就被隔離14天;也可能前一天還指望繼續在股市裡賺個盆滿缽滿,第二天就斷崖式下跌;更可能前一天還滿心期待早日復工,第二天通知公司已經關門大吉。。。那麼,只有足夠高的風險意識,才能實現生活願景,從容面對財務困境,擁有安穩、美好的生活。

二、要有很好的現金流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我們不能以總資產或者淨資產來衡量抗風險的能力,我們更要現金流,現金流很重要,如果不足,危機來臨的時候,可能扛不過去,如果資產負債還有一個時間可以調整的話,那麼現金流,此時此刻如果沒有現金流,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立馬陷入危機,三個月沒有工作,一定會焦慮生存的壓力無比之大。


大強聊保障


這次疫情,對我的投資理財沒有任何影響。如果談經驗教訓,只會讓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一定要有風險防範意識,把各項準備工作都做到前面。

因為工作性質,這次疫情唯一影響我的是持續性的收入來源,但是並不影響生活,反而有充裕的時間嘗試更多賺錢的途徑。

主要原因來自於:

有較為充足的資產

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靠付出相應智力體力獲取報酬,運用多種方式綜合打理財富,保持資產不縮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賺錢途徑要多一些,除了正常的工作酬勞外,業餘時間也可以考慮賺些額外收入。具體靠什麼賺錢?沒有統一標準,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有一點可以確定,人只可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抓住機會。

有充足的現金流

理財,不是獲取更高收益,而是在現有資金狀況下保持整體平衡,能夠穩中有升。

充足的現金流,是可以隨時就拿出來過日子的錢。

我的活期存款及短期理財,足以支撐我一年時間沒有任何收入也不會降低生活品質。

普通家庭的這部分資金,建議維持6個月以上的正常開銷。否則遇到問題就捉襟見肘。

無任何負債

這個就不解釋了。

提醒大家一句,如果有使用信用卡、花唄、白條等消費的習慣,一定要全額還款,不要申請分期。分期雖然可以緩解資金壓力,但是失去經濟來源後,還款就是問題,再加上手續費以及其他類型的費用,生活成本太高。

總之,越沒錢,錢就越聚不住。一定要養成存錢的習慣。

投資劃分風險等級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本身也懂一些投資理財的方式,所以比較注重控制風險。


投資理財過程中,要合理分配資金。既不能過於分散,也不能高度集中。根據資金量進行分配,這個地方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確定。

我來說說我的投資佈局:

  1. 活期存款:2萬左右(隨時用)

  2. 貨幣基金:5-10萬左右(補充活期存款)

  3. 穩健型理財:大約佔總資金40%左右

  4. 基金定投:可投入總額預計40%,正常情況下20%左右就會有周轉,剩餘的待用資金利用貨幣基金或者短期理財週轉,獲取穩健收益。

  5. 外幣理財:不多

  6. 股票:5%-10%左右的資金

  7. 別人找我借的錢:不方便透露,估計還的概率比較低,這個就不討論了。

工作帶來的賺錢機會

經濟來源(稅後):

  1. 工作本身需要上網直播

  2. 合作一些項目獲得的收益

  3. 《今日頭條》付費專欄

  4. 自媒體其他收入來源

其實,如果想折騰,還有更多賺錢機會,但是我更願意把時間拿出來一半留給學習新知識,瞭解更多和未來有關係的事情上。

綜上所述,投資理財的前提是有錢,這些錢靠平時工作獲取;然後是合理安排資金,儘量不產生負債;第三是風險投資要控制資金比例,第四是平時加強學習,具備某些專項技能,在特定時期可以投入使用賺其他酬勞。



竹子姐姐的課堂


對普通人來說資產的合理配置比買得好更為重要。

資產的合理配置,簡單說就是,根據支出需求和個人情況的不同,將資金分配在不同的投資標的上。

1. 疫情對原本生活和投資的影響

我是一名獨立的理財諮詢師,疫情期間關於個人和家庭理財的個案要比平時多一些。諮詢者和主要問題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

靠信用卡消費的朋友說,“疫情期間,收入大幅降低,要養家,還有房貸要還。以往都是靠信用卡、花唄度日,現在收入減少,不知道要拿什麼來還錢了。”

想要通過投資理財增加收入的朋友說,“大部分資金都投在股票和基金上了,現在市場暴跌,我是該賣了拿回本金,還是等著市場上漲?如果收入受到影響,可能需要賣點股票,我該賣哪一個?”

總結下來,就是疫情影響了收入,和收入相關的支出或還債就受到了影響。有投資的朋友還可以考慮賣掉股票,沒有積蓄和投資的朋友就被動了很多。

2.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對於靠信用卡消費的朋友,主要原因在於收支結構的不合理。支出大於收入,長期下來形成了一個提前消費的習慣,先花錢再賺錢。可是消費的能力不斷升高,而決定我們收入多少的,從來不是我們的消費能力。調整自己的收入支出結構是當務之急,也是避免讓自己再次陷入窘境的必經之路。

對於沒有多少積蓄又都放在投資上的朋友,主要原因在於資產配置的不合理。做企業也好,個人投資也好,現金流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短期看,買對了一隻股票,或許能讓我們很快的看到可觀的收益;可是從長期看,資產的合理配置更有利於我們的投資決策。比如留出足夠生活的資金,可以讓我們對投資更有耐心,不至於因為生活撐不下去賣掉資產,可剛剛賣出資產價格就大幅上漲。

只拿長期用不到的錢,投資股票類資產,即便是短期內遇到突發情況,也有足夠的能力和耐心,等待市場和資產的上漲。

3. 怎麼樣配置才算合理

疫情的影響並不只針對某個人,是對群體的影響,當然有的朋友會說體制內的優勢更明顯了,因為收入穩定。但收入的穩定性只是一方面,如果可以增加收入渠道,以及做好資產的配置和投資理財規劃,依然可以實現安然度日。

合理的配置和規劃,是根據我們的支出需求,將資金區分為短期要用的錢、中長期要用的錢和長期要用的錢。再根據資金可供投資的時間長短,去對應到不同的投資標的。

就是我們常說的,股票類資產對應長期資金,債券類資產對應中長期資金,貨幣類資產對應短期資金。

總結:

過去可能會覺得賺錢很重要,這次疫情後,更為明顯的感覺是,合理的配置更為重要。無論是收支結構還是投資組合,合理、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