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規模種植豆角,是採用直播好還是育苗好?

霧都農人山客


又到了適合種植豆角的季節了,豆角是人們比較喜歡吃的一種蔬菜。在農村,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種上幾十棵,到了豆角收穫的季節,天天都能吃到新鮮的豆角。

農民種豆角,主要有兩種栽培方式,一種是直接播種的方式,一種是採用育苗的方式。這兩種栽培方式哪種更有利於豆角高產?

首先咱們瞭解以下豆角的生長習性:豆角的根系比較發達,它的主根可入土80釐米左右,根群主要分佈在土壤15~18釐米深左右,其根系有較強的吸水吸肥能力,豆角屬於比較耐早和耐瘠薄,為深根性作物。但根部容易木栓化,側根稀疏,再生能力弱,因此栽培上以直播為主。

1.豆角直播的缺點:首先豆角植株容易方發生徒長,北方早春大棚豆角如果採用直播方式,或者春天露地直播,由於苗期外界氣溫仍較低,地溫也低,種子發芽慢,植株生長也慢,如果再遇到寒流、大風等天氣時植株還容易發生凍害,南方豆角在種植時,早春低溫,再加上南方多陰雨的環境,種子容易發黴爛種,成苗差。

為什麼很多人建議育苗種植豆角?

2.採用育苗方式,可以充分保護根系,不受損傷。而且育苗移栽,可抑制豆角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從而使幼苗健壯,發棵快,結莢位也降低,豆角可以提早抽蔓、分枝、開花結莢,更有利豆角取得高產量。

值得注意的是,採用育苗移栽,必須重視根系的培育和保護,豆角根系適溫18~25度,低於15度速度明顯變慢,13度以下停止生長,因此,早春露地栽培和冬春季保護地栽培要注意提高地溫,防止地溫過低植株生長受阻,造成植株提早老化,同時還要防止大水漫灌,以免土壤板結,影響土壤通透性,在低溫條件下造成漚根死苗。最好採用營養缽進行護根育苗。





猴子volg


  • 菜園子裡種植豆角,採用直播方式還是育苗方式,取決於豆角播種的品種,播種的時間和土壤肥性;種植戶需要根據種植環境,結合種植目的來確定採用哪種播種方式。

  • 在農村裡,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有一個自給自足的菜園子,菜園裡種植一些時令蔬菜,不僅吃著方便,而且吃的新鮮放心;清明前後,菜園子裡多了農人忙碌的身影,這個時期,是播種育苗的時期,但是,有些種植戶在播種豆角的時候犯了嘀咕,原因是不知豆角是直播好還是育苗好?

  • 我家今年也種植了兩壟豆角,採用的是育苗播種方式,在清明前後育苗,穀雨之前移栽,現在,我家的豆角已經緩苗,有些已經伸蔓,預計半個多月後,就可以引蔓上架了。其實豆角種植,採用哪種播種方式很簡單,只要看一看播種的豆角品種是不是屬於早熟品種,留意一下播種時的溫度,瞭解土壤的肥性即可選擇播種方式。

  • 一,品種;如果播種的豆角屬於早熟品種,建議採用育苗播種的方式;因為早熟豆角抗性強,但不耐高溫,所以育苗播種可以縮短苗期發育時間,可以延長豆角生長期時間,延長盛花結莢期時間,可以促使豆角優質高產;種植戶需要研究所種植豆角品種說明,根據種植目的確定豆角的播種方式。如果豆角屬於晚熟品種,播種時間不宜過早,只要溫度適宜就可採用直播方式播種。


  • 二,播種時間和溫度;一般情況下,豆角的播種時間為清明前後,因為俗語說: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如果種植豆角的準備時間充足,可以在清明之前育苗,穀雨之前移栽;如果種植豆角的準備時間不充分,或者沒有當茬土地種植豆角,需等待前茬作物收穫後騰出土地再種植豆角,這種情況就需要採用直播的方式;如果種植豆角的節令溫度偏低,建議採用保溫苗床育苗;如果豆角播種節令已過,當地溫度處於穩步上升階段,這種情況建議採用直播培育。


  • 三,土壤肥性;如果豆角種植地播種條件優越,土壤肥沃,土質疏鬆,土壤成份均衡營養全面;且播種時期溫度適宜,豆角生長時間充足,這種情況就可以採用直播方式播種;如果土壤貧瘠,土質堅硬板結,土壤乾燥,土質營養不均衡,肥性差,種植條件惡劣;這種情況需要採用育苗移栽的方式種植,帶營養土的育苗移栽能夠滿足保障豆角成活率的特點。


  • 綜上所述,小規模的豆角種植,究竟採取直播方式還是育苗方式播種,取決於種植豆角的品種,播種時間和土壤性能;品種抗性強,適長溫度高,土壤肥性好,種植條件優越可採用直播方式;如果種植環境差,品種抗性差,生殖時間短,採用育苗移栽方式最為適宜。


鄉音鄉情


作為農學專業畢業的我,首先咱們瞭解以下豆角的生長習性:豆角的根系比較發達,它的主根可入土80釐米左右,根群主要分佈在土壤15~18釐米深左右,其根系有較強的吸水吸肥能力,豆角屬於比較耐早和耐瘠薄,為深根性作物。但根部容易木栓化,側根稀疏,再生能力弱,因此栽培上以直播為主。

但是採用育苗方式,可以充分保護根系,不受損傷。而且育苗移栽,可抑制豆角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從而使幼苗健壯,發棵快,結莢位也降低,豆角可以提早抽蔓、分枝、開花結莢,更有利豆角取得高產量。

所以育苗好些。

豇豆高產種植技術:豇豆,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豆角,是我們日常餐桌上非常常見的一種蔬菜。它是一種豆科植株,在我國的南方和北方均有種植,不過南方的種植方式是蔓性為主。這種植株的根系發達,成年的主根可以深入地下八十多釐米,這種植株的側根比較多,所以比較耐旱,一般在土壤肥力不足或者乾旱的地方都是可以進行種植的。這種植株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經濟作物,再加上非常好養活的屬性,許多農戶都會大面積種植這種蔬菜。

一、 育苗播種

1、豇豆壯苗怎麼培養培養

豇豆的早期培育都是需要壯苗的,並且還有根據當地的一些氣候條件和土壤的肥力進行進一步的管理。種植方法分為小拱棚、大棚還有大棚套小棚進行培育,小拱棚的栽培時間是在每年的三月份下旬進行,大棚培育時間在每年的三月中旬,最後大棚套小棚的培育時間是在每年的二月下旬進行培育。還有一些地方的種植時間在每年的四月下旬,可直接播種。

2、豇豆種植技術

播種豇豆前一定要選擇良好的種子,種子的選擇要求是表面光滑並且沒有病蟲和飽滿的種子,並且在播種前還要進行充足的陽光照射,時間在兩天左右,然後在用藥劑進行攪拌播種。在播種前一定要記得準備好苗床,苗床表面要覆蓋一層營養土,厚度一定不要低於五釐米,並且營養土溼度均勻,溼度過大很容易造成種子的腐爛。播種以後用稻草覆蓋表面,保持地面土壤的溼度,並且溫度控制在27度上下。最後再播種後的五天左右,幼苗就開始先後長出來了,這個時候及時去掉表面的稻草和地膜,並且溫度由27度降低到20度左右。如果當天溫度過高可以通風和降溫,有條件的用戶也是可以種植在營養缽中。

二、 整地施基肥、定植

豇豆不耐乾旱並且生長期非常長,雖然生長期很長但是需要的養分一點也不比其他的植株少,在種植前選擇的種植土地的地勢一定要高並且裡面的有機物豐富,並且方便洩洪。施肥我們可以在定植前的半個月內進行地施基肥,可以用人或者雞的糞便進行施肥,一畝田地大約在1700千克左右,施肥完成以後及時進行覆膜。另外豇豆的根系發達,一般在幼苗的時候開始移栽定植,如果是用營養缽進行培育可以適當的延期。定植的時間一般在晴天進行,定植前要把苗床灌溉浸溼,並且在起苗的時候淘汰一些弱苗和病苗,定植的時候地膜開口宜小,定製過後及時用泥土封口。

三、 定植後的管理

1、 補苗和水分管理

在植株定植以後,一定要經常檢查葉片受損和病弱的幼苗,及時進行補苗。補苗以後進行澆水施肥等措施,確保和其他植株的生長狀態相同。另外還有控制豇豆的開花期水分,一定要嚴格控制土壤中的水分,避免引起植株的徒長,一般的澆灌時間是在定植以後的四天左右,澆灌第一次以後原則是不澆水。在初花期的時候水分過多會導致植株養分消耗大並且可能會造成植株的落花。等到坐莢後,這個時期可以進行水分灌溉,用來確保果實的膨大和伸長,一般幼莢長到三釐米左右的時候開始進行澆水,一個星期澆一次,如果雨天就要防止澇害。

2、 追肥

植株的追肥原則是開花之前少施肥,開花以後多施肥,在結莢期大量施肥。在秧苗成活以後施第一次肥,每畝的農家肥在一千千克左右,在開花以後在施農家肥,量在一千五百千克左右,在結莢以後施農家肥兩千千克足有,這樣才可以確保植株的生長旺盛且增加最後果實的產量。

3、 及時搭架

植株長長以後就會纏繞在一起,這個時候就會減少根部的陽光利用率,嚴重可以音箱落花落果。我們可以用合適的主幹交叉成支架,讓植株纏繞在上面,順著主幹進行生長,這樣就可以防止根莖纏繞在一起了。

四、 仲麗姐聊豇豆種植

綜上所述,小編是從育苗播種,整地施基肥、定植,定植後的管理這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的,小編還是非常推薦大家種植這款蔬菜,因為這種蔬菜的種植方式和成活率都是非常高的,並且病蟲害也比較低,萬一感染如鏽病、灰黴病等疾病,只需要及時採取措施就好了,並且開花到成熟只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採摘,產量只需要注意上面所述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