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裡搞養殖戶要注意什麼,是不是可以隨便搞?

J.Z


我在駐村的時候,村裡有一位村民在村裡養鴨子,是散養的模式,用的地是租的同村一村民的耕地,約有一畝多,靠近小河邊。

此村民每年養的鴨子也不多,就幾百只的樣子,喂的是買的苞谷,鴨子的肉質很好,賣的也很貴,我最近買的是22元一斤,做熟之後,吃的確很香。

不過最後聽說他轉場了,將鴨子場轉到了後山裡,一問才得知,他原來鴨子場佔的是耕地,沒有辦用地手續就搭了鴨子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鴨子場離小河近,而他沒有建汙水處理設施,環保部門讓他整改,他嫌投入大,不想建汙水處理設施,所以就轉到後山一塊荒地上繼續養。

從以上我身邊的實際案例可以得知,在村裡是不能隨便建養殖場的,當然我指的是建規模化養殖場,零星養殖的除外。

在農村從事規模化養殖,一會涉及到用地問題,如果需要佔用農村地,應當辦理家用地轉用審批手續;二會涉及到環保問題,汙水不經處理是不能排放的,需要配套建設汙水處理設施,並經環保部門驗收之後才可以;三是向縣級畜牧主管部門提出規模化養殖項目申請,進行審核備案。

因此,我建議在村裡想搞養殖的話,應當提前按照程序辦理好相關的手續之後再開始養殖,以免像我上面提到的那位村民一樣,在養殖過程中收到相關部門的整改要求,影響自已養殖。

綜上所述,在村裡搞養殖,並不是隨便可以搞的,應當提前辦理好所涉及的相關手續,否則有可能會影響養殖。


農村一山貨


搞養殖最大的弊端就是空氣汙染,村裡人捂著鼻子喊臭;豬糞臭、雞鴨糞便臭、牛羊兔子糞便臭、所以在村裡搞養殖戶要注意防臭、要注意不能直接在村裡建設養殖場養殖棚、必須選擇村外1000米之外空曠地帶建設養殖場。

在建設養殖場之前,提前申請並經過村委會同意後,方可施工。施工前,觀察地形,主要是觀察風向、建設養殖場要建設在村莊的上風向、這樣就是為了防止動物的糞便腐熟氣體流向村子、導致臭氣熏天。最好建設在山嶺靠北,向南、即朝陽又通風、不僅可以保護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是保護了自己的養殖場的空氣質量良好,對自己養殖的動物的身體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村裡搞養殖戶、還要特別注意的是,水源;清潔乾淨的水源,是保證養殖場持續輸出健康動物的前提、和保證。

在村裡搞養殖戶,沒有經過村委會研究並同意、是不允許隨便搭建養殖棚或者養殖場的。

但凡只是養殖幾隻雞,幾隻羊,幾隻鴨子的話,只要是每天裡勤收拾,勤打掃,勤清除汙染物,糞便垃圾入專用垃圾箱,可以不用經過村委會決定同意,自己在家就可以飼餵。養殖數量比較大,是必須要提前跟村委會申請的、千萬不要亂搞。

我是晁京泉,山東泰安,泰安快樂。2020年4月15號


泉泛浪


在村裡搞養殖要注意什麼,是不是可以隨便搞?

村裡搞養殖有很多禁忌,隨便搞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是規模較小、汙染不嚴重的養殖業,可能還不會有多大問題;如果是規模大、汙染嚴重的養殖業,那麼就會給各方面帶來諸多不便,不僅當地村民不願意,而且環保這關也過不了。接下來我就和大家講講在村裡搞養殖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嚴禁汙染環境

村裡搞養殖,一定注意不能嚴重汙染到當地的環境,否則就算建成了,也會被當地相關部門按規定拆除。我們這裡有人在村子中間建了一座養豬場,每到夏天豬場傳出來的味道“臭飄十里”,左鄰右舍苦不堪言。後來也不知道被誰給舉報了,相關部門讓限期搬遷,沒辦法只要重新找地方。

二、嚴禁汙染水源

即便村子裡搞養殖村民不反對,環保不嚴查,那麼也只能建在水源的下游,千萬不能建在上風口和水源的上游。一些山區地方還沒有通自來水,村裡的人畜飲水全靠當地的地下水或者河水、溪水。如果把養殖場建在水源上游,那麼所有人的飲用水受汙染,這可是絕對不允許的。

三、嚴禁噪音汙染

村裡一些養豬戶、養羊戶、養雞戶等等,這些家畜家禽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噪音汙染,干擾村民正常休息。就拿我家的羊來說,早晨天還沒亮就開始咪咪咪叫個不停,意思是等著主人給它們添草吃呢。幸好左右鄰居家常年無人居住,不然也會給別人帶來不便。

四、注意鄰里和睦

養殖業有時候也需要鄰居們的幫助,和他們搞好關係,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養殖業中難免發生家畜家禽生病的現象,和鄰居搞好關係,有時候也可以給你幫點小忙,減少財產損失。

以上四點就是村裡搞養殖需要注意的事項了,隨便搞是不被允許的,必須要嚴格按照規定才能進行。這裡還要補充一點,現在很多地方都提倡規模化、集約化養殖,這樣既避免了村裡小規模養殖帶來的各種汙染,又能增加養殖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