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做農民不好做!四川大山裡50歲大叔特色種植!年入近20萬!

#扶貧達人在行動#有一種大米!全國只有我的老家南江縣長赤鎮才有種植的,那就是翡翠米。

一聽這個名字,就感覺這個米很不一般,其米粒細長、整齊飽滿、晶瑩潤澤、飯粒爽口、柔韌軟滑、米色及粥色微綠似翡翠。無汙染、營養豐富,飯粒光亮油潤、口感柔韌、略帶糯性。

都說做農民不好做!四川大山裡50歲大叔特色種植!年入近20萬!

南江縣長赤鎮特產翡翠米

翡翠米不僅是我們地區的特色代表,同時也是我們兒時的回憶,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很小就幫家裡幹農活了。每年的春季都會插秧,種的正是翡翠米,很有意思的是,在學校讀書週末我會叫上幾個玩的好的同學,到我家裡幫我插秧。下個週末我也會幫別的同學插秧,這種在我們老家是很常見的換活,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

都說做農民不好做!四川大山裡50歲大叔特色種植!年入近20萬!

快成熟的翡翠米基地

因為從小我就是吃翡翠米長大的,自己以為也就是普普通通大米!長大後才知道翡翠米是我們長赤鎮的明片。

2001年8月,長赤翡翠米在四川率先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其原料生產基地也被確認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

翡翠米不僅在四川受歡迎,同時也打入了國際市場。

翡翠米據考證,早在周代古巴子國時期,南江縣就已種植水稻,並且大米已成為南江先民的主要食物之一。此後,本地稻穀品種經過漫長的自然繁育和無數次挑選,終於有一個品質特優,產量較高,抗性較好的長粒、秈型、常規稻穀品種被選定,並在南江縣南部的中低山區得到大面積種植。

都說做農民不好做!四川大山裡50歲大叔特色種植!年入近20萬!

翡翠米羹

我們老家長赤鎮在之前也是一個貧窮的山村,經過最近10年的發展,現在我的老家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好了,以前種翡翠米是自己吃,現在可以賣到全國各地乃至國外了,截止長赤翡翠米實現工業生產總量11200噸、銷售金額4840萬元、實現銷售利稅352萬元。

都說做農民不好做!四川大山裡50歲大叔特色種植!年入近20萬!

農忙正在豐收的翡翠米

我認識的一位大叔今年50歲了,他已經種了一輩子地了。在5年前當時農村大多數人外出打工了,很多田地沒有人種都荒著。大叔不拍吃苦,承包了近20畝田,用來種植翡翠米。因為很多的人都外出了,田都是送給他種的,所以他也以比較低的價格獲得這20畝,他和他的妻子每天都很辛苦,除了平時自己幹以外也會在鄰居之間換活。大叔通過這5年的努力,大叔的種植面積己經快達到50畝了,己經成為我們當地比較有名的翡翠米種值大戶了。每年翡翠米可收成五六萬多斤,給家庭帶來了近20萬元的經濟收入,大叔一家人也過上了好的日子。

像大叔這樣的農民還很多,我希望他們也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