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新增525萬,連續兩週回落,過去四周總數破2200萬!4月失業率或達15%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蘭素英

北京時間4月16日(週四)晚間,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針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持續影響著本已嚴峻的就業形勢。

在截至4月11日當週,美國新增初請失業金約525萬人,略高於接受道瓊斯調查的經濟學家所預計的500萬人,但低於前一週的660萬人。這意味著美國過去四周的失業總人數超過2200萬,幾乎抹去了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所有的就業增長。但需要指出的是,這是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連續第二週回落。

美國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新增525萬,連續兩週回落,過去四周總數破2200萬!4月失業率或達15%

圖片來源:Wind

同日,費城聯儲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錄得-56.6,遠低於預期的-32和前值-12.7,創1980年以來的最差表現。數據公佈後,現貨黃金繼續下挫,短線跌8美元,跌破1730美元/盎司;現貨白銀短線下挫近0.15美元,現報15.46美元/盎司。美股三大期貨短線上揚。納指期貨復漲1%,標普500指數期貨漲0.63%,道指期貨漲0.48%。

截至週四開盤,美股小幅高開,道指漲0.17%,納指漲1.02%,標普500指數漲0.57%。

初請失業金人數連續第二週回落

CNBC報道稱,截至4月11日當週新增的525萬失業人口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受疫情的損害依然嚴重。此外,由於美國政府允許更多的失業工人申請失業金,近來失業人數有所增加,目前這些數據包括獨立工人和其他以前沒有資格申領失業金的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連續第二週回落。

美國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新增525萬,連續兩週回落,過去四周總數破2200萬!4月失業率或達15%

圖片來源:CNBC

美國勞工部週四公佈的這份報告還顯示,截至4月4日當週,有1200萬美國人領取了失業救濟金,超過2007年~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創下的歷史新高,且高於前一週的740萬。

密歇根大學勞工經濟學家Daniil Manaenkov在最新失業數據公佈前表示,“可能要到今年5月中旬或以後,我們才能看到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到更低的水平。這可能要等到美國經濟部分重新開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平常的州政府救濟金外,越來越多的美國失業工人每週還額外收到了600美元的救濟金。根據聯邦政府3月份簽署併成為法律的聯邦刺激計劃,更多的美國工人將有資格獲得失業保險——福利的擴大可能增加了工人申請失業金的吸引力,使得申領人數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同日公佈的數據還顯示,隨著新冠疫情的蔓延,美國3月房屋開工量環比下滑22.3%。美國商務部週四表示,3月經季節性調整後的房屋開工年率為120萬戶,低於2月份的156萬戶和預期的130萬戶,其中獨棟房屋和公寓開工環比分別下滑17.5%和32.1%。

費城聯儲4月製造業指數創30年新低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董事總經理、首席金融經濟學家克里斯·魯普基(Chris Rupkey)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一份郵件中表示:“失業人數在過去四周飆升至2200萬,這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要知道,2008年金融危機高峰期也只有1535.2萬人失業。目前看起來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達到18%,這還不包括失業但沒有資格申請失業救濟金的工人,因此實際的失業率可能更接近大蕭條時期的25%。此外,目前美國的建築業也在下滑,我們應該預計失業人數上升的趨勢還沒有結束。”

但魯普基補充道,“初請失業金的人數連續第二週下降,這對美國經濟來說是件好事。我們希望股市的投資者是對的,即每週的裁員呈下降趨勢證明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

而巴克萊經濟學家認為4月整體勞動力市場仍將繼續惡化。粗略計算顯示,根據過去一個月初請失業金人數的激增情況,失業率已躍升至15%——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預計,到4月底,官方失業率將達到15%或略高的水平。

高盛經濟學家預測,官方失業率將達到15%左右。失業人數高於預期,但被涵蓋在整體失業率內的失業人數比真實的要少。如果聯邦政府不急於救市,失業率可能會升得更高,或超20%,甚至可能超過大蕭條時的水平。

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贊迪表示,至少在未來8-12周時間內,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將繼續成為最重要的經濟指標;這是最敏感、最及時和最準確的經濟表現指標,可以用來判斷失業的嚴重程度、就業市場何時穩定、何時反彈。

除了初請失業金數據外,同日,費城聯儲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錄得-56.6,遠低於預期的-32和前值-12.7,創1980年以來的最差表現,。

此外,4月費城聯儲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從一個月前的-15.5降至-70.9;製造業就業指數從3月份的4.1暴跌至-46.7。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低於0的讀數,都表明該項指標在收縮。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