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11亿,零收入也能登上科创板,苏州泽璟制药是如何做到的?

原发性肝癌为高发并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据WHO统计,全世界45%以上的肝癌都发生在我国。肝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病毒性肝炎感染,尤其是乙肝和丙肝,都可能是导致国内肝癌发病率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

目前全球仅有两款获批的一线肝癌靶向药,分别是德国拜耳的索拉非尼和日本卫材的仑伐替尼。而泽璟制药的多纳非尼将成为首发国产肝癌创新药,这也将是我国重大新药创制的成果之一。同时,泽璟制药作为研发产品用于重大疾病治疗的生物医药企,零收入荣登科创板也是因为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三年亏11亿,零收入也能登上科创板,苏州泽璟制药是如何做到的?

一、零收入、零利润的创新型企业

泽璟制药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新药研发企业。目前,公司暂无产品上市销售,因此公基本没有营收处于亏损阶段,2016-2019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0.03万元、0.00元、131.12万元和0.00元,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1.46亿元、-4.4亿元和-3.41亿元。此外,目前公司的总资产为3.77亿元,合并后资产负债率为52.65%。

三年亏11亿,零收入也能登上科创板,苏州泽璟制药是如何做到的?

公司尚未盈利,主要原因是公司仍处于产品研发阶段、研发支出较大和药品研发具有漫长的周期性。此外,公司因股权激励计提的股份支付金额较大,导致公司存在较大的累计未弥补亏损

二、尽管公司亏损,但登上科创板的泽璟制药仍然潜力无限

第一,公司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在老龄化、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和研发投入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医药市场保持着超过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速。并且根据Frost & Sullivan的预测,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会于2023年达到1.7万亿美元,而中国医药市场将达到2.1万亿元。

三年亏11亿,零收入也能登上科创板,苏州泽璟制药是如何做到的?

其中,根据中国癌症登记中心的统计,2018年中国经过诊断的癌症新发病例数迅速增长到428.5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数23.7%。其中,2018年肝癌新发病例高达40万例,死亡率居第三位。

三年亏11亿,零收入也能登上科创板,苏州泽璟制药是如何做到的?

可见,癌症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医疗卫生问题,也是最恶性的人类疾病。但是

泽璟制药核心产品多纳非尼,主要用于多种实体瘤的靶向治疗,能攻克肝细胞癌这种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多纳非尼临床研究的成功,将是泽璟制药第一块“试金石”,给广大肝癌患者带来优效、安全和可及的治疗,市场空间可谓十分广阔。

第二,科研实力突出。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提高了公司的研发能力,丰富了公司的产品储备,使公司在新药研发领域保持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16-2019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是0.61亿元、1.59亿元、1.43亿元和0.76亿元。

三年亏11亿,零收入也能登上科创板,苏州泽璟制药是如何做到的?


目前,公司已在全球不同国家申请了131项发明专利,其中61项已获专利授权,包括中国授权21项和境外授权40项,专利覆盖新药结构通式或基因序列、晶型、制备工艺、用途、制剂配方等,为自身核心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充分的和长生命周期的专利保护。

第三,公司产品多样化且极具竞争力。泽璟制药作为创新驱动型新药研发企业拥有多样化的产品管线。目前,正在开展11个创新药物的29项临床研究。核心在研发药品多纳非尼先后获得四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多纳非尼计划将于2021年上市,长期营收潜力预计超12亿元,目前已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有望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国产靶向新药。从各方面对比来说,公司研制的国产肝癌创新药将为患者带来希望。

三年亏11亿,零收入也能登上科创板,苏州泽璟制药是如何做到的?

此外,公司原研新药外用人重组凝血酶,核心优势是中国目前仅有本品正在开展 III期临床试验,全球范围内仅有Recothrom为同类产品已经在境外上市;同时,产品将于2022年上市,用于外科手术局部止血,长期空间接近15亿元。

三、总结

泽璟制药是一家3年巨亏11亿、无产品上市、无销售收入、无利润的创新药企业。虽然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但其经营本身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接下来泽璟制药应预期内完成试验进度早日上市,并发挥药品的临床优势和价格优势,布局销售渠道,更快地惠及更多中国患者,并尽快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发展成为中国新药研发的领军企业之一


文末划重点。

有趣又有料的干货财经,

“小北读财报”与您共同学习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