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椏溪街道躍進村西舍:“紅色堡壘”的壯村富民之路

龍虎網訊(記者 石園園)本月初,高淳椏溪躍進村西舍被評為首批江蘇省傳統村落,這個藏在椏溪美景裡的“紅色堡壘”,近年來,成為了南京紅色文化資源點。走進村子,隨處可見的紅色主題繪畫、正能量滿滿的紅色宣傳語......濃郁的紅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高淳椏溪街道躍進村西舍:“紅色堡壘”的壯村富民之路

紅色堡壘變身教育基地

1943年新四軍一支隊16旅和蘇南地委在西舍重建溧高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為溧高縣委乃至蘇南三地委活動的中心,革命先烈們在此地開闢建設高淳抗日遊擊根據地,抗擊日偽軍,開展減租減息、擴武招兵、剿匪反霸等工作,在蘇南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16年6月,西舍被南京市委黨史辦命名為黨史教育基地。2017年3月,西舍紅色堡壘被納入高淳區“一館多基地”黨性教育專線。

高淳椏溪街道躍進村西舍:“紅色堡壘”的壯村富民之路

躍進村西舍“紅色堡壘”教育基地現有溧高縣委縣政府、溧高縣抗日民主政府大會堂、革命烈士紀念碑、溧高縣國華初級中學、溧高縣紡織廠等13處場館,展覽面積4000多平方米。近年來,這裡已經成為椏溪乃至全區、全市的革命傳統、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各類參觀學習者達萬餘人次,開展各類青少年紅色主題教育活動數十次。躍進行政村會計芮蘇明告訴記者,“去年一年,西舍共接待到訪遊客26萬餘人。村裡還和多所學校結為聯繫單位,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每年都會帶新學員來進行社會實踐。”

高淳椏溪街道躍進村西舍:“紅色堡壘”的壯村富民之路

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紅色“家珍”讓西舍在新時代熠熠生輝,村上的特色農業更是讓村民們富了起來。高淳本就是水網密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螃蟹、青蝦養殖在西舍也日益興旺。“村裡1000多畝的螃蟹、青蝦養殖,基本分為個體、家庭農場和合作社三種形式。對於村民的創業,村上都會給予技術指導。”芮蘇明介紹說,“除了這些高淳當地的特色水產養殖外,村裡還有400多畝的蔬菜大棚。這其中高淳本土企業紅太陽集團,在咱們村有近100畝的蔬菜生產基地。另外村裡還引進外來企業,泗陽的美潤集團在咱們這有150多畝的蔬菜種植基地,主要用於他們的水餃蔬菜供應。”對於這些企業的進駐,村上與其簽訂了相關協議,優先聘用村裡的低收入農戶,有效提高低收入農戶的年收入。

農業的發展也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回鄉創業,90後的潘平夫婦租下了村裡20畝地,用於草莓種植。如今他們的草莓園開的正火,“來村裡參觀的遊客,不少會來我們草莓園採摘。遊客多了,我們自然收入也提高了,這可比在外打工要賺得多。”潘平笑著告訴記者,“以前都是年輕人想要往外跑,都覺得農村收入太低。現在不同了,大城市的房價高、競爭大,回鄉創業反而成了新出路,我們就是高淳本地人,能在家鄉做一番事業,不但是證明自己的價值,也是為家鄉的發展出一份力。看著村子越來越好,我也覺得很驕傲!”

高淳椏溪街道躍進村西舍:“紅色堡壘”的壯村富民之路

紅色資源為西舍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更讓西舍變得越來越美、越來越好。芮蘇明告訴記者,“目前,村裡正在對紅色文化基地提檔升級,提升西舍紅色堡壘吸引力。下一步,將促進紅色文化與多業態的融合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