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文學《生命的螺旋方式》十四楊家祠堂

十四、楊家祠堂

中國人姓氏的歷史,可追溯到距今約5000多年的伏羲氏時期。伏羲是中華古史傳說時代的遠古帝王,在中華民族族譜大系列中,位居三皇五帝之首,冠居百王之先,被中華民族譽為人文始祖。中國傳統文化中,宗族觀念是漢民族根深蒂固情感紐帶,“同姓同宗”是一種血緣的河流,溯流而上,人們可以追尋到自己的祖根,追訪到自己的故鄉。在姓氏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家族史和姓氏文化。尤其是在封建社會下的名族世家,都會有家譜、家訓、祠堂、圖騰、故事傳說等,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這裡,我和劉進潮共同商定,要把劉進潮為嶧城區底閣鎮楊家祠堂塑“楊家將”的事專門寫成一節,主要就是因為楊家祠堂裡塑“楊家將”的事實在我、在劉進潮眼裡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劉進潮當初願意接下楊家交待的這個活,我也願意在敘寫劉進潮這四十年生命過程中專寫一節為這件事立傳,主要原因,就是楊家人在楊家祠堂為“楊家將”塑像,契合了劉進潮與我的內心裡,都有的強烈的英烈尊崇情結。

當然,劉進潮在楊家祠堂為“楊家將”塑像的經歷,相較於劉進潮其它的塑像經歷,頗多曲折。

所有的曲折,皆因為包括楊家人在內的英烈尊崇情結。

其實,也是巧合。

2017年12月6日那一天,我的文字進展不暢,因為有關劉進潮的相關資料已經用完,我必須繼續與劉進潮展開新的交流以獲取新的資料。當我的電話打過去時,劉進潮說他為了青龍觀塑像備料正在去嶧城區的底閣鎮買石膏,等他忙完電話給我打回來。

我知道,棗莊工業以礦業為主。棗莊的礦業,除了煤,就是“石膏”。而底閣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其中石膏探明儲量6億噸。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石膏及石膏建材生產基地。”

但是我很意外,石膏應該所有的建材商店都有,不理解他為什麼要跑幾百里路跨區非要到嶧城去買。電話裡劉進潮告訴了我一個原因,我也並沒有聽清。聽他匆匆的樣子,我的問題也不是什麼原則問題,就放了電話,等他的消息。

那一天,我直等到午夜,也沒等到他的電話。原來,那一天,他在石膏之鄉買石膏也不順利,最後還是託了熟人在一家建築公司裡從人家自用的石膏中分了一些給他。而他委託的熟人,就是他曾經的僱主,嶧城區底閣鎮楊氏宗親理事會的人。從他那裡,劉進潮聽說楊家正在籌備宗親會,就突然想起要趕在宗親會前看一看楊家祠堂裡的“楊家將”塑像。經過一年的陳放,由於近期天冷風乾,廟裡的塑像會有些乾裂,也需要修補。

劉進潮與楊家人相約在家廟裡見面,直接就開著車去了楊家祠堂。

報告文學《生命的螺旋方式》十四楊家祠堂

(楊氏祠堂。攝影:汪繼軍。)


劉進潮到的時候,楊氏宗親理事會的成員已經都在祠堂裡等著他了。

許多日子以後,為了寫好“楊家祠堂”這一節,劉進潮專門陪同我到了一次底閣楊家祠堂。在規整莊嚴的楊家祠堂裡,我看到了楊家人辦事的嚴謹風格,也感受到了楊家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尊重。

劉進潮帶我參觀時,詳細介紹了楊氏宗親理事會的情況。顯然這是楊門一族極熱心宗族事務的人群。會長楊增銀,副會長楊文嶺,秘書長楊家明。還有成員有楊貴田,他是村裡原來的老書記。成員楊傳明,則是遠近聞名的先生。84歲的楊溱田是一位的老教師。與劉進潮接觸最多的楊步田當年已經72歲了,因為劉進潮塑像的時候,他受宗親會委託,一直跟著劉進潮前前後後打理許多事務。

12月6號這一天,劉進潮在楊家人的陪同下,仔細察看了塑像的情況,商議了一會塑像修補的事宜。說話就到了飯時,熱情的楊家人自然留劉進潮在一起吃中午飯。餐桌上,他們相談甚歡,劉進潮知道我在關注他,還從微信裡發了一些現場照片給我。從他發來的照片看,他們這頓飯吃的熱情洋溢。顯然,劉進潮和楊家僱主的關係十分融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在以後的交流中,我們涉及楊家祠堂的話題就相較於其它廟堂塑像聊的多了些。瞭解的多了,我知道,楊家將的塑像與劉進潮其他的一些工程不同,因為多了一些分歧矛盾而顯得曲折了一些。

2016年入夏,嶧城區底閣鎮的楊氏宗親為了弘揚傳統文化,紀念楊氏先祖,自發組織籌款建立楊家祠堂。祠堂建好以後,經過醞釀決定在家祠裡供奉楊家先人英烈“楊家將”塑像。由於廟堂塑像是一門很專業的技術,在本地還都沒聽說過有專業塑像的技師。當然,由於楊家人一直以來就與山西楊氏宗親保持著聯繫,知道山西有技師塑像,有人一開始就提出到山西請人來。沒有定下來的原因大概是從成本核算的角度考慮更多一些。為了找到更合適的人選,副會長楊文嶺想到了剛剛躥紅的旅遊勝地臺兒莊古城,他知道古城裡恢復重建了許多傳統宗教景點,裡面的塑像每一尊都是精典,都是能工巧將的手藝。這麼多工程,一定有棗莊人的作品。為了打聽詳情,楊文嶺抽出時間專程來到臺兒莊古城,找到古城管委會的同志,瞭解古城裡塑像施工隊伍的情況。這一打聽,還就真的有了收穫,古城管委會的同志向他介紹推薦了劉進潮,還帶領楊文嶺現成看了劉進潮的幾件作品。不過有些遺憾的是,此時,劉進潮為了照顧家庭,已經離開古城回山亭了。楊文嶺心裡就有了底數。

從古城回到底閣,楊文嶺就向宗親們介紹了自己去古城瞭解到的情況,著重介紹了在古城看到的劉進潮的幾件成功作品。大家當即決定專人去山亭找劉進潮做進一步的瞭解。

劉進潮記憶很清楚,2016年初夏,他已經從古城回到山亭,被區裡邀請在山亭重點打造的石板房部落裡落了腳,在景區中心位置的一個開放式院落裡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還建有一口窯。新的工作環境相較於古城內顯然是好多了,最最關鍵的是,這裡距離劉進潮的家很近,回家方便,好照顧家庭。有一天,村裡書記找他,說有人要請他吃飯。劉進潮很驚愕,有人請自己吃飯,還由村書記代為邀請,這陣勢不小。就問誰請自己、有什麼事。書記笑笑,說:“你去了不就知道了嗎?”

到了飯店,劉進潮看到已經有不少人已經在了,其中有幾個人劉進潮認識,竟然都是本村或者相鄰村的幹部。劉進潮一下子拘謹起來。

眾人坐定,村書記向劉進潮介紹了主角,劉進潮才知道,來人就是底閣楊氏宗親會的副會長楊文嶺,當時正做為下派包村幹部,在山亭區棗樹嶺村做第一書記。楊文嶺書記很直爽,他首先做了自我介紹,然後直接告訴劉進潮說:“這幾年,臺兒莊古城大興土木,建設了不少的寺廟和各類文化博物館,我知道那些場館裡的塑像都十分精緻,就到臺兒莊古城裡打聽了,古城裡的領導介紹說大部分是你做的,向我推薦了你。”

當我們聊到這裡的時候,劉進潮對我說:“我聽了楊會長的話,知道我已經離開了,古城裡的領導如今還能把我做為優秀民間藝人向別人推薦,十分感激。”

廟堂彩塑,正是劉進潮他們家近六百年幾代人祖傳的手藝。何況這次楊氏家族要塑造的是“楊家將”這樣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英烈群體。劉進潮說,“楊家將”身上凝聚的更多的是正能量,正是他從小就十分尊崇和佩服的人。所以,劉進潮為“楊家將”塑像,在平時的自信之外,又多了一層為英烈塑像的使命感,自然就很爽快地答應了。

劉進潮不知道底閣鎮楊氏宗親之間關於邀請塑像師傅的意見分歧仍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時候,決定徵求山西的意見,把劉進潮的塑像照片寄過去,聽聽人家的意見。沒想到,山西的楊氏宗親在看了劉進潮的作品以後,肯定了劉進潮的作品,表示相信他的技術能夠完成底閣楊氏祠堂“楊家將”塑像的任務。

楊氏宗親理事會這才統一了意見,決定邀請劉進潮做“楊家將”塑像。隨後,劉進潮就跟著楊文嶺會長來到了嶧城區底閣鎮。

從一開始,這次的合作就顯得十分嚴謹,甚至超出了劉進潮與臺兒莊古城的幾次合作的嚴謹程度。主要是因為楊氏宗親理事會的人們始終如一態度認真,對於工程質量和藝術水平更是精益求精。這叫劉進潮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我以為,在藝術欣賞方面是有共性的。欣賞塑像,應該和欣賞繪畫、音樂都差不多,有人憑直觀感覺,有人則能夠通過造型看到技巧,還是俗話說的好,“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往往旁觀者看熱鬧的,評判作品最直接,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而真正內行人看起來,講究其實很多。藝術的魅力自然在此,“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自不同”,同一幅作品,往往因為欣賞者的個性色彩不同、欣賞習慣差異,甚至某些時候感情因素都會在欣賞過程中發揮作用,是為“情人眼裡出西施”。若要我評價劉進潮的作品,我會用最簡單一句話:中規中距。

而劉進潮本人自然也是有他個人的藝術觀點的。我曾經與他一起到過他正在塑像的徐莊青龍觀,在那裡,劉進潮結合著他正在塑著的三尊像,向我介紹了他創作的一些基本情況,包括他個人的藝術特點,也包括他創作一尊塑像從籌備,到取泥、選料、和泥,再到立樁、扎架,再到塑胎,等等直至完工整個過程。甚至,劉進潮還向我介紹了什麼是實在活,以及有些工程施工者為了降低成本就會偷工減料。劉進潮當場舉例自己的現場作品和某一地我們共同見過的另一尊他人作品,說明了兩者的差別。

有了劉進潮的介紹,我對劉進潮所從事的棗莊泥塑有了進一步瞭解的想法,我通過山亭區非遺保護中心李卿在資料室找到了劉進潮的棗莊泥塑相關資料。資料描述,棗莊泥塑生產流程為:

1、取土、採用優質天然紅立土、挖取運到晾曬場、砸細晾曬。

2、和泥把晾乾的土用適當的水滲透、滋潤一夜,第二天早上用木鍁翻一遍,用腳踩多遍後搬存屋內包好保溼備用。

3、製作;彩塑製作、陶器製作、彩繪陶。

4、彩塑製作分五個步驟。

(1)大型彩塑,首先要根據高度做骨架、用木棒或鋼材、釘子、鐵絲等固定牢固。

(2)上粗泥。和泥時加入沙子、稻草、棉花等叫粗泥,主要起堅固有韌性、防脫、防裂的作用。

(3)待粗泥七成干時,接著上細泥、人物五官和衣紋等細部深入刻畫都在這道工序裡。

(4)上粉底子幹後打磨拋光、以備上彩。

(5)彩繪、這道工序最重要,三分塑七分彩,有重彩和淡彩之分,講究色彩對比、顏色調配等,貼金描銀,對繪畫功夫要求很高。

5、製陶:(1)小型泥人就不用做骨架和泥也不用添加任何東西,陰乾(不在太陽下曬,在陰涼處自然幹)後或燒成陶。

(2)陶器製作,一是用轉輪拉出陶坯曬胎如:缸、盆、罐、盤等陶器,二是用模具,脫出坯胎,如小型泥人,泥玩具等,成型後也是自然涼曬,以備燒陶。

(3)燒陶,把備好的泥作品籌備到裝一窯時,充分曬出多餘水分,裝窯,堵封窯口,開始燒火,火序是:小火——上墨——獅子紅——退墨——中火——介火——大火——悶火,時間一般為一晝夜,悶火後封窯,出窯。

6、上色:彩繪陶,即在燒好的陶器上,繪畫出各種顏色或圖案、顏料一般有粉質、油畫和丙烯。

如綜上所述,棗莊泥塑的基本技術都在這裡了,好像也沒有什麼可以大驚小怪的東西。其實,我還是要說,藝術創作往往如此,這裡又有一句俗話入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真到了創作的過程,真正能夠體現水平的,還是靠個人修行來的那一部分。這也正是藝術創作魅力所在。

還是在在青龍觀劉進潮的施工現場,我還曾經看到地上有一些有趣的東西,那是一些散落在地上的用泥巴捏成的小的五星,象極了小孩子們過家家時扔下的泥星星。我不明白那些五星是幹什麼用的,就問劉進潮。劉進潮帶我到另一間堂上,指著一個已經基本完成的將軍塑像,告訴我說:“那些小五星,都是將軍衣服上的飾物。”

我點頭。大悟之後,真的有些感慨:再看那些地上散落的星星,一顆一顆,需要功夫,更可見匠心。

截至2017年底,劉進潮從事各種神像彩塑也已經有二十年了,據他本人統計,僅正式寺廟裡的塑像,就已經有80多尊了。這些塑像涉及到魯南地區大大小小十幾個寺廟,形象地見證著劉進潮所持有的棗莊泥塑這項傳統技藝和他的天成創造力,同時也見證了他這一段的歲月。當然,其中的故事也是很多的。

回來再說劉進潮和底閣楊氏宗親們的合作。初步確定合作關係以後,劉進潮和楊家人開始談合同。其它一些條款還好談,關鍵在藝術水平要求等方面,楊家人拿出一些山西傳過來的山西“楊家將”彩塑照片,要求劉進潮的塑像水平不能低於山西的那個塑像水平。

其實,這樣的要求出現在合同裡是不可能的。我不知道他們的合同是不是出現了這樣的句子。因為我知道,水平是模糊概念。關鍵在欣賞角度不同,得出的水平標準也會是不一樣的。如若是我,我會就此提出一些我個人的想法。但是劉進潮卻並沒有。

劉進潮仔細看了那些照片,非常自信的對大家說:“我塑的像,保證比他們的水平要高!”

這事就這樣定了。其實,隱藏著矛盾。就是我上面所說的藝術欣賞的標準問題。劉進潮自信自己的藝術創作水平沒錯。楊家人也有懂行的,他們當然也有自己的藝術評判標準。對於一個協議模糊的“水平”的評判,標準不統一,註定是要產生矛盾的。

由於楊家人一再要求他按著山西風格做,而在劉進潮這邊覺得,既然做為標準,看照片卻老是感覺“楊家將”的那種英烈風骨沒有表現出來,再三思考後,劉進潮還是決定要親自到山西楊氏祠堂現場去看一看。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於是就向楊家人提出想上山西去實地考察考察。

聽了劉進潮的想法,楊會長表示同意,但是,同時也表示合同剛剛定完,許多事情還是得按合同辦。劉進潮告訴我說:“他們的意思就是提出來去山西是我個人的要求,沒有在合同裡體現,所以,我要去山西,他們也不好安排。”

我聽了這個情況,對劉進潮說表示理解。其實既然是牽涉經濟合作的關係,自然就有有關經濟方面的合約,按合約辦事,是天理。合約如果不周全,那就需要再合議了。我不知道當時是一種什麼情況。劉進潮主要是想叫楊家人陪著去山西,因為他自己不熟悉山西那邊,再說如果以他自己藝人的身份去考察山西的塑像,也感覺有點尷尬。劉進潮就又找另一個人商量,結果也是這個意見。劉進潮不死心,就又找副會長楊文嶺。楊文嶺自然明白劉進潮的想法,也很理解。楊家祠堂為“楊家將”塑像畢竟是楊家宗親共同的心願,劉進潮要去山西考察,目標還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塑像任務。其實,在確定邀請劉進潮之前,楊文嶺還專門上網搜索了劉進潮的一些相關資料,對劉進潮有過細緻的瞭解,並且也認為,連臺兒莊古城的同志都推薦的人,應該各方面都不錯,才確定向宗親會推薦劉進潮的。現在,由劉進潮自己提出來去山西,說是考察,也不能不說劉進潮存有一定的學習之心,態度是十分積極的,應該支持。何況,項目開工之前做一些普遍的調查研究,會對項目實施大有幫助。楊文嶺畢竟在這方面是有經驗的人,就與宗親會的其他人一通溝通,大家一致同意安排人陪著劉進潮到山西去考察,並且由楊家報銷所有費用。

楊家安排宗親理事會成員楊傳明陪著劉進潮去了一趟山西。在宗親事務方面,楊先生與山西那邊聯繫比較多,人頭熟絡。在施工設計方面他也是內行,由他代表宗親去一趟,顯然也就已經不單單是陪同的身份了。為了防止走馬觀花地看一遍印象不深,劉進潮還專門帶上了照相機,以便在考察學習的同時,把照片拍了下來,以便回來再認真研究。

劉進潮告訴我說,去山西考察的決定在事後看來是對的。在底閣看照片時,只是有些感覺,照片上的塑像還是很偉岸的。但是到了現場,在現場再看那些塑像,總感覺再也沒有了照片上看到的英烈的偉岸雄風。所謂“內行看門道”,劉進潮一眼就看出來,主要是因為塑像和大殿尺寸比例不對。通過考察,劉進潮心裡有了底數。

劉進潮告訴我說:“山西的風格,他們注重的是三分坯子七分彩,人物的形象主要是靠後期的上色和彩繪。而咱們棗莊的泥塑彩像,是七分坯子三分彩,更注重在泥坯時就塑造人物的形象,更容易表現出人物的壯碩氣勢。山西是畫出來的,咱們的是塑出來的。”

從山西回來,劉進潮對自己要塑的“楊家將”,心裡有了底。即使這樣,在動手之前,為了進一步形成人物豐滿形象,劉進潮還專門反覆看了一些書籍資料,對楊家將人物進行了更深入的瞭解。

2016年7月,劉進潮為底閣楊氏祠堂塑像的工作就正式開工了。

劉進潮吸取山西考察的經驗,為了突出“楊家將”的英烈風姿,塑像要顯得很偉岸,他刻意根據楊家祠堂的規模,設想了塑像的尺寸比例,每個人物都有四米多高,主要是與楊家祠堂相匹配。

報告文學《生命的螺旋方式》十四楊家祠堂

(劉進潮作品楊家祠堂裡的泥塑楊家將。攝影:汪繼軍。)

塑像基本完成以後,劉進潮就邀請楊氏宗親會的幾位主事人到現場來看一看,品評一下。

叫充滿自信的劉進潮大感意外的是,大家來到以後,對劉進潮的塑像極不滿意。結論就是他沒有按照照片上的山西塑像風格去做。批評劉進潮不聽楊家人的話,沒有按要求完成塑像。

我不知道當時劉進潮是不是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當初的自信是有些盲目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應該領悟到了“像山西風格”這樣的模糊標準是應該有所界定的。聽到楊家人普遍反對自己的作品,劉進潮已經有些急了,忍不住就與眾人爭辯,他說:“叫我來塑楊家將,就得按照我的藝術風格。我如果只單純地模仿山西的塑像風格去塑,不是我做不到。我感覺那樣就是對楊家將,對老令公的不敬。”

劉進潮這樣的說辭顯然是說服不了楊家人的。好在劉進潮情商不低,情急之下,劉進潮看到現場身體體態比較富態的楊會長,就拿楊會長的體態和自己比較瘦削的身體說事,說明體形壯碩更使人顯得偉岸莊嚴,所以自己的塑像選擇了在山西塑像的基礎上放大身形,以更好的與祠堂相適應。

貌似有理。眾人不再拿像不像說事。突然,有人又拿著照片說事兒,說:“你看人家塑的像,換哪個角度看,塑像的眼睛都會跟著人走,你看看。”

幸虧劉進潮有經驗,就笑了,說:“在照片上看,都是一樣的結果。不信,你把我的塑像也拍成照片看看。我的塑像的眼睛也會跟人轉。”

楊文嶺就用手機拍了一張照片,大家試著看手機上劉進潮塑像的眼睛。照片裡劉進潮所塑的像的眼睛同樣也是會跟著人走。

大家一直爭執不下,氣氛有些尷尬。恰好也就到了飯時,有人建議先吃飯,什麼事吃過飯再說。

因為問題沒有解決,這頓飯肯定吃不好。吃飯的過程,楊家眾人舊話重提,還是堅持要按照片去做。劉進潮剛開始還做些解釋,慢慢的就心生委屈,有些無奈,就沒有再說什麼。

看著楊家人的堅持,劉進潮內心裡大概仍然沒有感覺到眼前的問題,其實僅僅緣於自己當時的盲目自信。這也可以理解,他已經是一位優秀的民間藝人,但是,也許他還不是一位合格的談判者。談判者是要有談判技巧的。這也是眾多成名優秀藝人都會有自己的代理人的原因。所以,至今聊起底閣的合作,劉進潮也沒有說合同約定的問題,我知道,他仍然不是一位合格的談判者。

好在,劉進潮情商不低。這是後話。

反正,在當時的飯桌上,面對楊家人關於標準的堅守,劉進潮心裡充滿了委屈。他也嘗試著問他們:“難道與山西的塑像相比,我的塑像就不好嗎?”

當時在場的楊會長和老書記也都承認他的塑像不差。劉進潮就不理解了,反問為什麼他們不接受。老書記於是說:“這些從山西拍來的照片裡的塑像,都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是山西楊氏宗親總會的人一直以來十分認可的,就好像標準像了一樣。你的塑像和他們的不一樣,假如有一天山西總會的人來了,看到你的塑像和山西總會的不一樣,我們做為分支,沒有辦法交待。”

劉進潮繼續不服,說:“老令公是北宋時期的人,山西也就是在四百年前才為他塑的像,那時的塑像人肯定也沒有見過老令公,他的塑像肯定也是創作的,怎麼說像不像?如果你們要讓我塑毛主席像,你說我塑的不像,能看出來,叫我改,我沒有二話。”

劉進潮的話說到這裡,實際上已經觸及到了他們產生矛盾的那個模糊標準問題。但是他並沒有明白問題就是這個。而僅僅只以為是楊家人固執。滿肚子委屈和不理解的劉進潮在楊步田的陪同下重新回到祠堂裡,他告訴我說,他當時也想明白了,老話說的好,“幹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他決定放棄抵抗,動手按楊家人要求的去修改。

他爬上施工的腳手架,來到楊令公像跟前,手裡的工具卻怎麼也不捨下落。呆站了半天,只好從四米高的腳手架上下來,走到大堂門口,仰望著地些塑像,長長地嘆氣。猶豫半天,再下決心,重又爬上四米高的腳手架,再次來到楊令公面前。可是當他看著二目炯炯有神的老令時,卻又猶豫了。一直在腳手架下為他打下手的楊步田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對他說:“你塑的老令公八面威風,多好的形像,拆了可惜。要不,你就先改老太君吧。”

劉進潮知道自己在老令公面前,確實是下不了手,就依楊步田所說,拿著工具來到老太君塑像前。舉起手來,卻仍然落不下去,就又重新下了腳手架。

腳手架下的楊步田手裡拿著山西拍來的照片,倆人一邊看照片,一片看塑像,怎麼看怎麼感覺現場的塑像老太君既有慈母的可親,又有大將的威風,已經很好了。但是,楊家人執著於要象山西,不改怎麼過關呢?

劉進潮終於再次爬上腳手架。

當他修改完老太君的塑像下了腳手架以後,站在平地仰望新的老太君像,再也看不出原來楊家將所應該有的威風。劉進潮聽到身邊楊步田也是一聲嘆息。

心性倔強的劉進潮覺得,與楊家人的合作再也無法往下走了。自己既然說服不了他們,那就只好先回家。

劉進潮決定不再做解釋,匆匆向老書記楊貴田打了個招呼,就帶著一肚子委屈回山亭老家了。

中斷合作回家的劉進潮並沒有牴觸,回家的路上他就有了想法,原來在施工過程中,他已經答應了一直陪著他工作的楊溱田老先生要為他塑像,正好利用回家的時間給他做完。

劉進潮相信自己的技術。這份自信與他在底閣楊家人面前的自信是一致的。這也是我誇他情商不低的地方。為楊溱田老人塑像完成以後,劉進潮就打電話給楊文嶺,請他到石板房來,說:“我塑了一尊像,你過來看一看。”

過了兩天,楊文嶺來到石板房劉進潮的工作室。見了面,他就問劉進潮說:“你怎麼不在那裡塑像回來了?”

劉進潮就告訴他說:“他們幾位都要求我必須按山西的風格去做,我個人認為,如果完全按山西的風格去做,體現不出來老令公、楊家將的風格,我不同意。他們堅持他們的。我沒有辦法。”

楊文嶺沒有說什麼,象初次到來一樣,仔細打量著工作室裡的陳設。

劉進潮把楊文嶺引到工作臺前,讓他看為楊溱田塑的像。看到塑像,楊文嶺大吃一驚,就說:“這不是我那爺爺嗎?”

劉進潮告訴他說:“就是他,我專門為他塑的。”

楊文嶺真誠地誇讚劉進潮的藝術水平高。但是,他並不理解劉進潮為什麼要放棄施工回了家裡。

劉進潮知道楊文嶺一直比較欣賞自己的創作風格,可能比較容易說服他,就藉機向楊文嶺做工作,再次強調楊氏祠堂的“楊家將”塑像只有按他的創作風格去做。聽了劉進潮的說辭以後,楊文嶺並沒有多說什麼。

事後知道,楊文嶺回到底閣以後,代表底閣楊氏宗親與山西總會進行了溝通,並且拍了這邊的塑像的照片傳到山西,得到了山西總會的認可。

現在,劉進潮也理解楊家人當初的堅持。他認為這都是藝術風格的欣賞範疇的事情。而劉進潮只所以一再堅持自己的風格,只因為他的自信和對“楊家將”的尊重。

劉進潮曾經反覆要向我證明這一點。

報告文學《生命的螺旋方式》十四楊家祠堂

(楊氏祠堂《孝德碑》。攝影:汪繼軍。)

附:底閣楊氏宗親理事會為楊溱田所立《孝德碑》文

孝德碑

楊溱田(1934年——)底閣鎮陶屯墎村,底閣楊氏宗親理事會名譽副會長。一九五七年參加工作,擔任教師,一九九五年退休。一九九六年以來,先後六次赴山西楊忠武祠參加祭祖慶典活動。一九九六年自願到底閣祠堂服務,參與接待宗親,組織祭祀活動。二零壹零年祠堂遷建以來,始終在祠堂管理服務,無論是三九嚴寒,還是三伏盛夏,風雨無阻,從不間斷。從一九九八年與山西楊忠武祠合譜修編,二零一五年參加山西楊忠武祠《楊家將族譜》七修,到二零一六年二修《底閣楊氏族譜》擔任主編,收集資料,彙集編寫,付出了大量心血。

在祠堂工作多年來,辦公用品,飲水照明,取暖買煤,三次修譜筆墨紙張,電話聯繫費用都是自己花錢,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是我底閣楊氏宗親的表率和楷模,是愛祖敬祖的典範,曾受到山西楊忠武祠總會的高度讚揚。為弘揚我楊氏宗親愛國愛家,敬祖養德的精神,經理事會研究,特為楊溱田宗宗親立孝德碑,以資紀念。

底閣楊氏宗親理事會

公元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