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萬網友在百度“雲看展”,知識直播助力文博產業全面升級

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封印”了人們的線下活動,海量用戶的注意力被轉移至線上,意外促成了直播的復興。線下看展被按下暫停鍵的文博行業也趕上了這一場直播熱,“雲遊博物館”成為與觀眾見面的新模式。

眾多網絡平臺也相繼參與其中,新老玩家踴躍佈局,坐擁300多家世界知名博物館資源的百度百科孵化出《行走的文明》直播節目,第一季觀看人數總計超千萬;快手聯合大英博物館開啟中國直播夜;淘寶直播聯合全國8大知名博物館推出“雲春遊”等等。網友對這一新興觀展模式反響熱烈,直播已成為文博行業數字化發展的新趨勢。


超千萬網友在百度“雲看展”,知識直播助力文博產業全面升級


直播賦能文博產業數字化

文博數字化由來已久,2012年1月正式上線的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計劃,截至目前總參觀人數超過1億1千萬。技術讓歷史文物的傳統呈現方式得以改變,目前文博數字化已成為全球博物館共同的發展趨勢。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即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體現了文博行業對技術賦能的強烈反響。但據專家介紹,目前文博數字化大都限於數字化採集、建線上展館等基本層面,傳播渠道拓展上還有很大空間。

直播興起,成為文博數字化進一步發展的契機。博物館和網絡平臺聯手進行直播直擊痛點,拉近了高深文博內容與普通大眾的距離。大量沉澱的文博數字化內容被“盤活”,“網上展廳”在直播的帶動下刷新瀏覽量記錄。直播降低了用戶獲取知識的門檻,為知識內容找到了更高效、更直觀、更具傳播力的表現形式。

直播為博物館帶來遠超過往的觀眾人數,疫情期間甘肅省博物館舉辦了兩場直播,直播間實時在線人數最高達90多萬,超過2019年全年觀眾總數的50%。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第一期走進巴塞羅那蠟像館,在1小時的直播裡,80萬的線上遊客總數是巴塞羅那蠟像館全年總遊客量的四倍。直播也增強了觀眾和講解員的互動,巴塞羅那蠟像館館長在講到西班牙傳統的弗拉明戈舞時,應網友邀請特意現場跳了一段。在直播間的彈幕裡,不乏十分深入而專業的討論內容,反哺直播和講解的知識傳授。


超千萬網友在百度“雲看展”,知識直播助力文博產業全面升級


知識直播行業需要什麼樣的玩家

疫情期間的博物館直播呈現出一派“百花齊放”的趨勢,百度、淘寶、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均未缺席,但在基本同質化的技術支持下,平臺內容運營策略、以及營造知識生態、打通閉環的能力,決定了直播服務的方向和深度。

淘寶直播重視為博物館帶貨,抖音和快手直播側重用碎片化內容娛樂用戶,百度自身知識生態的積澱和搜索+信息流的分發,更貼合用戶對知識需求的場景。如果說對於帶貨直播而言“價格”是第一競爭力,對於重內容的知識直播來說,海量且系統化的知識內容才是核心競爭力。這不僅要求平臺本身有豐富的內容積累,而且還要求其能準確消化、理解知識,並進行系統化的表達。

而這正是長期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百度的生態優勢,自這股直播熱潮開始以來,百度先後在各個領域發力,“雲看展”、“雲相聲”滿足用戶疫情期間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戰疫直播間”幫助用戶輕鬆理解醫學健康知識,傳遞權威抗疫信息;針對“N號房事件”、故宮直播等社會熱點,也能迅速做出反應。通過直播,百度不僅助力各行業面向大眾進行知識科普,同時還滿足了用戶對於知識的多維度需求。生態優勢決定了百度在做知識直播內容時能夠快人一步。除此之外,用戶在百度的搜索內容讓直播精準觸達有潛在需求的用戶,提升了直播信息的傳播效率,切實解答了用戶的疑問,為其帶來滿足和價值。


超千萬網友在百度“雲看展”,知識直播助力文博產業全面升級


直播不僅僅是娛樂和帶貨的方式,知識直播指出了另一種可能:獲取知識的媒介和助人成長路徑。百度將知識直播嵌入自身內容生態,通過創新直播形式,努力實現讓“每個人平等獲取知識”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