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典型网络黑产之1——诈骗

利益的驱使使得黑产开始变得规范化和规模化,或者说是套路化。有的行为游离在法律边缘的,也会被称作“灰产”。任何行业其实都一样,不管是黑产白产,都是人在参与,都符合基本的社会规律。这里也就简单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套路和相关人员现状。说起黑产类型,其实网络犯罪跟传统的线下犯罪本质上模式是相同的,都是在利用人性的一些弱点进行犯罪,如果把它看作商业模式的话,那么那些存留下来的较广的模式肯定是对于黑产者来说性价比最高的模式,那些风险大收益小的模式会被逐渐淘汰掉。

说到诈骗,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应该就是老年人被骗买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商品了吧。中国青年报社曾做过一份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63人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63.4%的受访者家中曾有老人被骗,照理说,老人阅历深,更应该识破骗局,应该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个道理老人们比年轻人更懂,但为什么老年人还是那么弱易被骗呢?

实际上孤独的老年人比阅历少的老人更容易上当。人到老年,最焦虑的就是疾病与死亡,其次就是孤独和寂寞。骗子们就是利用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来行骗,这些需求的广泛性,为骗子行骗提供了条件。以健康为诱饵,以亲情为诱饵,以发财为诱饵,老年人除了因年老体衰而造成的反应迟钝外,有的人盲目追求健康或迷信高额投资回报,是他们被“套牢”的重要因素。再加上网络时代,各种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而老年群体中,触网的人相对较少。不是他们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对于网络时代的种种骗局缺乏认识,更容易受骗上当。

事实上,中国不止是老年人受骗,只是老年人受骗被报道的多而已。上面的调查之所以老年人被骗的多,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样本大多是年轻人。如果你去对老年人做个调查,可能得到的是年轻人被骗的结论。

事实上,几乎是每个圈层都在面临诈骗,年轻人觉得老年人怎么那么容易相信很简单的骗术,是因为骗术是针对老年人定制的,就像老年人也会觉得年轻人怎么那么容易被骗一样。现在的中国社会,老年人被诈骗,诈骗的内容叫保健品,叫高回报;中年人被骗,诈骗的内容叫美容,叫壮阳;青年人被骗,诈骗的内容叫一夜情,叫夜店;少年人被骗,诈骗的内容叫游戏,叫直播。各个年龄层骗子都会针对相应的人群量身定做诈骗模式。你的生活中充满了骗术,它不只是针对年龄的,针对父母的,它叫做焦虑,叫做课外辅导;针对大学生的,他叫裸贷,叫业余兼职;针对缺钱的,他叫套路贷,叫高利贷;针对富人的,他叫投资,叫炒股。

这些都是骗局吗?看上去似乎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保健品也都是真实有效的,否则国家早就干脆禁止保健品的销售了。老年人容易被骗买到假的保健品,就是因为保健品本身也没有那么容易被鉴别真假,而同样是售卖,假的保健品成本远低于真货,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自然是假的会更容易被骗子们售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便利使得诈骗的手段也开始网络化。网络诈骗通常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2018年,腾讯110公布了一份《分欺诈白皮书》,根据旗下的社交媒体举报数据,全面盘点了2018年网络诈骗的新手法,其中,情感类、金融类诈骗受害者以男性为主,女性则主要是生活类。宝妈、学生、单身男士防范意识薄弱,成为诈骗犯最喜欢的人群。

从诈骗类型来看,超过一半是交易诈骗,以售卖或购买商品为由,在收款后未发货、收货后未付款或其它以交易为借口实施诈骗的行为。其实,绝大多数诈骗说到底还是为了钱。网上可以看到一些典型的诈骗案例,我们也整理出来以供参考:

典型案例1:

骗子在电子商务平台发布商品,并设置成极低的价格吸引受害者。为了规避平台监管,骗子会通过微信、QQ等第三方社交工具沟通。在商量好具体的价格后,骗子会提供一个仿冒的虚假交易链接,和真实的交易链接页面极为类似,受害人一旦付款,骗子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典型案例2:

一个清纯的妹子主动加你微信,和你畅聊人生和理想,彼此颇有好感,产生暧昧情感。妹子时不时的和你说起家里情况,爷爷做茶或做酒的。忽然有一天,妹子告诉你爷爷生病了,急需用钱,你能不能帮个忙?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二话不说买了一大堆茶或酒,妹子送上飞吻,然后消失。

典型案例3:

骗子通过各种手段发布刷单信息,承诺一天可以赚200或300。受害人上钩后,骗子讲解刷单流程,第一单往往会顺利支付佣金和退款。从第二单开始,需要完成的任务越来越难,单个订单金额也随之升高。当受害人察觉异常时,骗子会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到最后将受害人删除拉黑。

典型案例4:

骗子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受害人,声称有内部渠道可以申请贷款。受害人按照指示提供个人信息,比如芝麻分,微信使用时间等。骗取到受害人的信息后,骗子为受害者提供各种贷款APP,让受害者前往申请贷款,但申请成功后需要支付一定的佣金,实际上贷款成功与否和骗子没有任何关系。

典型案例5:

骗子仿冒公安表示受害人涉嫌犯罪,要求对受害人名下的资金进行清查,否则会冻结受害人名下的所有资金,受害人不明就里,信以为真。在骗子的引导下,受害人将资金转移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受害人的财产因此被骗,此种套路主要适用于防骗意识薄弱的中老年人。

典型案例6:

骗子以商家推广活动为由,转发指定的宣传信息可获得四件套之类的商品,转发的信息上包含有转发广告可获得奖励的内容,以裂变的方式获得曝光度。受害人贪图奖品,转发消息,并提供收货地址。但骗子在达到推广目的后,并不会给受害人发送奖品,既达到宣传目的,又获取了个人信息,一举两得。

各地的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极为头疼。针对的打击也是困扰一线民警的最大难题。其实当前的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做到了对不少网络诈骗的监控、发现和预警,但及时性还略显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