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仙》的正面與側面

《誅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

2003年,筆名為蕭鼎的福州人張戩創作了一個人物和一部小說,他不會想到,這個叫張小凡的人物和那部叫《誅仙》的小說在十六年之後會引發一場電影市場的“三方會戰”。

《誅仙》的正面與側面

由肖戰、李沁、孟美岐、唐藝昕等出演的仙俠電影《誅仙Ⅰ》於9月13日中秋準時上映,當時13個小時破億,截止發文,上映三天,票房已破2.7億,奪冠中秋檔。

對於一部投資5—6千萬的電影,這個成績已經說明了《誅仙1》的成功以及這個IP的商業潛力。

《誅仙》的正面與側面

但是與票房不成比例則是各大影視平臺和業內大V的口碑:如果票房上《誅仙1》是跳級式上升,那口碑就是斷崖式下滑。

目前豆瓣評分已經從6.2將至5.3,貓眼評分已經從8.7降至7.7,淘票票也從8.2降至7.7,微博大V推薦度從75%將至36%,如果以這個口碑作為標準,《誅仙1》那是妥妥的爛片。

但這樣評價就能定性嗎?異點君認為《誅仙》確實很特殊,因為它夾雜了太多評價緯度,而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也是粉絲和主創沒想到的。

《誅仙》的三個標準

一,成也飯圈,敗也飯圈。

之前異點君在回答《誅仙》相關問題時候就分析過,《誅仙》這個電影最大賣點是以肖戰為代表的年輕演員號召力。此次《誅仙》票房和口碑成績,粉絲群體可謂“功不可沒”,票房不必說了,這裡談一下口碑。

《誅仙》的正面與側面

仔細看一下豆瓣評分內容,會發現五星評論幾乎都是粉絲打的,我在評論《羅小黑戰記》的時候,就提出粉太過招黑的問題。

粉絲一出手就是五星,放映之前的一輪“捧殺”讓很多路人期待過高,觀影過後落差太大,於是評分自然會不客觀。

相當一部分粉絲好評的理由很“簡單粗暴”,就是為愛豆而來,甚至喊出了“不愛看別看”,“書粉勿擾”的口號,極大的拉動了書粉和其它群體的反感,由此引發的報復性差評是有原因的。

二、《原著》粉絲的信仰。

如果是其它書籍改編成電影,比如“杜拉拉昇職記”等那樣熱度一般的作品,可能也就是平淡過去了,但是誰讓它是《誅仙》改編的呢?

《誅仙》的正面與側面

這兩天異點君在網上看到了一些書粉的述說,可以說對這著作愛的深沉,深到什麼地步呢?有的粉絲居然覺得《誅仙》是絕唱,自己動手寫了一部。所以,這本書在真書粉中的影響力是信仰型的。

《誅仙》的正面與側面

加上仙俠的題材,無論是何種形式改編,誰來指導,誰來演在書粉心中先入為主的就低了一個檔次。

《誅仙》的正面與側面

所以書粉對這部電影天生是有“偏見”的,觀看之後,再與原著一對照,“偏見”就變成了“意見”,再經網上愛豆粉一輪“反向”助推,“意見”就變成了“差評”。舉個例子現在有人要拍張國榮自傳,腦補一下,下面差評估計會讓投資方撤資。

三、大V的點評。

除了飯圈,書粉之外還有一個群體,可以說起到了助推的作用。那就是影視大V。

異點君看了一下,如果說粉絲和書粉是互撕,那微博大V幾乎是出奇的一致:淘票票上39個大V參與評分,打六分以下的就有21個,其中還不乏1.2.3這些貶到底的評分,甚至幾乎明著說要給《誅仙1》頒發金掃帚獎。

《誅仙》的正面與側面

看了評論結合以往影評人的評價和影片本身,其實這樣評分也很正常,因為專業人士評分標準本來就高,類似對於非科班出身的肖戰,以戲骨標準去評價,那自然是不及格。其它方面對標影史經典或者好萊塢特效大片那也是不及格。

但是這樣評價,略顯不公平。今天央視“六公主”的胡建禮老師的點評,異點君就覺得蠻中肯,既肯定優勢,也提出不足。

《誅仙》的正面與側面《誅仙》的正面與側面
《誅仙》的正面與側面《誅仙》的正面與側面
《誅仙》的正面與側面

《誅仙》的最終標準

小說《誅仙》的主人公張小凡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物,既不會法術,也沒有顏值,更不能拼爹,最大特長只是做飯,把這樣的人作為小說主人公為什麼會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呢?

因為張小凡屬於普通人,他的成長也是普通人的成長,在他身上普通人看到了自己。

電影版《誅仙》好還是不好最終標準不是書粉,不是飯圈,也不是大V評價,而是普通影迷,電影是文化產品,而最終的文化必然是大眾文化。

正因為如此,現在粉黑大戰,其實完全沒必要,光是飯圈和營銷號不可能讓一部影片逆襲,慢慢的大家會迴歸理性。異點君相信,真正屬於普通影迷的《誅仙》將會在日後電影製作中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