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年患者,紧紧地依偎在医生的怀里。
这名患者,是北京新冠肺炎患者的“脱机”第一人、78岁的马奶奶。她旁边的医生,是北京地坛医院ICU病房主诊组长蒲琳。
“脱机”是医生对患者脱离体外人工膜肺(ECMO)的简称,“上机”代表着患者的病情极其危重,需要“人工肺”的支持;“脱机”代表着患者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但“脱机”之后,患者恢复起来的难度不亚于“上机”。78岁的马奶奶在3月3日成功脱离ECMO,如今正在康复中。
《依靠》,刘景院摄
ICU主任刘景院拍下一张照片,镜头中,马奶奶正在蒲琳的帮助下进行坐位练习。刘景院给这张照片取名《依靠》。
马奶奶是高龄老人,又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基础病。今年2月5日,马奶奶转到地坛医院时,病情十分危重,在高流量吸氧和无创呼吸机的支持下,她的血氧饱和度依然非常不理想。当天,重症监护团队就为她进行了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治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天后,马奶奶病情再次恶化,出现了呼吸功能衰竭加重、氧合不能维持。命悬一线之际,团队为她紧急上了ECMO。为了将马奶奶从死亡线上救过来,从2月9日“上机”的那一天到3月3日“脱机”的那一天,蒲琳和她的同事们守候了23个日夜。
终于,死神偃旗息鼓。马奶奶的肺部病变逐渐改善,成功撤离ECMO。“她的命,是医护人员一分一秒‘盯’出来的。”蒲琳说,马奶奶和所有的危重患者病情点滴好转的背后,都是一个庞大的团队日日夜夜的坚守。
早日走出ICU病房,是医护人员和马奶奶共同的目标。
“这张照片还是前段时间练习‘坐’的时照的。现在,马奶奶不仅能从轮椅上站起来,如果有护士扶着,还能走上好几步。”说起马奶奶的恢复情况,蒲琳一脸喜色。为了让老人早一点走出重症监护病房,康复师来会诊了,为马奶奶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每天,康复师也会进入隔离病房为马奶奶进行康复训练。
“除了康复师给予的被动训练,我们还给马奶奶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让她进行主动训练。”蒲琳和护士长王宏宇找来康复锻炼的视频,扩胸、抓握、上肢抬举、下肢屈伸……卧位练习一段时间,马奶奶的肌肉力量有所增强,开始坐位练习了。刚刚练习“坐”时,马奶奶不能长时间抬头,蒲琳只能紧紧抱着她进行练习,“这个劲儿挺难把握的,劲儿大了达不到锻炼目的,劲儿小了又怕她坐不住。”一个姿势需要练习20分钟,马奶奶就依偎在蒲琳怀里20分钟。
“ICU患者的信念特别重要,医生护士走到马奶奶床旁都会鼓励她。”蒲琳说,护士经常推着她散步,晒太阳,一路上夸她:“您今天又进步了。”有一天,蒲琳和马奶奶聊天:“您退休前做什么工作呀?”马奶奶戴着呼吸机还不能说话,就在纸上写下来:“原来在单位是党支部书记。”看到这句话,蒲琳连忙鼓励她:“难怪您这么坚强!我们都得向您学习这股坚强劲儿!”马奶奶听到“表扬”,开心地笑了,锻炼的劲头儿更足了。
如今,北京“脱机”第一人还在和她的女医生一起并肩战斗,“为早日康复而努力!”